樂觀的心態,可以戰勝癌症嗎?

1

“悟空問答”裡看到一個問題:癌症患者如果保持樂觀的心態,有治癒的可能嗎?

這問題如果拋給菩提寺一陽指大師,那大師一定會伸出一根指頭。

問者完全可以理解為一定會。

悲觀的人可以理解為一派胡言。

2

到底一個樂觀的心態,在抗癌中有多大作用?

如果僅憑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治癒癌症,那說明癌症也太容易對付了,難度級別就跟感冒差不多,不用吃藥打針,挺幾天就能扛過去。顯然,這聽著都不對勁。

但是,假設面對癌症,如果有兩種心情可以選擇:樂觀和抑鬱,那選擇樂觀被治癒的機會要大一些。

這麼說是有數據支持的。美國對1790名肺癌患者做過一個調查,在癌症剛檢查出來時,38%的患者有抑鬱症。 跟沒有抑鬱症的患者相比較,抑鬱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了17%。

有趣的是,有的患者本來是沒有抑鬱症的,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了抑鬱,這些人比從不抑鬱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了50%。與此相反,對於一開始抑鬱,但是後來情況改善的患者,死亡風險基本跟從不抑鬱的患者一樣 [1]。

在這個調查中,抑鬱對早期肺癌患者的死亡率影響最嚴重,對於晚期患者反而不明顯。

因為早期肺癌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的,所以如果此時樂觀對待,被治癒的機會要高很多。

對於晚期患者,顯然病情比較不容樂觀,是否抑鬱對死亡率已經影響不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抑鬱,那生命中剩下的每一天,可能都是磨難和煎熬;如果樂觀,那今後的每一天,都可以是上天賜予的美好時光,可以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分享,可以去做最重要的事。

3

“有個朋友這次檢查發現癌症,然後整個人就不好了,說話有氣無力的,連走路都沒勁。去上海複查了後,家裡人就瞞著他說沒什麼大病,只是輕微的肺炎,他人立馬什麼都好了,回來走路家人都跟不上。現在還是沒做什麼大治療,家人正愁著不知道該怎麼辦。”

樂觀的心態必須有,但是絕對不能為了樂觀,就走到極端。

國內對患者隱瞞病情,是一種常態,就是因為很多玻璃心,承受不了“患病”這個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打擊。

如果一味追求樂觀,忽略應該採取的治療,那肯定要耽誤最佳的治療機會。剛發現時,可能只是早期癌症,也許一個根治性手術就可以治癒,但如果拖成了晚期,可就沒這樣的好機會了。

有一個說法: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出現恐慌、抑鬱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但是,正如前面的肺癌的調查研究所指出,即便這個時候排錯了隊,只要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態,也是有重新排隊的機會的。

人類最糟糕的決定,都是在恐懼和抑鬱的時候做出的。

參考文獻:

  1. Sullivan, D.R., et al., LongitudinalChanges in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ational Cohort Assess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6. 34(33): p. 3984-3991.


乐观的心态,可以战胜癌症吗?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部分內容首發於“悟空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