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和田玉中國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時候人們對玉石的形成沒有清楚的認知,所以將玉給“神”格化,人們認為玉石可以和天地、鬼神溝通,人們崇拜玉石,信仰玉石。今天【一空說玉】就來和大家聊聊玉石在我國古代都有那些身份。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1、通靈的媒介

我國玉石文化是從新石器時期開始繁衍的,當時人們的經濟水平低下,思想落後,信奉於鬼神,認為玉石是天地所賜,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能力,據考古研究表明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大量的玉石玉器都帶有這方面的能力,為巫師所用來祈求神的庇佑。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發展到戰國時期,人們認為玉石是神恩賜給人類的法器,帶有神力,食玉可長生。這一理論愛國詩人屈原也曾說過“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由此可知食玉以延壽,長生的思想就已然開了先聲。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到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他晚年間一心想要長生不老,然而當時社會的“藥”和一些巫術玄學煉丹的等摻和在一起,以丹藥玉屑作為延年益壽的“仙方”,人們將玉研磨成粉製成漿汁或丸子吞服以療疾患,健身軀。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後來隨著玉雕技藝的興起,人們將龍鳳、貔貅、梅蘭竹菊、觀音等作為雕刻題材來進行雕刻,並對和田玉成品賦予了很多祥瑞的寓意,比如玉貔貅就有鎮宅辟邪、八方招財的美好寓意。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在歷史的記錄中玉石還被作為陪葬品來使用,漢朝時期,葬玉之風發展到巔峰。人們將玉石打磨成片,在製成玉衣,他們認為人在死後穿上玉衣其屍身就可不腐。在已被挖掘的魏晉古墓中,科學家研發現的屍體含玉(含在口中,多為蟬形)、握玉(多為豚形)比較多,驗證了古人葬玉以防腐的思想。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2、玉是德的象徵、代表

說到玉德,我們就不得不提孔子,我國春秋時期的教育家,也是他第一個將玉與德捆綁在一起的,提出了玉德的說法,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他認為君子如玉,有十一德之說。而玉石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特點,被孔子認為是君子的素養。潔白無瑕不含任何雜質的玉石被認為是君子必備的品德。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3、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

從我國曆史記載中玉石歷來是帝王宮苑身份地位的象徵物,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國璽的主要選材,歷代封建王朝的傳國玉璽均為玉石材質,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權的清二十五方寶璽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璽,體現了玉石地位的尊貴。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直到唐朝玉石之風才開始向民間蔓延,而且當時開採工具和交通工具都相對落後,能流入中原的玉石數量有限,可以說“千金難買”,所以能由於一塊玉石也是自身財力的象徵。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玉石在我國古代的身份是根據人們對玉石賦予的期盼和願望而來定義的,而上述歸納的是在我國古代歷史中比較普遍常用的身份,這些玉文化傳承至今,有些已在時間的長河中被洗蝕殆盡,但是對於和田玉背後的歷史文明我們仍然在不停的探索著。

一空說玉:和田玉在中國歷史中都有哪些身份

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喜歡我們文章的朋友歡迎轉發關注,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和見解可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