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海科會成都開幕 全球「最強大腦」來蓉

昨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海外高科技人才洽談會(簡稱“海科會”)在成都西部博覽城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萬僑匯智”。

此次海科會,可被稱作全球“最強大腦”的大聚會——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出席,此外還有18名海內外院士,148個海外創新團隊,中外嘉賓約800名。他們昨日在蓉,介紹各自的研究成果、共商攜手發展大計。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的大會開幕式上,5名外籍人才因對四川科研做出貢獻,獲頒“天府友誼獎”。

5名外籍人才獲頒“天府友誼獎”

昨日上午,海科會開幕式的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彼得·阿格雷、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達·約納特、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約翰·格登、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5名諾貝爾獎得主坐在會場前排。

下午8場分論壇,將主題聚焦在了生物醫藥、食品、綠色發展等領域。來自全球的專家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或項目,和在座的嘉賓一同“頭腦風暴”。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上,5位外國專家獲頒2018年度“天府友誼獎”,他們分別是:四川大學加拿大籍專家派克,電子科技大學加拿大籍專家湯浩,成都理工大學荷蘭籍專家馮·阿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德國籍專家塔奇曼,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英國籍專家馬丁·畢比。記者瞭解到,四川省從2003年起設立“四川金頂獎”,2014年更名為“天府友誼獎”,目前已表彰了67名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

現場簽下兩份合作協議

作為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專場活動之一,昨日下午舉行的“九三綠色發展論壇”雲集了150餘位環保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以“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發展”為主題,組織開展主旨演講、學術研討、技術展示、合作交流等活動。

為推動我省節能環保產業聚集發展,在本次論壇上還簽訂了兩項合作協議,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德陽市人民政府、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共建德陽節能環保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德陽打造一個以節能環保產業為主體的國際產業園區。同時,九三學社四川省委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簽訂生態環境人才培訓、培養、引進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領域青年人才培養、生態環境專業培訓、生態環境科普教育、節能環保產業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項目合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促進節能環保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

諾丁漢大學牽手新希望 搭建精準營養創新平臺

在昨天下午海科會的“從土壤到健康的全產業鏈——中英未來農業和食品創新四川論壇”上,成都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簽署協議,建立校企科研合作伙伴關係。成都商報記者瞭解到,雙方將以推動飼料產業的科創變革為目標,共同創建“新希望六和-諾丁漢精準營養創新平臺”。

英國諾丁漢大學全球事務副校長尼克·邁爾斯這次是第二次攜團隊參加海科會,“這次我們帶了13位英國農業食品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科創代表和高級人才,探索和四川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開展科研創新合作的模式。”

邁爾斯告訴記者,配合中國農業的“十三五”規劃,諾丁漢大學將在五大關鍵研究主題和中國企業、科研單位展開合作,而四川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對象。在海科會結束後,他們將走訪新希望集團、川農等企業、高校,進一步洽談合作。

新希望是從成都走出去的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在昨天的論壇上,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和諾丁漢大學建立校企科研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共同搭建精準營養創新平臺,也是此次合作協議的重要內容。

邁爾斯告訴記者,新希望六和公司是農業養豬企業,公司大半部分收入來自動物飼料。此次雙方搭建平臺、建立校企科研合作,為的就是推動飼料產業科創變革。“我們研發出更有營養的飼料,用量就可以更少,節約農戶的成本,同時也會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進一步給人類提供更營養、健康的食物。”邁爾斯表示。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愛德華·莫索爾:

人工智能協助發現老年痴呆症

再次來到成都的愛德華·莫索爾,對成都大熊貓記憶猶新,四川在他的印象中是一個非常棒的地方。

作為腦神經領域的專家,愛德華·莫索爾在本次論壇上和不少人工智能公司進行了交流,“人工智能與腦神經科學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夠為我們提供新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給我們帶來新的研究方向。”愛德華·莫索爾以老年痴呆為例向記者更詳細地解釋了這一課題。診斷老年痴呆症通常是通過心理測評來評價病人是否患病,但有了尖端的人工智能的幫助後,醫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來觀察與老年痴呆症密切相關的指標,由這些指標的變量來確定病人患病與否。同時,研究者或許能利用人工智能探測疾病發生原因,實現早期病例診斷與治療。

同時,愛德華·莫索爾也積極地為成都吸引高端人才出謀劃策,他建議成都投資建設科學實驗室並投資購買相應的基礎設備,為歸國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

■美國科學進步學會生物科學部院士洪明奇:

我們的目標是二三十年後癌症可治癒

成都的生活環境、積極向上的生物醫藥研究環境也給美國科學進步學會生物科學部院士洪明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首次來蓉,這次卻已經是第六次來成都,由此可見洪明奇教授對成都的鐘愛。昨日,在接受採訪時,他介紹道,目前就癌症治療的研究與四川一所著名醫院有密切的合作。靶向治療為許多癌症患者帶來了治癒的可能性,針對性地用藥與治療使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化療,也減少了用藥成本。但靶向治療或者說任何一種抗癌藥物都無法完全杜絕癌症復發。洪明奇與他的研究團隊以亞洲人常見的小細胞類肺癌為例,希望能為患者研究出無復發可能的抗癌藥物。

洪明奇對成都的生物醫藥研究環境讚不絕口。“研究做得非常好,尤其是轉移醫學方面。”對於癌症,人們常常談及色變,那麼,未來治療癌症的方式會發生哪些轉變?“我們的目標是未來20年沒有癌症。”在洪明奇看來,這並不是說不會有癌症,“可能再等二三十年以後,癌症就可以像感冒一樣治癒了。”

原標題:全球“最強大腦”來蓉 5位諾獎獲得者領銜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