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江口縣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素描

近年來,江口縣突出大抓基層導向,深入推進固本強基三年攻堅行動,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通過創新黨小組設置、成立組務委員會、搭建春暉社平臺等舉措,不斷凝聚黨心民心,激活內生動力,築牢基層基礎,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深植厚培 黨小組紮根固本

「经验分享」江口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素描

“除草管護時,要特別注意靠近茶苗根部的雜草,不要鬆動茶苗。”8月26日,走進江口縣怒溪鎮駱象村現代茶產業示範園區,闕從漢正忙著組織20多名工人除草、修枝。

據瞭解,駱象村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茶產業,先後建成規模以上茶園15處,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建有茶葉加工廠4家,年產量達1500噸,可提供長期就業崗位600多個,帶動380多戶農村參與。

“種茶這條路遠沒有想象那麼簡單,群眾心裡沒底,誰都不願意第一個‘吃螃蟹’。”該村副支書記楊茂華說,“群眾不願意,我們就想方設法先調動動員的積極性,通過成立黨小組,動員群眾參與、協調土地流轉、幫助解決困難。”

闕從漢就是該村茶葉黨小組長,幾年來,闕從漢不僅自己帶頭種茶,成為村裡種茶致富的榜樣,還不斷帶領茶葉黨小組走進家家戶戶送思想,深入田間地頭作指導,使茶葉黨小組成為種茶致富的先鋒隊,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肯定。

不僅是茶葉黨小組,駱象村還成立有蔬菜黨小組、環境衛生黨小組、矛盾協調黨小組等8個黨小組,為全村72名黨員設崗定責,激勵黨員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有效激活了黨員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江口縣堅持把黨小組建設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以黨小組建設推動黨支部建設,不斷創新黨員教育管理和活動方式,把基層黨建工作抓在黨小組上,把黨小組建在群眾心坎上,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該縣組織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黨小組建設,有力地搭建起了廣大黨員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樑,逐步形成了黨委抓支部、支部抓黨小組、黨小組服務群眾的基層黨建工作網格,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得到優化,黨員為民解憂辦事的能力顯著提升,形成了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當家作主 組委會善治有為

「经验分享」江口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素描

“村幹人數少、服務半徑大、工作難落實。”這是雙江街道齊心村黨支部書記楊再成上任後最頭疼的事。楊再成介紹說,齊心村是雙江街道的大村,由原來的凱樓村和軍屯村合併而成,全村有24個村民小組,共有756戶3007人。

為進一步實現組組寨寨有組織管事、有人辦事,該村結合村情實際,堅持以村民小組為基礎單元,選舉成立了24個村民小組租務委員會,推動村民自治下沉到組和服務管理下沉到組,建立“村委會—組委會—群眾”的自治體系。

組委會成立後,堅持“組策組民定、組務組民理、組事組民管”的組民自治原則,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有爭議、有矛盾的事情按大多數人的意志辦,事事商量、件件表決,調動了群眾廣泛參與村、組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幹群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

“不行,絕對不行!”齊心村的龍田組與盆蘭組雖然同處一個自然寨,但歷來矛盾突出,若是想要佔用對方土地修建聯戶路、自來水,那自然是“搬著梯子上天”,沒門!

“對於村民的矛盾糾紛,別說是我們村幹部,就是村民組長也很難‘進場’,村組幹部的威信不足,幹群關係也較為緊張,說話沒人聽,幹事沒人跟。”楊再成感嘆到。

去年10月,齊心村龍田組、盆蘭組組務委員會分別成立,退休教師王開平、致富能人王開武、鄉村賢達王書明等人因熱心村組事業被推選為組務委員會成員,在助推脫貧攻堅、整治鄉村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王開平介紹,龍田組組委會成立後,還陸續制定了《門前三包協議》、《公共衛生管理公約》、《龍田組組管理議事制度》等“組規民約”,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去年來,該縣通過成立組委會,逐步改變了組務工作由組長一人承擔的“小馬拉大車”的窘境,形成了“共治、共管”的治理格局,讓村民自治真正成為“家門口的事”。

鳳來雁歸 春暉社聚才引智

「经验分享」江口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素描

走進閔孝鎮平寨村,在江口綠源水產發展有限公司冷水魚養殖基地務工的陳紅霞格外賣力。“是楊總關照我,讓我來她的公司來上班,有了穩定可觀的收入。”陳紅霞說。

陳紅霞口中的楊總就是楊秀萍,在平寨村,楊秀萍還有另一重身份—春暉使者。2012年,在“雁歸工程”“春暉行動”等活動感召下,在外打拼創業的楊秀萍回鄉創業,掛牌成立江口縣綠源水產發展有限公司,在平寨村選址落地。

“因為企業在平寨村,每年我都會拿出一筆錢資助村裡發展公益事業,但我漸漸發現,這種支持並不能徹底改變他們的困境,也不能斬斷‘窮根’。”楊秀萍說,只有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才能帶領村裡更多的人走出貧困。

回鄉辦企業這幾年,楊秀萍與有關部門先後協調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平寨村2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30餘萬元,讓許多貧困戶都成了楊秀萍的“合夥人”,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增加了群眾收入,也激發了職工幹勁。

“現在我在基地上務工,一個月的工資有1800元,加上精準扶貧貸款,參加冷水魚養殖入股5萬元,算下來年底就可分紅1.5萬元,還真得感謝我們的楊總呢。”陳紅霞算著賬,細心地用勺子將魚池中的魚苗舀起,再分箱裝好。

致富領頭雁,反哺帶頭人。楊秀萍為當地貧困戶、殘疾人、留守婦女提供52個固定就業崗位,臨時用工和季節性用工每年超過300餘人次。如今一提起楊秀萍,平寨村村民交口稱讚她的勤奮和善良,是大家心中的“返鄉榜樣”。

近年來,該縣深入推進“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友情”的情感紐帶作用,成立春暉社,號召“春暉力量”反哺農村、服務農業,參與鄉村治理,推動農村發展。

截至目前,該縣建成村級春暉社21個,發展春暉社員695人,禮聘春暉使者345人,創辦春暉產業基地18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