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劉十三鋪 之一 「聚館村」

東劉十三鋪 之一 “聚館村”

聚館村,位於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東北部,現隸屬於齊家務鄉管轄。娘娘河故道在此村南經過。村東與天津市濱海新區太平鎮郭莊子村、崔莊村交界,西鄰同居村,南鄰桃園村。距村北港中路(穿港路延長線)1公里,距村東北方向的榮烏高速公路郭莊子出入口1.2公里,距村南子牙新河2公里,距黃驊市區35公里,距天津市區直線距離53公里。

聚館村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此村就已存在,由於當時處於齊國的邊陲,各路諸侯爭霸,征戰不休,生靈塗炭。

春秋初期,齊國首先在近170多個諸侯國當中獨樹一幟,建立霸業,齊桓公被推舉為眾多諸侯國中的首領,成為霸主(公元前685—643)。爾後他又先後滅了30多個諸侯國,九次以盟主的資格會見諸侯,迫使許多諸侯服從他的命令。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眾多諸侯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盟,周王也派代表參加,從此正式承認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當時東北、西北地區的遊牧部落,經常騷擾進犯燕國,齊桓公乘機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出重兵援助燕國,並在邊陲設立點將臺,親自指揮大軍出征。不久,打敗北方山戎族等遊牧部落的進攻後,齊國大夫在此地設宴,迎接凱旋歸來的將士而得名“聚館”。

明初,燕王朱棣為奪皇位,在河北、河南、山東一帶與政府軍進行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史稱“靖難之役”(公元1399—1403),民間俗稱“燕王掃北”,因此,當時除齊家務村因大霧掩護倖免於難外,所有村莊均遭塗炭,聚館村也在此次“靖難之役”中被毀。

公元1404年(永樂二年),當時居住於山東即墨縣大留村的劉氏洪公攜四子二侄響應明朝政府號召,隨移民大軍北遷,落戶於此地,拓荒闢地,復建“聚館村”,至今已六百餘年。

六百多年來,其劉氏洪公後裔拓荒範圍已向東擴展30多公里,相對集中居住在十三個村莊及大港地區和國內外各地(詳見《敦睦堂聚館劉氏族譜》記載)。

聚館村南的娘娘河故道,原稱興濟減河,起點為興濟鎮北的周官屯京杭大運河東岸,流經小杜莊村南、上伍村北、歐辛莊村南及大杜莊、小牛莊、清水白、乾符、隆莊、同居、聚館、桃園、崔莊、蘇家園、大道口、樹園子、劉莊、太平村、六間房、腰脖子(遠景二村舊址現紅星村)等40多個村莊,然後注入東端北大港窪澱(瀉湖),再由窪澱東部的季節性溢流水道,經馬棚口入海,全程約60公里。此河自清末因失於疏浚,致使河道淤塞而逐漸失去原有功能。

娘娘河由明孝宗弘治帝皇后張氏出資挖掘,張氏為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41年),滄縣興濟人,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為治水患,張皇后詔諭胞兄張鶴齡、張延齡督辦疏浚減河,時稱“娘娘河”。當時娘娘河的開通分流,減輕了京杭大運河因雨季河水暴漲而引發的漫堤、決口壓力,從此這一地區的水患得到遏制,同時也促進了沿河區域經濟的發展。

明清時期,“娘娘河”因與大運河貫通,則成為當時本地區原鹽外運的重要通道。其次,另一條最古老的原鹽外運通道出海口為馬棚口和岐口,其歷史更加久遠,可追溯到千年以上。

東劉十三鋪 之一 “聚館村”

聚館冬棗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棗園面積已達千畝之多,百年以上樹齡的棗樹達1000多株,其中600年以上的佔三分之一。所產冬棗因其較高的樹齡、獨特的土壤結構、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及所處的地理環境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其獨特的優良品質。明孝宗弘治年間,將聚館冬棗定為貢品,直至清末,聚館“古貢棗園”已名揚全國,2006年國家將聚館“古貢棗園”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聚館村北的港中路(穿港路延長線)和村東的榮烏高速公路,分別建成於2010年12月和2008年9月。港中路(穿港路延長線)西起津淄公路(中旺鎮東),東至濱海大道,全長41.6公里。榮烏高速公路,東起山東榮成,北至內蒙烏海,中途與多條公路連接。近年來這些公路的開通和拓展,極大地改善了聚館村及周邊地區的交通環境,給這一地區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東劉十三鋪 之一 “聚館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