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今年以来,民宿入住率下降,以前80%甚至90%的入住率已成往事,民宿将回归到周末经济的状态。

去年,一位喜欢住民宿的朋友向我抱怨,她不会再去住民宿了。因为大多数民宿缺乏个性,设计风格雷同,住多了其实感觉都差不多。而且隔音、卫生,以及硬件设施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服务不到位,餐饮单调重复,配套功能与可参与性活动实在太少,特别晚上,闲得无聊。关键是价格死贵,性价比不高。相比之下,还是酒店好,所以她弃民宿而回归酒店了。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后来,类似的抱怨又听到不少。凭我对民宿的了解,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曾经把民宿的问题列过一个清单,从硬件、服务、餐饮、配套、管理、营销、政策等方面共有50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慢慢改善,但涉及到消费者体验感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到民宿还是个新兴行业,不能一上来就泼冷水,所以我忍住没说。没想到消费者眼明心亮,看样子,只能把民宿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最早的这批民宿消费者非常重要,他们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嗅觉灵敏,乐于尝鲜。尽管他们属于小众旅游爱好者,但担当着大众旅游引领者的角色。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他们是意见领袖,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来民宿体验。但若他们现在就弃民宿而去,那对民宿业的发展是个致命的打击。这群人占到民宿潜在消费者的比例估计20%都不到,尚有80%的消费者对民宿既不了解,又存有偏见,往往会把民宿与卫生条件差,硬件档次低的农家乐混为一谈。最近半年,我推荐和带过上百人去住民宿。这些人中,有官员、学者,金融、餐饮、星级酒店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消费能力强,又有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可无一例外,他们以前都没有住过民宿。去过以后,几乎人人都喜欢民宿。由此可见,民宿消费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潜在消费者看了这么多关于民宿的报道(尤其是新媒体),却仍然对民宿存有偏见,迟迟不行动?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我研究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媒体总是围绕着情怀、诗与远方等主题做文章,却忽视了这批成熟的消费者最看重的舒适度与品质,所以无法打动他们。我也听不少民宿主人讲过,他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他们的民宿经许多微信公众号报道后,阅读量少则几千上万,多则十几万,可入住率却没有明显提高?我想,答案是一样的,诉求点不对。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自从去年那位朋友告诉我她不会再去住民宿以后,我就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经常提醒我认识的民宿主人,说2016年的入住率会下降。可去年至今,正好是民宿被炒得最火热的时候,大家都不以为然,说我杞人忧天。果不其然,今年上半年莫干山民宿的入住率平均下降了30%。另外一些地方我也调查了,下降幅度比莫干山更甚。一方面是入住率下降,另一方面,供应方却是呈井喷状态。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上个月,我与十几家莫干山、杭州的民宿主人聚会,特地问他们新店开张筹备的事情。结果发现,几乎每一家都在今后一两年内会开出3至4家新店。这也就是说,会以三至四倍的速度增长。这还不包括其他我无法了解到的情况。可以预见的是,两三年内,国内的民宿会像经济连锁性酒店一样,供应量会几倍、几十倍地涌现。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入住率下降将导致民宿的盈利能力减弱,甚至出现运营亏损的现象。今年暑期过后,最晚11月以后,入住率还会再往下降,以前80%甚至90%的入住率已成往事,民宿会回归到周末经济的状态,即平时门可罗雀,只能做周末节假日的生意。入住率下降对消费者而言也许并非坏事,消费者可以挑挑拣拣,而民宿业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品质和服务。新入行者与头脑发热的连锁民宿业者更要冷静思考,放慢脚步。井喷的供应量则会让民宿成为买方市场,也许民宿的价格会断崖式直降,趋于平民化。

民宿迎来发展大危机

更大的可能性是,下降的入住率与井喷的供应量使得民宿原有的问题被放大,一大批经营不善、缺乏个性的民宿可能会关门大吉,采用股权众筹的民宿将面临财务危机与法律纠纷,而资本与机构也将对民宿行业失去兴趣。整个民宿业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