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佈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也是維吾爾族較為集中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為數不多的維吾爾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澠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佈。

維吾爾族民族語言為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維吾爾族總人口數為10069346人。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維吾爾”是民族自稱,一般認為為“團結”、“聯合”、“協助”之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文文獻對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文獻中稱為“袁紇”。6世紀末、7世紀初文獻中稱為“韋紇”。788年以前文獻中稱為“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稱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稱為“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為“回部”、“纏回”。1935年開始稱“維吾爾”,並一直沿用至今。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於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丁零”(“丁靈”、“丁令”)。也有人認為,維吾爾族的先世與匈奴有血緣關係。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公元前3世紀,“丁零”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奴役。 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鐵歷”、“赤勒”或“敕勒”,分佈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餘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由於他們使用的車輪高大,又被稱為“高車”。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其中的“袁紇”部,在5世紀時成為“高車”諸部之首,也就是7世紀時“鐵勒”諸部中的“韋紇”。

5世紀中葉,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以阿史那氏為核心的鐵勒部落,被稱為“突厥”。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包括整個蒙古草原和準噶爾盆地的突厥汗國,使其他一些鐵勒部落成為它的屬部。突厥貴族殘酷的統治激起了各鐵勒部落的反抗。為了與突厥貴族相抗衡,“韋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東部鐵勒中較大的九個部落結成地域性的“回紇”部落聯盟,被稱為“九姓鐵勒”,簡稱“九姓”。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統一九姓鐵勒各部的第一代可汗是骨力裴羅。744年(天寶三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統稱“回紇”。就在這一年,骨力裴羅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回紇汗國成為唐朝的屬國。此後,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回紇與唐朝一直保持友好和從屬關係,並兩次出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788年(唐貞元四年),回紇可汗頓莫賀上書唐朝,取“迴旋輕捷如鶻”之意,改回紇為“回鶻”。

9世紀中葉,回鶻為黠戛斯所敗。回鶻諸部紛紛離散,有的被黠戛斯所俘,有的南遷至內地,但大部分遷到西域,進入安西都護府轄地和于闐以西的地方。還有一些到達甘肅西部,投奔了吐蕃。西遷的回鶻,一部分進入天山東部地區。866年,居住在北庭和吐魯番一帶的回鶻首領僕固俊自北庭出擊,大敗吐蕃的大將尚恐熱,奪取西州、北庭、輪臺等要地。從此,回鶻人以高昌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其勢力範圍東起哈密,西及阿克蘇,北至伊犁河,南接吐蕃(今和田、敦煌間)。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西遷的回鶻,還有一支進入中亞草原地區。10世紀中葉,回鶻聯合葛邏祿、樣磨等族建立了強大的喀拉汗王朝。起初,建都城於八拉沙袞城(今巴爾喀什湖南吹河源西南),後來遷都喀什噶爾。強盛之時,其轄境包括今新疆地區的疏勒、莎車、于田、和田等地。到11世紀初,玉素甫·喀迪爾汗將於闐的李氏王朝滅亡,把伊斯蘭教傳到和田地區。喀拉汗王朝統治時期,在促進當地各族經濟發展、提倡遊牧的突厥部落定居和傳播伊斯蘭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2世紀初,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從東北西遷至中亞,先後征服了喀拉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王國,建立了契丹人的政權,史稱西遼。西遼統治者對回鶻百姓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非常嚴重。西遼末期,蒙古強盛。高昌王決定依靠蒙古汗國來擺脫西遼統治。他們設計除掉了西遼派來的少監,並宣佈脫離西遼,歸順成吉思汗。高昌回鶻王國成為蒙古汗國的屬國。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西遷後定居西域的回鶻,既融合了早就分佈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遊牧的突厥語各部,又融合了兩漢以來移居這裡的漢人,他們同原來就居住在南疆廣大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人民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長期相處,繁衍發展,到16世紀初形成維吾爾族。蒙古興起後,現新疆大部分地區屬察合臺汗國領地。在大批漢族人民調遣到天山南北屯田的同時,還有許多維吾爾族人進入內地,除了手工業工匠之外,還有不少知識分子,其中就有今湖南桃源縣的維吾爾族和回族的祖先。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維吾爾族群眾現在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歷史上,維吾爾族曾經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祆教、景教和佛教等。10世紀末,喀拉汗王朝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到了公元15世紀時,伊斯蘭教在維吾爾族地區逐漸佔據統治地位,成為全民信仰的宗教。

伊斯蘭教有不同的教派,維吾爾族大多數人信仰遜尼派的教法學派之一哈乃斐派。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神秘主義的蘇菲派,在新疆稱為依禪派。此外,還有少部分人信仰瓦哈比派。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派別,他們篤信胡達和胡達的使者穆罕默德,崇奉《古蘭經》。禮拜寺是遜尼派教徒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維吾爾族的由來,你知道嗎

新疆的依禪派尊奉遜尼派教義,但是在對《古蘭經》和《聖訓》的解釋上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倡“不重今生重來世”,要禁慾、苦行和守貧。麻札是依禪派教徒活動的中心,朝拜麻札是該教的重要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