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堅守 爲大山孩子「圓夢」 記大井豐收村小教師

四川新聞網宜賓9月12日訊(嚴宗敏 宋秋樺)“連天山,隔天只有三尺三”,在距離縣城56公里的大井鎮連天山山高98米,這裡有一所鄉村小學,名為新巖小學校豐收村小學校,全校只有五位“園丁”,他們為38名山區學生的成長,紮根在大山深處,堅守教書育人的事業,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大井鎮豐收小學,說是小學,其實是個連學前幼兒班在內的教學點,每兩年招一次生,是一所僅有38名學生的偏遠鄉村小學。1997年,唐朝瓊來到了大井鎮豐收小學小學任教,今年45歲的她已在這裡當了21年的班主任。走進這所小學,離大門最近的教室中,“園丁”之一,新巖小學校二級教師唐朝瓊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這裡是生養我、培育我的地方,我在這裡開始我的教學生涯,也希望將來,我的教學生涯結束在這裡。”唐朝瓊老師課後深情地說道。

最初,唐朝瓊老師也只是一位代課老師。在大山裡,支教大學生月薪只有幾十塊錢,許多人來了又走。面對著困難的教學環境,唐朝瓊也曾想過離開,卻一次次地邁不動腳步。因為她深知,這群基本由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子女、低保戶組成的學生隊伍,是多麼需要一個真心關愛他們的老師!

“這個村小,人最多的時候有100餘個學生,由於父母進城打工,或者轉校去縣城學校,現在只有38名學生在此讀書了。”唐朝瓊說,雖然學校只有四個班,但教學大綱規定的各類課程卻是一門也不能少,五位老師都分別承擔多門課,她自己也承擔著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無論是一個班裡有50個學生,10個學生,還是1個學生,我都會堅守在這裡。不為別的,只為能陪孩子們走好人生第一步。”

唐朝瓊的家離學校不過幾公里,但學校老師少、業務雜,平時很少回去。“相比教育城市裡的小孩,鄉村教師必須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孩子們身上——尤其是留守兒童的衣食起居上。”在她眼中,這一類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需要老師更多的鼓勵與溝通的。

前幾天,四川省評選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唐朝瓊作為“四川省優秀教師”赫然在列。“學校的教育工作做得好,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唐朝瓊說道,在她眼裡,學校其他教育工作者,同樣優秀,同樣展現了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新巖小學校校長羅洪說,在唐老師身上,看到了匠人精神。

默默坚守 为大山孩子“圆梦” 记大井丰收村小教师

羅洪校長到豐收村小指導

學前班的苟小蘭老師,原本就是豐收村的人,因為學校缺老師,她在村小當起了代課老師,一干就是17年。和她條件差不多的人,都受不了環境離開了。她說,“這裡村民樸實、學生懂事,時間一長,我就捨不得離開他們了。作為教師,更多地教給學生一些知識,不僅是教師職責所在,也是身為一個教師的價值所在。”

王斌,雲南昭通人,90後,五年級班主任,2015年來到豐收村小教書,“起初肯定會因為教學環境差洩氣,也打過退堂鼓。每當看到小朋友們真切的眼神,加上父母一直鼓勵,這些年,我也算熬過來了。”王斌說。“與孩子接觸的越多,越堅定了我們要帶給孩子們更多知識的強烈願望。望。”

李城,大井鎮小井村人,90後,“山區教學還是很能鍛鍊人的,尤其是對他這樣的“90後”。從在校接受理論教育知識到真正站到講臺上授教,與孩子們相處下來,他深感自己成長不少。”他認為,是那些堅守山區的老教師以及同樣望子成龍的山區留守老人,讓他懂得,教師這個職業光輝因何閃耀。

默默坚守 为大山孩子“圆梦” 记大井丰收村小教师

李城老師在為學生們上課

孫興麗,也是一名來自雲南的90後,來到學校的第一眼就被村小裡純真的孩子,淳樸的家長所感染。有人問她為什麼選擇在這裡任教,其他剛來的女孩子都受不了,她深有感觸地說:“當看到這些可愛又可憐的山裡娃時,我的良心和情感讓我堅定下來,這些山裡娃是多麼渴望社會的關愛,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也是個農村女娃,更要關愛山裡娃,用學到的知識為山區的教育盡到一份責任”。

五位老師和38名學生,就是一個山區小學的全部。站在三尺講臺前,面對身前渴望的眼睛,忍受清寂堅守,正是鄉村教師的縮影。

他們用信念、激情、責任、拼搏……書寫屬於青年的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