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梁家河》第八集:要爲人民做實事

點擊上方藍字

“南華警方”

Day8:《梁家河》第八集:要为人民做实事

關注我們

Day8:《梁家河》第八集:要为人民做实事

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習近平

要為人民做實事

在習近平的信念堅守和艱苦努力下,1974年7月中旬,一個容量約8立方米的沼氣池建成了。可習近平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輸氣管接好後,不知為什麼就是不出氣。

瞧瞧沼氣池裡,水位在上漲,不斷有水泡往上冒,下面一定有氣呀!看看池壁,沒有發現漏水漏氣;拆開輸氣管,管子也沒問題······習近平滿頭大汗,反覆檢查著。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是不是導氣管堵了?問題最終鎖定在了導氣管上。習近平找來一根鐵扦子捅了捅,沒反應,又用力捅了下,一股糞水立即噴射出來,濺了他一臉。哧哧的出氣聲緊接著響了起來。

習近平用手抹了一把臉,顧不上洗,重新接好管子,打開沼氣灶,輕輕擦燃火柴,“呼”的一聲,期待的一幕出現了:灶臺上躥起約一尺高的火焰,輕盈地舞動著。

成功了!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村子,傳到了公社,傳到了縣裡,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爭睹這神奇之火、潔淨之火······

這是延川縣第一口試驗成功的沼氣池,也是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不攻自破了。

群眾親眼看到用沼氣點燈、做飯的效果好得很,建沼氣的熱情一下上來了,紛紛說:“今後再也不用熬煎燒的了!”

試驗成功引起了延安地委和延川縣委的重視,延川縣委提出了力爭1977年全縣實現沼氣化的目標。然而,缺人才、缺技術成了發展沼氣最大的障礙。地區和縣裡決定,正式派考察組赴四川“取經”。

1974年12月,冠以“延安地區沼氣學習團”的考察小組啟程了。考察小組一行七人,身兼延川縣沼氣辦主任的北京支延幹部張之森是領隊,習近平是其中一員,還有延川縣關莊大隊的北京知青黑蔭貴等。

路上,大家都很興奮,期盼能學到真東西,取得“真經”,解決老百姓的燒柴、點燈問題。但到底怎麼學才能學到“真經”,誰心裡也沒有底。

習近平想到一個辦法。到達四川后,習近平把他想到的問題一一列了出來,提出把學習的關鍵點放在如何保證沼氣池不漏水,能承受一定壓力,而且要一次試水成功上。因為水一旦進去了,要弄出來很費勁,而漏水就等於沼氣池報廢了。

考察是在比較兩地的相同與不同中開始的。土壤含沙量大的怎麼建,土壤含沙量小的怎麼處理;進料口、出料口怎麼設計,怎麼密封;等等。石砌的、磚砌的、土挖的······從沼氣池建造到沼氣的製取,各種土壤相對應的建造辦法和技術要點,都被詳細地記錄下來。這些記錄,後來被編成一本小冊子,分發給各個培訓點,成為之後延川縣大辦沼氣的培訓教材。

白天考察,晚上總結,是他們不變的節奏。他們交流一天中所學到的新知識,梳理考察記錄,標記還沒有弄懂的地方,以便第二天考察時更有針對性。每到一個沼氣池,他們都搭上梯子下到裡面看。

沼氣的利用也是考察的一個重點。看到四川沼氣運用的一些小發明,比如自制的塑料小開關、水壓顯示器、燈具、灶具等,習近平總想著帶一個樣品回去,看能不能仿製。

四川省沼氣辦的工作人員看到他們認真學習的樣子,說:“你們老區人真能吃苦,你們是真學。”

考察的過程伴隨著危險。據考察組成員、北京知青黑蔭貴回憶,結束大邑縣的考察返回成都的途中下起了大雨,車子經過一段陡峭的山路時,突然打滑失控,來了一個180度的掉轉,一頭撞在了山上。路的一邊就是懸崖,大家下車察看時,不由得驚出了一身冷汗······

在40多天的時間裡,考察組一口氣跑了四川綿陽、廣元等5個地區17個縣,收穫巨大。黑蔭貴說,各種情況、各種地形的沼氣池挖法建法都學了。

收穫最大的還是習近平。黑蔭貴說,考察時,看到一種石板做的手搖脫粒機,習近平就想著把製作方法帶回去;看到烤煙種植收益高,他還考慮把烤煙引種到陝北。

考察結束要離開四川時,得知德陽縣園藝場把柴油機改造後,用沼氣做燃料帶動發電機發電,習近平非常感興趣。當時技術員李耀廷外出不在,習近平便和黑蔭貴留下來等,直到拿到柴油機的技術改造圖,才返回延川。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四川的風土人情也給習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路上,他抓住一切機會了解民情社意,把沿途看見的好對聯都認真地抄寫下來,閒暇之時細細品味;路上遇到新鮮的事情就刨根問底,瞭解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

辦事之餘,他在大雪封山時登上峨眉山,路狹山陡,十分艱險,下山後被當地群眾尊為英雄。都江堰前,他體悟了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多年之後仍有提及。

同行的黑蔭貴感嘆:近平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強調知行合一的人!

回到延川后,縣委聽取了考察組的彙報,立即決定推進全縣沼氣建設。由此,被稱為“能源革命”的沼氣建設在延川縣迅速形成熱潮。各種培訓學習班辦了起來。文安驛公社在梁家河舉辦沼氣修建學習班,習近平擔任主講,負責傳授技術。

新的建池技術出現了。梁家河缺少石料,人們以土代石,創造性地建成了土石結合池;用夯土代替水泥灌漿,梁家河每口沼氣池的建造成本由40多元降到30多元。至1975年8月,梁家河運用這些辦法共建成沼氣池34口,解決了43戶社員的點燈做飯問題,基本實現了沼氣化。習近平也因此被評為延安地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學大寨先進個人。

1975年8月22日,陝西省沼氣利用推廣現場會在延川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參觀了梁家河的沼氣池,親身感受到了沼氣燈、沼氣灶的神奇。在大會上,習近平做了題為《沼氣要大辦,政策要落實》的經驗介紹。

截至1975年9月30日,延川縣建成沼氣池3200多口,15個公社均建有沼氣池,47個大隊基本實現了沼氣化。

如今,梁家河早已通了電,但作為一種象徵、一段歷史,人們留下了習近平帶領大家修建的第一口沼氣池,旁邊立著梁家河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牆上有一幅以習近平帶領村民建沼氣為原型繪製的宣傳畫,兩邊寫著“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八個大字。當年修沼氣池時拓寬的道路,至今還在造福著鄉親們。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建沼氣的經歷對習近平的影響重要而深遠。

15年後,已經是福建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回憶說:“我在陝北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的時候,只不過是在全村搞了沼氣化的科技活動,但卻嚐到了推廣科技進步的甜頭。家家戶戶煮飯不用柴,點燈不用油,鄉親們那種喜悅的笑容至今宛然在目。實踐證明,科技與政治是緊密聯繫的。科技搞上去了,生產生活問題解決了,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30多年後,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淳安縣視察,專門去看了下姜村的沼氣池,笑言自己是建沼氣的“專業戶”,要求把建沼氣這件事辦好,讓群眾真正受益。

要為人民做實事

從梁家河到文安驛,一個來回30多里,社員買日用品步行一次得花大半天時間。這個事一直讓習近平惦記著。梁家河普及沼氣後,他就謀劃著給村裡人辦更多的事。

村子裡有人會鐵匠手藝,習近平想:“何不讓他發揮特長,服務村民,為村民打農具、修農具?”於是,梁家河蓋了一間打鐵的“小車間”,成立了鐵業社。

按習近平的謀劃,鐵業社實行定額管理,完成定額任務後還可獲得提成。鐵匠和農民一樣記工分,免費給社員修理農具,額外製造的農具可以賣給縣裡的農副產品公司,增加集體收入。

這樣做的好處也看得見,社員需要農具,不用跑到文安驛,直接到鐵業社來就可以了。這方便了群眾,降低了成本,節約了時間,讓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據文安驛公社的一份統計報表顯示,1974年這個鐵業社共打製農具1500件。

按照這個路子,習近平想出了許多發展的點子。

他召集村裡人開會,說:像煤油這種生活必需品,我們完全可以把文安驛供銷社的東西拿一部分回來代銷,然後再按單子定期跟他們結算。

大家一想,是這麼個理兒。一兩個人用毛驢車去文安驛拉回一些日用品,就免去了村裡那麼多人來回奔波。“近平的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大家覺得這是個好辦法,都盼著儘快辦成。

於是,梁家河很快就有了代銷店。這個代銷店基本備齊了社員需要的各種生活必需品,有煤油、火柴、肥皂、食鹽、糖果等等。

按當時的管理體制,鐵業社歸縣農副產品公司管,代銷店則歸縣供銷社管。“跟這些國營單位打交道,建立業務上的聯繫,我們村裡人想都不敢想。” 石春陽說,“都是近平去聯繫的,別看近平當時只有21歲,他這個人,心裡裝著老百姓,又有一股闖進。他克服困難,最終還是把事情辦成了。”

對政策的把握,習近平很嚴謹。鐵業社給村裡人打農具、修農具完全免費。代銷店也是非營利性的,先跟供銷社賒賬,把東西批發回來,原價賣給社員,一分錢都不賺,為社員的生活提供便利,這與當時的政策也不牴觸。

“近平讓鐵匠打理鐵業社,讓有文化、會算賬的石風蘭管代銷店,兩人掙工分,不用下地幹活。”石春陽說。這是一個明白賬,表面看幹農活的少了兩個勞力,實質上是用兩個一般勞力,換取了更多的勞動力。這一減一加,既促進了生產,又給社員辦了實事。

接著,習近平在梁家河又先後辦起了縫紉社、磨房、菜園。

磨房的鋼磨是習近平用三輪摩托車換來的。這輛摩托車是北京支援延安的,延安把它分配給延川,延川縣又作為獎品獎給了習近平,還有一輛吉普130工程車獎給了孫立哲。人們沒有想到的是,習近平覺得三輪摩托車不實用,就設法換成了鋼磨、手扶拖拉機。

讓人們感受最深的還是磨房建成後帶來的好處。

以前村裡人都是用石墨磨面。毛驢拉磨,一個人又得用笤帚往磨眼兒裡面掃,又得忙著羅面,費時費力,半晌也磨不出多少面。

“機器這東西厲害,一百頭毛驢也比不上它。”一臺柴油機帶動的磨面機,只需要一個人來操作,就把整個村子磨面的活兒都幹了,又快又好。 “這樣,人力解放了,連毛驢也解放出來了,這些解放出來的生產力,都可以投入農業生產中。”石春陽說。

那個年代,農民靠工分養活自己。工分就是錢和糧。梁家河辦起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後,工分就變成“虛擬貨幣”,社員可以用工分換衣服、農具、日用品,甚至可以對沖抵賬。這種內部搞活,對缺錢的群眾來說,無疑是十分便利的。

還有一件事讓鄉親們念念不忘——習近平帶領社員打了一口甜水井。

在陝北農村,人們通常在河邊挖個深水坑作為飲用水源。這樣的滲水坑當地老百姓叫“泛水井”,人畜共用,很不衛生。要命的是一旦山洪暴發,泛水井就會淤滿汙泥,村民無水可吃。習近平跟村民商議,在村子中央一塊較高的地方打一口水井。梁家河人回憶說,井挖到一米深的時候,需要人下去,習近平每次都搶著幹,井挖好之前他就沒穿過乾淨衣服。

現在梁家河家家戶戶使用的自來水,就來源於這口井。

梁家河很多人不識字,只知道受苦。習近平引導大家從武暉身上看知識對於一個人產生的影響。

在支部開會的時候,習近平說:“咱們大隊像武暉這樣想學習的人可多呢。年輕人如果不識字、不學習,以後是沒有出路的。我們辦一個掃盲班,把大家組織起來學習吧。”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擁護,社員們都積極參與。掃盲班很快就辦起來了。習近平跟大家約定,晚飯後和下雨不出工的時候,就是掃盲班的上課時間。

習近平做了一些卡片,在上面寫上簡單的數字,如一、二、三、四-----,從認識這些數字開始,逐漸教一些常用漢字,如大、小、多、少、前、後、左、右-------,等村民把這些字學紮實了,再教更多的字。他的目標是讓每個梁家河人都認識最常用的漢字,越多越好。

“拉話”也成了課堂。說到中外歷史、人文地理,習近平是主講;拉起趣聞逸事、民間傳說,社員當主講。

“你別小看這一村的人,也是人才濟濟,給他們場合,給他們環境,都是“人物”。”習近平說,“他們有很多讓我敬佩之處。”在梁家河,許多人就是從那時開始喜歡上了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