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滅楚爲什麼非向贏政要兵60萬?

我們都愛想念熊


關於這一點,王翦肯定是看到了楚國滅越國的時候,當時發生的情景。

如果說軍隊只不過像上次白起那樣殺到楚國國都把人家國度給毀了,殺掉他們的國民,或者說只拿下一小塊兒土地,20萬人就夠用了!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秦王嬴政肯定是奔著能夠滅掉楚國,能夠完全佔領楚國的土地,能夠讓這個地區徹底歸於大秦帝國的。這樣一個思想過去的,所以說人數必須要多,如果說人數偏少,只不過象徵性地擊毀了楚國的政權的話,會造成的結果將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知道當時楚國並不是屬於現如今中國的最南方,他的南方還有一大片的土地沒有佔領這片地區,稱之為百越,百悅這片土地原先是有一些土著人居住的,但是當時並沒有政權,(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後來楚國滅了越國,也就是越王勾劍的那個國家,以後當時越國的一些貴族子弟就離開了越國的故土,跑到了這些地方,成立了各種各樣小型的政權。這個地方統稱為百越!

李信率領20萬秦軍進攻楚國,只有可能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戰敗,當然事實證明,李信確實是失敗了,第二種情況就是李信擊敗了楚國正面的大軍,但是楚國貴族誓死不降,結果逃到百越之地,佔山為王,佔地為寇,然後形成流毒,不停的危害秦國的統治!

李信一開始說傭兵20萬的時候,王翦倒也不是認為他一定會失敗,只不過說這些人根本就不夠用,達不到秦王嬴政那樣的目的,最後疲於奔命,這一次作戰,秦國也會因為最後士兵過於疲憊或主動撤軍,王翦愛兵如子,他不會平白無故讓秦國的士兵去送死的。

所以王翦要徹底征服楚國就必須得徹底的對楚國的政權還有主政人員來一次大包圓,這裡面的要多少人說光軍隊已經不夠用了還需要很多官員啊甚至是一些民夫來開鑿運河來方便整個秦國軍隊的糧食供給。

所以算來算去,王翦就說我要60萬人,這就涉及到一個歷史細節,就是在王翦擊敗了項燕60萬楚軍以後,楚軍敗退,打算佔據著一條河流分庭抗禮,但是王翦已經提前製造了戰艦,將戰艦放到水裡面,直接渡河,這一次他是要徹底斷絕楚國,接下來反抗的決心!楚國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貴族都別想逃出他的手掌心。

王翦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這個人打仗的特點就是喜歡以重兵集團,步步緊逼,然後壓迫對手,最後逼迫對手與強大的秦國先鋒部隊決戰,最後戰勝對手,徹底殲滅敵人!沒有強悍的國力給王翦做支撐的話,王翦的這一套作戰系統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也正是因為秦國實現了王翦的願望而王翦有成就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壯舉。


漩渦鳴人yy


攻打楚國之前,李信自信20萬兵力可滅楚,而王翦認為非60萬不能為。秦王政果斷選擇李信,於是有了李信的狼狽而歸。

臨陣換將,兵之大忌。然而滅楚之戰中,面對李信的失敗,秦王政還是將王翦換上,且舉全國之力組軍60萬交給了王翦。

而王翦不負眾望,一年後與項燕正式開戰,攻進壽春,滅亡楚國。可以說王翦的滅楚之戰是秦國自長平之戰後的又一次精彩之戰。其實,自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後,局勢發生很大變化,秦國的強盛已經不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靠一己之力能對抗的,此時合縱應該成為主旋律,然而東方六國本就心不齊,又秦國還時不時派出間諜賄賂其臣,反間君臣。所以縱然合縱取得過部分勝利,還是阻擋不了秦滅六國的趨勢,秦國首先滅掉了韓國,然後趙國,在滅魏之前,王翦之子王賁領軍攻下了楚國北部十幾座城池,消除了攻魏的後顧之憂,見好就收。滅魏之後,滅楚之戰正式打響。

秦王政首先面臨的是選將的問題,秦王政是想要培養新的將領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李信很得秦王政的青睞,之前的滅趙之戰中,李信表現不錯,後來追擊燕國太子丹也算是立了頭功。所以秦王政首先想到了李信,問他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的說20萬足以,然後秦王政又去問了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不可,對於王翦的獅子大開口,秦王政明顯很排斥,他認為王翦老了,怯懦了,然後就用了李信。而王翦則稱病告老還鄉。於是李信和蒙恬率軍難攻楚國,李信攻打平輿,蒙恬攻打寢丘,然後又攻克郢陳,兩人相約在城父匯合,攻打壽春。然而正當李信自信一舉攻破楚國的時候,後方出了問題,昌平君在郢陳發兵攻打秦軍,截斷了李信的後路,而項燕又組織楚軍也跟隨在秦軍後面,攻打秦軍,李信不察,最終七個都尉被殺,兩個營壘被攻破,李信狼狽而逃。

秦王政大怒,撤下李信,又親自跑去王翦的家鄉,希望王翦帶兵滅楚,王翦依舊堅持要用六十萬大軍,雖然很肉疼,但考慮到滅楚大業,秦王政還是答應了王翦,王翦知道秦王政多疑,為了安心攻楚,王翦向秦王政為子孫討要眾多田宅園池。這才讓秦王政放心將軍隊交給王翦。

王翦同蒙武率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大軍到了平輿,便安營紮寨,堅壁不出,無論楚軍怎麼挑戰,王翦就是悠哉悠哉的不出戰,而士兵們也是休息的休息,投石子的投石子,跳躍的跳躍。

秦楚對峙一年有餘,楚軍看到秦軍一直不進攻,考慮到糧草儲備問題以及農作物的種植和收割,人心開始浮躁,楚軍開始撤退,而秦國的士兵已經完全放鬆下來,於是王翦命令出兵,打敗楚軍,後來更是殺死項燕,楚軍潰敗而逃,不久,王翦同蒙武攻進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王翦為什麼非要兵六十萬。

其一、震懾楚軍。六十萬軍隊大軍壓境,其威懾力是相當大的,很可能楚軍沒有開戰就失去了戰勝秦軍的信心。

其二、楚國雖然已經衰落,早已不是什麼大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也曾是民風剽悍的諸侯國,在春秋時期一直和晉國爭霸,實力可見一斑,雖然戰國時期,楚國一步步衰落,但真要滅亡楚國,不是一般的兵力就可以的,李信的二十萬兵力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雖然李信為將不具備統籌全局的能力,沒有大局觀,但二十萬兵力確實難以應付楚人,顧頭不顧尾。

其三、楚國反抗秦國的情緒最為激烈,當初,秦昭襄王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直到三年後楚懷王死在秦國,這讓秦楚勢不兩立,在滅國戰中,必然遭遇楚人的激烈反抗。

其四、目的是滅楚。如果秦國只是攻打楚國,奪取一些城池,那麼很容易成功,前文說過王賁在滅楚之前就攻下了楚國十幾座城池,但一面臨攻佔楚都,滅亡楚國這個問題,所要考慮的就不是局部勝利這麼簡單,如何攻進壽春,如何保證攻佔的土地不會重新失去,如何殲滅楚國的有生力量,如何調度糧草,甚至對楚軍形成包圍之勢,這不僅需要將領的統籌調度,更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且李信戰敗後,王翦仍舊要求六十萬大軍,又多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喚起秦軍的信心,楚軍剛勝,士氣正盛,較之從前更難對付。


蕭曉四姑娘


楚國是一個大國,一個很大很大的國家,春秋時期一個楚國的面積相當於當時華夏的一半,人口也相當於華夏的一小半。儘管戰國時代的楚國不斷地被秦國攻取富饒之地,首都也丟了,但是楚國也吞併了越國(含吳國),多減一增的最終結果是:楚國還是一個巨無霸!


不要看楚國疲軟不堪,國力不濟,但是面對亡國之禍時,楚國還是爆發了最後的抗爭!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兵器也先進,儘管軍隊戰鬥力不濟,但還籌集了五十萬大軍抗秦。李信領二十萬秦軍擊楚,如果正面列陣而戰,楚國五十萬大軍必會灰飛煙滅!但是楚國名將項燕採取誘敵深入,多路偷襲的戰術把秦軍分散了,拖跨了,最終主力出動切斷秦軍糧道,千里追擊秦軍,將秦軍擊敗,斬殺七萬秦卒!

王翦作戰穩妥,他步步為營排兵佈陣滴水不漏,一旦抓住戰機則如猛虎下山,殺伐果敢絕決!王翦要六十萬大軍擊楚,不是說正面搏殺楚軍需要六十萬,而是要利用數量的優勢圍殲楚軍,逼迫楚軍與秦軍決戰,避免楚軍化整為零潛入山林打游擊。



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一步一步向楚國內地推進,每佔一城就分兵留守,同時派行政人員接收楚地,吸收與消化楚地。王翦穩步推進的策略讓項燕誘敵深入戰術不能湊效,再後退秦軍就佔楚地大半了,項燕只好集中全楚軍隊與秦軍決戰!秦軍五十多萬,楚軍五十多萬,兩軍超過百萬大軍在楚國境內對磊一年而不戰。楚國畢竟國力有限,不能長久支撐,於是楚國王室催促項燕主動進攻秦軍!在楚軍調動之際,王翦找到戰機,立馬全軍出擊,擊潰楚國大軍,斬殺項燕,楚王負芻獻稱投降,楚國滅亡!



王翦要秦國全國之兵擊楚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利用數量優勢,穩步推進,以破除項燕的游擊戰術;其二、逼迫楚國集中主力與秦軍決戰,這樣可以一戰滅掉楚國軍隊,避免以後四處平叛;其三、告訴嬴政滅楚之戰是全國之戰,要集中全國之力擊楚,不能輕敵,更要除惡務盡,以免日後楚地有實力反叛!


大秦鐵鷹劍士


秦朝滅楚的戰爭,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李信和王翦的兵力之爭,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都很熟悉:悍將李信率領20萬大軍攻楚,大敗而歸;而後秦王請出老將王翦,給了王翦60萬大軍,才終於踏平楚國。

那麼,為什麼王翦堅持滅楚之戰必須要60萬大軍呢?想要了解其中緣由,還是需得比較一下李信與王翦二人攻楚的過程。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大概情況。

戰國末期,天下大勢已經明顯往西傾斜。起先稱霸的山東齊國,已經在與燕國的爭鬥中元氣大傷;而在馬陵之戰後,中原霸主魏國也從一流強國淪為了二流;即便是歷經胡服騎射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中實力大減。秦國東掃六國的勢頭,看似已經無可阻力。

然而,擺在秦軍面前的敵人,還有一個南方的楚國。

楚國的領地從黃河直到長江,廣闊無垠。即便歷經秦楚數場大戰,楚國的實力已經江河日下,但受惠於其廣大的疆域,它的體量還是足以拖垮來犯之敵。就算秦軍在兵鋒上已能勢如破竹,真正要和楚國打一場滅國之戰,還是需要做好最大的投入。

不過,當秦王問及文武眾臣如何滅楚時,年輕有為的秦將李信顯然還是還是低估了看似頹靡的楚國,自稱只需二十萬人即可滅楚。只有老將王翦尚且看得清當時的形勢,因而堅持要求動用六十萬人馬。

出於對當時秦國綜合實力的考量,以及對王翦年齡的質疑,秦王認為老將王翦已經開始變得“迂腐”和“膽怯”,非常不滿。因此,當秦國真正開啟滅楚之戰時,年輕的李信和悍將蒙武自然成為了嬴政的不二首選。

其實,早在滅楚之戰前,李信已經在滅趙伐燕的戰爭中顯露出十足的軍事才能。但縱觀滅楚之戰前的幾場戰爭,李信均沒有統籌整場戰爭的經驗:滅趙之戰時,秦軍主力的統帥權還是集中在老將王翦的手中,李信只不過率領一部與王翦完成對趙國的合圍;而在伐燕之時,李信也不過率先遣部隊突入燕地,有先鋒之功。

因而,當李信的二十萬大軍攻入楚地之時,其本身的驍勇加上秦軍的戰鬥力自然是勢如破竹。但是,當我們認清李信的進軍方式時,卻不難發現他犯了兵家大忌——後方不穩:

一開始,秦軍自潁川郡出發,向南進攻平輿(今河南境內)和寢丘(今安徽省西北),都大獲全勝,可見如在正面衝突,楚軍並無多大勝算。可當李信拿下鄢郢(今湖北襄陽),準備和蒙武會師城父(今安徽亳州)之時,昌平君卻突然在郢地發動變亂,切斷了李信的後路。與此同時,楚將項燕的軍隊也尾隨在了李信大軍的身後,最終乘著李信不備,突然殺得秦軍不知所措,大敗而歸。

究其緣由,正是因為李信的貿然輕進,疏忽了後方的防備,才輸得如此之慘。

遭此大敗,嬴政只好親自來到王翦的故鄉找他,請他率軍攻楚。但當著秦王的面,王翦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六十萬軍隊,只能多不能少。

為了統一大計,嬴政只好答應了王翦的要求。公元前224年,王翦與蒙武率軍60萬南下攻打楚國,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要知道在當時,秦國所能動員的兵力不過百餘萬,除去各地的防衛部隊和在提防燕、齊兩國的軍隊外,這六十萬人幾乎是秦國剩下的所有家當了。秦第一次開啟滅楚行動時,秦王嬴政首選李信的20萬大軍計劃,也正是這樣的原因。

而王翦這一次堅持要用60萬大軍滅楚的原因,則是基於以下三點的考慮:

一.楚國軍事潛力確實不容小覷

雖然到了戰國末年,秦國國力已經穩居諸國之首,但是佔據了大片國土的楚國仍然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秦軍抗衡。楚地原屬蠻荒之地,楚國人大多民風彪悍、勇於作戰。如果秦軍不能有足夠的軍力,就可能再次遭到向李信那樣的失敗。但在統一的征途上,嬴政不能承擔第二次挫折。

因此,為了確保勝利,王翦更加明白必須以最強大的兵力壓向楚國。以楚國的國土和人力,即使有一百萬楚人抵抗秦軍也不意外,李信想用二十萬人徹底擊垮楚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二.攻城容易,守城難

在李信伐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二十萬秦軍確實已能輕鬆打開楚國國門,縱使李信和蒙武兵分兩路,也能迅速攻入楚地。由此可見,秦軍要攻進楚地、攻下城池,都並非難事。可難就難在保住這些城池,同時要擋住楚軍的反撲。

要知道,滅楚行動打的可不是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不是為了求得一城一池,而是一場滅國之戰,一場能把整個楚地徹底納入秦國統治版圖的全面戰爭。為了這些,秦軍就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正面殺敵、後方防禦、保護糧道、探測敵情……如果僅憑二十萬人,還要照顧楚國這麼大的國土縱深,恐怕再強大的軍隊也分身乏術。

三.楚軍方勝,士氣正高

如果說李信出兵前,王翦的要求只是其個人的想法,那麼李信伐楚之後,王翦的要求就更加堅定了。正如春秋戰國過去數百場征伐一樣,軍隊的士氣對於其作戰能力至關重要。楚國人在項燕的帶領下剛剛獲得大勝,如果秦軍不以盛大的軍容出擊,那麼秦軍中頹喪的士氣將會導致又一次潰敗。

而當王翦入楚之後,為了避免像李信一般的輕進,從而避開項燕主力的尾隨突襲或分割圍剿,即使是帶領著60萬大軍,他也沒有第一時間與楚軍展開生死決戰。相反,王翦手下的秦軍全然不像一個進攻者,他們在營寨中築起高牆,日日只顧操練,即便楚軍在城下叫陣好幾天也沒有人回應。當然,這也並非王翦懶惰,而是其看得出楚軍旺盛的士氣,明白貿然出擊將帶來的後果。

確實,王翦的擔憂和考慮是對的。聽說秦軍再次來犯之後,楚國又一次動員大軍前來抵抗。但秦軍的堅守不出,就是讓楚國人無可奈何。甚至於,秦軍將士還在軍營裡玩起了投石遊戲來進行鍛鍊,不管楚軍如何叫陣,就是不管不顧。

俗話說得好,“外行看指揮,內行看後勤”,秦軍這一次憑藉著強大後勤實力,與楚軍進行了長時間的消耗戰。楚軍面對秦軍的高牆束手無策,而秦軍又一直不出城,只是堅壁自守。最終,楚軍的糧草難以為繼,項燕只得無奈命令軍隊向東撤去。

就在此時,王翦抓住戰機,果斷進攻,跟在撤退的楚軍身後窮追猛打。而此時的楚軍士氣和體力都已被消磨殆盡,根本無力應戰,於是很快,秦軍便踏平了楚軍的主力,之後不費吹灰之力橫掃了整個楚國。


協虎戰爭史


戰國末期王翦的滅楚之戰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從此戰當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為帥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將用兵的非凡謀略。

(圖)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

公前224年秦王贏政決定發動滅楚之戰,針對滅楚之戰秦王同時問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萬足矣”,而王翦回答則是“非六十萬不可”。在秦王看來,王翦應該真是老邁無能了吧,於是將二十萬秦軍交給李信,出征滅楚。

應該來說李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率領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長,被楚將項燕以誘敵深入的戰術擊敗,秦軍被迫退回秦國。

秦王無奈,只好重新讓王翦出征,並且同意了王翦堅持的六十萬大軍的兵力要求。

那麼一個問題就來了,王翦為什麼非要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滅楚呢?

站在王翦的立場和角度上,熟讀一下兵書,總結一下“長平之戰“的經驗教訓,再觀察一下楚國的國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戰的關鍵就在實現戰略目的——滅亡楚國,而滅亡楚國的先決條件就在於殲滅或者徹底擊潰楚軍。(欲滅其國者,先滅其軍)那麼楚軍在哪裡?楚軍因為封君制分散在楚國各地,所以滅亡楚軍的先決條件就是讓楚軍集中起來。那麼如何才能讓楚軍集中起來呢,辦法只有一個——重兵壓境,而且還是越多的軍隊越好,這樣自己在完成軍隊集結,重兵壓境的同時,楚軍也會完成集結前來應戰。為殲滅和擊潰楚軍創造有利條件。

(圖)秦滅六國之戰示意圖

果然,當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到達楚境之後,楚軍的四十萬大軍也完成集結同時到達,秦楚兩軍統帥的心理戰開始打響。

首先說秦軍,王翦的心理有必勝的信念,可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很正常,戰場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沒有人在未戰之前有必勝的把握,只能隨機應變)情況對於秦軍來說並不好。拜李信所賜,秦軍新敗,逃回的秦軍將失敗的陰影傳遞給全軍,所以王翦此時最重要的事是扎住陣腳,穩定軍心。想想對面士氣旺盛的楚軍,王翦希望對方最好此時不要發動進攻。

而楚軍這邊攜戰勝之威,正準備和秦軍放開手腳再次大戰一場,可惜主將項燕不通兵機,被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鎮懾,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項燕不知道如果他此時發動進攻楚軍至少有六成把握能夠戰勝,自古道,戰以士為主,士以氣為先,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戰場的態勢就在一年的對峙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一年以後,當王翦問自己的部下士兵都在幹什麼時,他得到的回答時他們都在扔石頭玩,王翦明白,秦軍已經徹底走出失敗的陰影了,這樣的軍隊只要稍加整肅就可以使用了。

而楚軍這邊項燕的判斷完全失誤,一開始項燕為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懾,按兵不動,貽誤戰機。長達一年的對峙讓他對於秦軍重兵壓境的目的產生了懷疑,他判斷秦軍可能不是來和楚決戰的,而是戰敗之後,擔心楚軍報復,才重兵集結邊境,應該不會發生什麼戰事(這個判斷看似有道理,但在秦軍沒有主動撤退之前應該打起十二萬的警惕之心。)另外一方面楚軍的後勤供應可能也出了問題,所以項燕決定,全軍回撤。王翦趁著楚軍東撤之機,全軍出擊,楚軍戰敗。(避其鋒芒,擊其惰歸)

(圖)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裡(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

有了王翦成功的案例,我們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李信戰敗的原因。

第一,李信戰敗輸在器宇,格局上。

雖然有和王翦從軍征戰的戰功,但李信畢竟只是一員勇將出身,所有的經歷就是在前線領兵衝鋒,根本不明白他取勝的基礎都是在三軍統帥帷幄之間運籌的,只是戰爭全局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第二,李信敗在驕傲輕敵上。

在李信看來,只要兩路大軍奔襲突進,攻陷楚國都城郢都戰爭就結束了。孰不知,即便他兩路大軍攻陷郢都,只要楚國的貴族和楚軍主將逃出,他們一樣可以在異地完成軍隊集結,實力猶在。不但不能擊潰楚軍,反而激發楚軍復仇決戰之心(想想《亮劍》中的李雲龍你就明白了,他絕對是讓日本人頭痛的角色)。而楚軍的散兵遊勇對秦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將產生重大的現實威脅。秦軍的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包哲威


歷史大學堂


因為沒有60萬人真搞不定楚國。

楚國到了戰國末期雖然被削弱,甚至連國都都丟了。但他仍然是一個不容小看的國家。秦始皇就是因為小看了楚國,第一次派出了20萬人,結果大敗而歸。如果不是因為國力雄厚,估計得休養生息幾年才能考慮繼續攻打楚國的行動!

滅楚將會遇到如下困難。

楚國河流縱橫不適於秦軍

楚國的統治核心處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一帶河流水網密集,是完全不同於其他各國的獨特地理環境。秦軍主力生長於乾燥少雨的關中地區,算是純粹的北方人。北方人最大的一個問題是不習水戰。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讓北方士兵適應,將戰船用鐵鏈連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而南方的楚軍從小就和水打交道,能夠熟練駕駛戰船,如同北方人駕駛戰車一樣。所以,南方軍隊作戰也往往以水戰為主。春秋末年,楚國軍隊和越國軍隊就經常打水戰,後來魯班發明了一種叫做“勾拒”的武器,最終打敗了越國。被打敗的越國,從此閉關鎖國,不再對外爭霸。可見,水戰在南方的重要性!


秦軍以己之短,克敵之長,如果沒有絕對優勢的兵力是萬難取勝的!

氣候對秦國不利

除了戰爭方式不利於秦軍,南方的氣候同樣不利於秦軍。南方氣候以炎熱潮溼為主,秦軍身穿鎧甲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要說作戰,哪怕行軍都是極困難的。這種情況下,出兵楚國易靜不易動。所以,王翦雖然手握重兵,仍然不願意和楚軍交戰。直到楚軍的銳氣被消耗殆盡的時候,他才出兵打敗了楚軍。

沒有足夠的秦軍,很難對楚軍實現全殲

秦軍打敗楚軍很容易,難在不能對楚軍實現全殲,如果放虎歸山留後患。楚國地廣人稀,如果剩餘楚軍在項燕的帶領下且戰且走,以空間換時間,拖住秦軍主力。那麼秦軍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出50萬大軍南征,在面對實力遠不如楚國的百越人時,秦軍就曾經損失慘重。原因在於,百越各族不和秦軍正面作戰,而是利用本土作戰的優勢,依靠當地複雜多變的環境和秦軍打游擊戰。

所以,王翦滅楚,必須防止楚軍對秦軍實施游擊戰!

項燕的自刎減輕了滅楚的壓力

項氏家族的人雖然能打,性格卻很爆裂。項燕在戰敗後自刎而死,致使楚軍剩餘部隊失去指揮中樞而投降,給王翦滅楚降低了難度。

聯想到楚漢之爭的時候項羽在烏江邊自刎而死,真是有家族遺傳!

但是,投降的楚軍的命運卻不好,秦始皇的南征中就有大量原楚國軍人。


歷史風暴


正如王翦所說,沒有六十萬大軍,任憑誰都不能拿下楚國。

要知道這時候楚國的大將是項燕,項燕是項梁的父親,項羽的祖父。那時候項燕可是楚國乃至七國中家喻戶曉的風流人物。

王翦秦國名將,他和項燕也是老對手。項燕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想拿下項燕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如同李信一般,他再知道王翦向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才肯出兵去打楚國時,他就嘲笑王翦將軍老了,他告訴秦始皇自己只要二十萬就可以拿下楚國。

李信也是秦國名將,燕國燕子丹就是被他拿下的,他還是漢朝名將李廣的祖上。

秦始皇聽李信說二十萬大軍就可以拿下楚國,他當然很高興了,就給了李信二十萬大軍。

那時候跟隨李信去的還有名將蒙恬,他們兵分兩路進軍楚國,這一路上他們進攻的很順利。越容易得到,他們就越不把楚國,不把項燕放在眼中。

結果這正是項燕用的一計,等他們到了項燕預先設定的地點,項燕來了個前後夾擊,把李信帶的這支軍隊全部給包了餃子,李信也死在了亂軍之中。蒙恬聽說李信敗了,他就趕緊撤兵了。

秦始皇聽說後,不得不再次去請王翦出前去打楚國。王翦還是要六十萬大軍,否是不去,沒辦法,秦始皇只有給他六十萬大軍了。

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來到楚國,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他深知這是秦國和楚國的生死之戰。此戰只可勝利不可失敗。

王翦到了前線就是深挖戰壕,日日飲酒縱歌,就是不和項燕正面衝突。正是這種戰術,麻痺了項燕,因為當時的楚國都城已經開始向東遷移了,項燕不得不掩護部隊也跟著向東撤退,就是在項燕撤退的時候,王翦突出奇兵,打了項燕一個措手不及。

項燕最終沒有組織起像樣的反抗來,軍隊基本上就被王翦給打散了,項燕看到兵敗已成事實,真的是無力迴天了,所以,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自殺而亡。

這就是王翦為什麼沒有六十萬大軍不敢出兵楚國的原因,就是因為項燕太厲害了,不能和他輕易的硬碰硬,否則真的是吃力不討好,要想戰勝項燕只能放長線釣大魚,出奇兵而勝之。


史學達人


從常理而言,無論上書還是面談,王翦都必須闡明滅楚需要60萬人的理由,但《王翦列傳》並未詳細寫,恐怕只能理解為太史公自己也不清楚,或者主觀認定這一點並不重要,因此略去。

結合楚國自身的情況,這一點並不難理解。楚國的大部分疆土都是森林水域,地廣人稀,再加上舊貴族力量根深蒂固、整個國家一盤散沙,導致戰國以來屢屢吃敗仗,尤其是楚懷王時期開始,接連被秦軍痛擊,這也給了天下一種假象,楚國實力不過如此。

但換一個角度而言,楚國的實力卻又深不可測。其疆域是七大戰國中最廣闊的,幾乎是其餘六國的總和,人口密度雖然低,絕對數量卻並不少;分封勢力之前各自為戰,秦國之前能對楚國屢屢得手,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楚國貴族們的麻木之上,但當他們第一次意識到滅頂之災即將到來時,應激反應下,勢必會在短時間內團結起來,從而形成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的強大合力。

這一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白起王賁等人的伐楚都能取得勝利、李信的滅楚卻慘敗、王翦的滅楚又最終取得勝利:白起王賁的戰法以殲滅和破壞為主,僅僅是“攻破”楚國,即便能多次取得勝利,楚國依舊百足不僵;慣性思維之下,李信同樣遵循著這種作戰方式,但他的戰略意圖卻是“滅亡”楚國,儘管作戰方略沒有問題(以進兵路線為例,王翦滅楚和他是同樣的路線),但秦軍除了殲敵,還要駐守城邑、防備叛亂等,需要兵力的地方更多,二十萬人遠遠不足以吞滅楚國。

也正是因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王翦才會預先向秦王要求六十萬大軍。


張不叄讀秦史


秦王當政時,王翦已是秦國著名的戰將了。在王翦的率領下,秦軍搶關奪隘,打得趙軍丟盔卸甲、一敗塗地,連佔趙國九座城邑。七年後,王翦再次率軍征討趙國,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將趙軍基本消滅,迫使趙王向秦國投降,趙國滅亡。
“荊軻刺秦”的第二年,王翦再次率領大軍攻打燕國並大敗燕軍,一舉攻破燕國京城薊都,並佔領了大量的城池,將燕王打得只得率殘部逃往遼東,為最終滅燕奠定了基礎。
王翦的兒子王賁也是一員虎將,可謂虎父無犬子。王賁也曾率領一支秦軍攻打楚國,在大敗楚軍回國途中,順手將魏國也給消滅了。

這日,秦王嬴政問王翦:老將軍需要率領多少軍隊才能消滅楚國?

王翦答道要六十萬軍隊便可達到此目的。
而年輕的將軍李信言道:老將軍過於保守,自己率領二十萬大軍即可消滅楚國。嬴政可能怕王家父子功高蓋主,也可能是怕王翦撐控兵力過多心存異志,沒有答應王翦的要求,而是讓李信與另一位將軍蒙恬倆人率軍攻打楚國。不想此次伐楚,被楚軍打得大敗,鎩羽而歸。
秦王嬴政只好親自到稱病在家的王翦家中謝罪,並請求其領兵出征。
王翦稱道:此戰需軍隊六十萬,原因是佔領部分城邑後便需要一部分軍隊留守。沿途佔領城池眾多,又要保障後勤補給,前方作戰也要有一定規模的軍隊。因此,少於六十萬部隊,開始打仗時可以,到後來必然沒有力量持續。
秦王聽之認為有理,便同意其要求。王翦率領大軍征討楚國,最終大敗楚軍,消滅楚國。
兩個年輕的將領李信、蒙恬輕敵冒進遭到慘敗。而足智多謀、用兵縝密的老將王翦,穩紮穩打,最終大勝。真所謂: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值得稱道的是王翦父子在討伐諸侯國過程中,六個諸侯國,他們父子就滅了五個,可謂功高蓋世,英名遠揚。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王翦為什麼非要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滅楚呢?這是王翦用兵穩重老成的表現。王翦不像白起,能兵行險著,敢打沒把握的戰。他是在清楚秦國完全有能力提供六十萬大軍的基礎上,對楚國的兵力做了全面的評估和考量才提出這個數字的。要滅人之國,單單幾萬、十萬的偏師肯定不行。

當年日本不是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嗎?他們這個結論從哪裡來?幾千人、幾萬人佔領了東三省,但從1931年到1945年十四年時間裡,東三省和華北反抗的鬥爭從來都沒停止過,日本後來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投入來也不行。當然,日本要佔領中國,這裡面涉及亡國、亡種的國家民族大義的內容,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會屈服。

對於戰國時期的秦楚相爭,還不存在這種東西,但,要像李信說的,二十萬人是吃不下楚國的。而且,任何優秀的統帥,用兵都是多多益善。所以王翦要六十萬兵,一點都不奇怪。《史記》也指明瞭這麼做的原因——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來,就竭盡全國軍隊來抗拒秦兵。這樣,就可以通過一場超級大型的殲滅戰消滅對方有生力量,一戰奪取最終勝利了。

老實說,在秦秋戰國時代,軍事思想還沒有現代這麼成熟,所有滅國之戰都是在殲滅性的大決戰中完成的。如果楚國不為王翦的六十萬大軍所動,堅持依託有利地形展開襲擊戰、游擊戰,象越戰中越軍死死拖住美軍那樣,楚國就不會這麼輕易滅亡了。

明人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也借王翦的口談論了一番春秋、戰國用兵的差異,進而解釋為什麼非要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滅楚的緣由。當時,秦王說:“五霸威加諸侯的時代,出兵制國不過千乘,兵員不過十萬。將軍您卻一定要用六十萬,太多了。”王翦回答說:“五霸時代打仗都是君子式的,在指定地方開戰,按約定日期廝殺,列陣和交戰的步伐都要講究規則,敵人倒地就不能再打,只分勝負而不侵佔地盤,即使是刀劍相交,也要互相禮讓,所以呢,帝王用兵,從不用眾。齊桓公作內政,勝兵不超過三萬人。現在呢,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就殺,遇地就攻。圍城動輒就圍好幾年。農夫都拿起了武器,孩童也報名參軍,打起仗來都不會少於幾萬十萬人。況且楚國地大物博,號令一出,百萬之兵數日就可完成集結。我要六十萬,還是保守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