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肖华上将

才子肖华上将

肖华将军(1916年-1985年)丰姿秀美,面如朗月,英气逼人,任总政主任年未40岁,凡出面参加活动,人人争前觅其容色。肖华将军喜跳舞,年轻英俊,舞姿优美,一下舞场即有“轰动效应”。1955年,肖华将军授上将军衔,时年39岁,为57位上将中最年轻者。

肖华将军,12岁参加共青团,13岁任团县委书记,曾动员万名青年参加红军。1930年春,毛泽东至兴国,见肖华聪慧过人,口笔两利,奇爱之,偕之交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曰:“此人日后将大有出息!”将军初任红四军青年委员、后任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等职。

林彪要求高,眼界高,极少表扬部属。红军时期某日,林彪召肖华将军汇报后,指其背影与军参谋长陈奇涵曰:“看来你的这个兴国小老表我们选对了。”

1933年8月5日,红军“少共国际师”于江西博生(今宁都)诞生,肖华将军任师政委,时年17岁。将军率7000“娃娃兵”驰骋疆场,先后参加了黎川战斗、团村大战、驿前战役、石城保卫战等。肖华将军战法灵活,或空城计,或拖刀计;或迷魂阵,或麻雀阵;或火攻,或水攻,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娃娃兵”威震沙场,其战斗力几与主力部队同。其时,“少共国际师”师长为吴高群。肖华将军富政治工作经验,且有创造性、艺术性。

抗日战争时期某日,毛泽东于延河边散步,遇王新兰,有人介绍之:“肖华的对象。”毛问王:“想见肖华吗?”对曰:“心里想,嘴巴不想。”毛大笑还,即命有关人员调王新兰至一一五师工作。1939年底,王新兰辗转至一一五师,喜见肖华将军。1940年,肖华将军与16岁的王新兰喜结良缘,人称“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国民党电台曾播新闻曰:“延安最近给匪首肖华送来一个美人,此人经过特种谍报训练,能飞身上马,双枪百发百中。”是时,肖华将军24岁,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肖华将军文采风流,先后出版诗集《长征组歌》《铁流之歌》和回忆录《艰苦岁月》。1964年春,肖华将军于病中创作《长征组诗》,首次发表于《解放军报》,继由战友文工团改编为大合唱,易名《长征组歌》,1965年8月1日于北京民族宫礼堂正式公演,轰动京城,连续演唱30余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文革”前夕,江青至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林彪要肖华将军参加,将军闻之曰:“江青不是搞京剧改革吗?怎么又管起军队的事来了?管得这么宽呀!”拒绝出席。陈伯达曰:“肖华是绅士,不是战士。”肖华将军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文革”前某日,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至军事博物馆审查展览,见一幅《井冈山会师》的油画,林彪居画面主要位置,将军曰:“不妥,不妥”,将此画剔除。

“文革”之初,周恩来闻造反派欲揪斗肖华将军,与之曰:“肖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随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周继曰:“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连衣服都穿不好时,我就认识他,他是毛主席调来的。”又问造反派:“《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感情能写出来吗?”

后,肖华将军身陷囹圄,长达7年。将军回忆言,1967年12月,造反派炮制了一份《关于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肖华的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即被关押于松树胡同某院,居一屋,5平方米,一床,一凳,连转身都困难。将军“态度顽横,拒不交待问题”,常被打得遍体鳞伤。

1974年9月,毛泽东审阅国庆25周年观礼人员名单,挥笔添两人:“肖华、刘志坚”。“四人帮”恐慌,急指示专案组立即释放将军,并为之赶制军装。肖华将军则不动,对曰:“当初你们为什么抓我?现在为什么放我?我要一个文字结论。”将军获释时,全身浮肿,毛孔出血,望之令人怆然。肖华将军出狱后,朱德召见之。时年90的朱德元帅出门迎候,左手拉肖华,右手拉王新兰,上下打量,看了又看,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1977年4月,肖华将军被任命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兼甘肃省委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