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影視夢碎:美的少東家投10億打水漂,恆大一年虧2837萬

文|AI財經社 裘雪瓊

編|祝同

在中國家電業習慣於過關斬將的美的何享健、何劍峰父子,如今在影視上走了麥城。

9月5日,華錄百納(300291.SZ)公告表示,有股東股權質押被強制平倉,爆倉股東為自然人李慧珍,9月3日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上市公司143萬股。就在今年上半年,華錄百納營收同比下降63%,扣非淨利潤虧損2.22億元,同比下降452%。

華錄百納背後,站著美的創始人何享健與何劍峰父子——2018年3月,何氏父子以18億元的價格認購1.42億股股份。

但這筆投資在半年內縮水嚴重。目前華錄百納最新收盤價為5.84元/股,何劍鋒父子所持市值8.3億元,賬面浮虧將近10億元。

近些年,中國影視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創下2011年以來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71.36億元,佔總票房的61.58%,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一時間,影視行業風起雲湧,熱錢不斷。加碼影視的多為亟需轉型的傳統行業企業,如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前身為大同水泥的當代東方,從旅遊業轉身的北京文化。

只是,影視行業看上去很美,涉足者眾,折戟者也眾。

美的太子的影視夢

在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何享健、何劍鋒父子以身家1850億元排名大中華區第七;截至3月22日,美的集團總市值達3746億元。

美的歷程始於1968年,藉助改革開放的東風,小學畢業的何享健將小小鄉鎮企業擴大為美的電器廠,1993年登陸深交所、成功募資12億元。

何享健熱衷於研究世界500強企業,並得出規律:很多企業的沒落和家族式管理、傳承製度脫不開關係。2012年,他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退出董事會。眼下,美的決策層都是職業經理人,方洪波任董事長,獨子何劍峰擔任董事。

26歲起,何劍峰自行創業:先成立電器公司為美的貼牌生產;後創辦盈峰集團(後改名為盈峰投資),投資環保、金融、文化領域。

他與影視業的接觸始於2012年。當時他入股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一年後盈峰集團出資50%與北京海潤夥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無錫海潤盈峰影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他成立盈峰傳媒有限公司,主攻事影視、節目和短視頻的互聯網內容創作。根據天眼查查詢,持股比例分別佔據2%、1%的股東肖永霖與王小山都是影視傳媒行業的大佬。

在盈峰傳媒官網首頁,“源於名門,臻於傳媒大業”的口號不斷循環展現,但何劍鋒迄今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單。

官網資料顯示,2017年盈峰傳媒出手參與張柏芝主演電視劇《如果愛》。該劇聯合出品方之一,就是霍爾果斯盈峰傳媒有限公司,由盈峰傳媒100%持股。早前傳言將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播出的《如果愛》,至今未有動靜。

而旗下骨贇短視頻工作室出品短視頻欄目《哎呀酋長》,一度獲得全網播放量破億的佳績。這條2017年8月23日的慶祝消息,成為官網新聞欄最後更新的資訊。

大佬影視夢碎:美的少東家投10億打水漂,恆大一年虧2837萬

何劍峰

影視夢不滅的何劍峰,把眼光瞄準了創作出《漢武大帝》《媳婦的美好時代》《永不磨滅的番號》口碑作品、收購綜藝實力強大的藍色火焰的華錄百納集團。根據2016年年度報告,華錄百納營業收入為25.75億元,同比增長36.61%;淨利潤為3.78億元,同比增長41.80%。這其中,綜藝板塊收入功不可沒。

進入2017年,華錄百納的業績陷入困境,其營業收入為22.64億元,同比下降12.09%;淨利潤為1.08億元,同比下降71.35%。公告表示,財物不理想的原因在於,行業整體招商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綜藝板塊短期利潤不達預期。

值得玩味的是,華錄百納自制內容《深夜食堂》口碑極差,豆瓣評分僅有2.8分。

2018年3月31日,上市公司華錄百納發佈《關於控股股東協議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結果暨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的公告》。公告稱,17.55%股份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由華錄文化轉為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何劍鋒。

對此,盈峰集團回應:“此次受讓華錄百納股份,將補足集團影視綜藝的短板”。

華錄百納的頹勢仍在持續。2018年上半年,綜藝欄目《小鎮故事》招商收入低於預期,加之《跨界歌王3》參與方式改變,綜藝欄目項下收入大幅減少,華錄百納營收同比下降63%,扣非淨利潤虧損2.22億元,同比下降452%。

現在來看,何劍鋒豪擲18億元的華錄百納,反倒成了一塊新的短板。

58同城影業,三部電影投資失利

2016年5月,靠信息分類起家的58集團宣佈成立58同城影業。

58同城為什麼要做影業?答案並不複雜。

2013年10月,58同城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隨後在2015年陸續收購了中華英才網、安居客以及同趕集網合併,而在此過程中58同城還孵化出諸如58到家、轉轉這樣的新品牌。

這些品牌需要更有故事性的內容來承載,僅僅15秒、30秒的廣告已經無法滿足這種需求。實際上, 58同城從2011年開始,在6年內做了近百部的影視劇的品牌植入。

在58同城影業副總經理孫彬看來,成立影業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現在任何一個企業如果不做影視營銷的話,就基本上是自斷一臂了。”孫彬對《三聲》表示。

58集團CEO姚勁波對影業定下的KPI是,“結合電影產業鏈做營銷,兼顧財務回報,能夠實現基本的支出、收入平衡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通過影視劇的娛樂營銷,來反哺58集團的各個品牌”。

大佬影視夢碎:美的少東家投10億打水漂,恆大一年虧2837萬

姚勁波

秉承這一邏輯,58影業青睞處於初創階段的電影公司。成立之後,它完成對群英薈、有造熠等電影公司的投資,並與米粒影業達成戰略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58同城影業佈局初創電影公司,不啻於一場豪賭——鑑於當前電影業的激烈競爭,以及盈少虧多的生存現狀,大製作電影往往脫穎而出的幾率更高。

擔憂很快成為現實。2016年暑期檔上映的《精靈王座》,是米粒影業第三部國產動畫電影,也是58影業的第一筆影視投資。

這部電影在豆瓣有7.1評分,但因撞上好萊塢電影《諜影重重5》和《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精靈王座》的排片率 從5.4%降到0.7%,加之宣傳力度不夠,最終僅獲得2200萬票房。

隨後,58影業直接參與孵化類型片《少年》。《少年》是群英薈影業參與研發的項目,58影業看重其少年犯罪題材貼近二三線城市市場,具有幫助58同城下沉、更廣闊的市場客戶群建立口碑的可能性。可是,這部小眾電影也只拿到5%的排片與剛過千萬元的票房。

2017年七夕上映的《泡芙小姐》,是一部由有造熠影業孵化、演員張歆藝執導的IP電影,58影業進行少量投資。在演藝圈有著好人緣的張歆藝喊來22位明星客串,但這部被網友直呼“太爛”的電影,豆瓣網友給出3.6分,首周票房止步於慘淡的1318萬。

而接受《三聲》採訪時,58同城影業副總經理孫彬表示,其在《女不強大天不容》和《合夥人》兩筆電視劇的投資中,均獲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但未透露具體回報額。

“與其他進入影視行業的互聯網公司相比,58同城的優勢在於做事效率更高,因為我們這個互聯網細分領域有著太多競爭,這種激烈的淘汰機制令整個團隊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強一些。”2016年6月,58同城總經理陳建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但目前看來,姚勁波和他的58同城影業,落後同樣開展影視佈局的互聯網同行許多。

小米影業,18億投資,棄內容自制

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對影視的興趣,從邀請新浪總編輯陳彤加入小米時就開始了。

2014年11月入職小米後,陳彤擔任副總裁,和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一起,肩負起小米電視與小米盒子的視頻內容建設的重任。那會,雷軍豪手一揮,撥了10億美金給陳彤。陳彤也立下軍令狀,在半年內讓小米在內容上呈現顯著變化。

從那時起直至2017年5月,小米先後以18 億入股愛奇藝、投資優酷土豆、參股華策影視,與華誼聯合投資影視公司新聖堂影業。

而在2015 年 10 月的一場小米發佈會上,雷軍曾經宣稱,“小米電視目前匯聚四大牌照方的內容,今年票房過億的院線 61 部大片中小米囊括 54 部。”

不過,上述投資均是戰略入股,小米缺乏內容製作權,且無法保證所投資的影視公司產能儘快跟上。掣肘之下,小米決定自建影業。

2016年1月,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微博高調回歸。“閉關結束,我重歸隊了!我未來主要負責兩個事情: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影業是全新的子公司,目前在組建團隊籌備階段。”

那是中國電影市場飛速增長的好時候。2月,由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票房成績達33.89億,這讓許多業內人士樂觀預估2016年國產電影總票房能達到600億,但截至年底,這一數據僅為457.12億。

2016年6月,小米影業正式註冊成立,包含投資、製作及宣發三大板塊,擁有30多個員工。僅四個月後,陳彤離職,剩餘的領頭人黎萬強長於營銷,總裁唐沐做產品出身。

大佬影視夢碎:美的少東家投10億打水漂,恆大一年虧2837萬

雷軍

小米影業則像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那樣高開低走——一半員工來自小米內部,對行業缺乏認知,也沒有行業資源,導致成立半年並未產出任何影視作品。

實際上,2016年是小米的至暗時刻,尤其是手機銷量下滑嚴重,一度跌出前五。忙於補課的小米和雷軍,對影業投注寥寥。“小米影業”官方微博只發過兩條消息、還間隔了7個月,這多少暗示其在小米內部的邊緣地位。

2017年1月,小米影業傳出解散宣發部門的消息。隨後黎萬強在朋友圈回應,小米影業目前只是一個10多個人的部門,核心職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資和植入工作,不涉及內容製作。

這意味著,小米影業只剩下投資一塊。雷軍和小米嚐到過甜頭,首次投資的港式警匪片《拆彈專家》獲得4億票房;2018年春節檔,小米影業投資的《唐人街探案2》則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斬獲了34億元。

當然也有失手。它參與投資的《機器之血》,總投資額近3.6億元,總票房只有3億。

而在2016年年會上,雷軍明確 2017 年小米須聚焦 5 大核心戰略——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能和互聯網金融五——2300 字的演講中,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到小米影業。

恆大影視,投資電影遇延期

2010年,52歲的許家印意氣風發。

那一年,恆大地產銷售突破500億元,闖進全國前五,並以831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直逼萬科的841萬平方米,位列第二。

同年3月,許家印闖入體育、文化產業,先是斥資1億元收購因假球醜聞而降級的廣州足球俱樂部,後砸下10億元在北京成立恆大文化產業集團,佈局音樂、動漫和影視等六大板塊。

其中,恆大影視文化主要投資製作電影、電視劇及相關的衍生業務,並與范冰冰、周杰倫、林超賢、金志文等演藝界知名人士建立合作。

范冰冰,是許家印開拓影視版圖歷程中繞不開的一個人物。

2011年,范冰冰工作室與恆大集團形成謹慎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成立“影視部”,其中核心成員在恆大集團任職,共享資源,獨立結算。

此後,恆大樓盤開業成為范冰冰商業活動的重要一塊內容。而恆大也參與投資范冰冰主演的影視作品。

2014年,唐德影視、中影股份、范冰冰工作室、《讀者》集團、恆大影視聯合投資製作了《武媚娘傳奇》。在這個項目中,唐德影視為主要投資方及實際製片方,恆大影視更像“打醬油”角色。

《武媚娘傳奇》收視不俗,利潤可觀。公開資料顯示,該劇在2014年為唐德影視貢獻銷售收入2.68億元,佔唐德當年總營收的71.51%,為唐德成功IPO助力不少。

恆大影視僅從該劇投資中獲得272萬收入,而這也是其在2015年前5個月的全部收入。

這之後,恆大影視乘勝追擊,參與投資了另一部范冰冰的大女主戲——《贏天下》。

《贏天下》是由唐德影視、愛美神影視、中影股份、盟將威影視、恆大影視、浩瀚娛樂聯合出品的古裝歷史劇,講述秦朝寡婦清的傳奇故事,由范冰冰、高雲翔、嚴屹寬、馬蘇主演。

總投資達5億,《贏天下》是“亞洲電視劇製作歷史單體最大投資”。但這部劇命運多舛,先是因扭曲歷史而整改,而後一眾主演遭遇醜聞——馬蘇被嘲,高雲翔性侵、范冰冰找李晨補拍,迄今該劇都未能播出。

大佬影視夢碎:美的少東家投10億打水漂,恆大一年虧2837萬

許家印

電影方面,恆大影視也沒有好的成績單。比較亮眼的作品,是周杰倫執導的、2013年獲得1.07億人民幣的電影《天台愛情》。

其實,恆大影視參與的電影項目名單上,還有《推拿》《破風》《龍騎俠》《時光戀人》。其中,動畫電影《龍騎俠》僅收穫 1042 萬票房,《時光戀人》的票房是更為慘淡的412萬。

恆大影視投資、范冰冰主演的兩部國際合拍片則遭遇了延期與難產。

中法合拍宮廷文藝大片《畫框裡的女人》,2013年開拍,2015年殺青,2017年戛納電影節上,這部影片首度公映,同年底在法國上映。但國內尚無上映消息。

另一部好萊塢魔幻電影《日月人魚》,由皮爾斯·布魯斯南和范冰冰主演,因撞檔《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2》,北美上映時間從2016年4月延後至2016年10月。同樣,這部電影尚未登陸國內院線。

根據恆大文化公開資料顯示,恆大影視在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5月,投資影視劇的毛利率分別為-469.19%、-3.29%、0%。

2015年12月4日,恆大文化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恆大文化)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其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以2014年為例,恆大院線虧損1600萬元,恆大影視文化虧損1103萬元,恆大影視發行虧損134萬元,三者總計損失2837萬。

掛牌僅5天,恆大文化便宣佈一項募資15億元的定增方案,但一個月後因市場環境變化終止。

2016年1月,恆大文化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當市場靜候其下一步運作時,4月傳來,“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和公司發展戰略之後,公司已於1月21日召開第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同意終止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更令資本市場震驚的是,在2016年上半年取得2.1億營收、1071萬元淨利潤的恆大文化,卻在同年12月宣佈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隨著恆大文化的退市,恆大影視的盈虧無從知曉,但它如今已名存實亡——它的官網依然能夠打開,最近的新聞停在2016年4月1日;它的官方微博在2017年9月30日發佈最後一條狀態,內容為恆大院線為電影《空天獵》助陣,並艾特了范冰冰及其工作室。

在許家印看來,房地產曾經是朝陽產業,未來會有萎縮,“所以我們做文化產業,因為現在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他沒有想到的是,恆大影視蹣跚8年,終究難逃萎縮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