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遇最嚴調控,「金九」還是「驚九」?剛需者是租還是買

9月以來,樓市重磅消息頻出,多地持續深化樓市調控政策,積極推進住房保障建設。

據悉,9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發佈,將房地產稅法寫入立法規劃,屬於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人大常委會的任期是5年,這也就意味這"房地產稅法"大概率將會在5年內落地。

多城推進住房保障建設、樓市限購政策

荊州要求新建商品住宅需無償配建7%保障性住房;太原規定從2019年起,新增商品住房地塊至少配建20%租賃住房;廈門規定公共租賃住房不得二次裝修,租金優惠由20%比例提高到30%;煙臺市房屋租賃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青島推動企業發行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儘早落地;青海等地還開展了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武漢也對559家“問題”租房中介進行重點整治。

樓市遇最嚴調控,“金九”還是“驚九”?剛需者是租還是買

限購政策持續加碼,調控政策是熱點城市購房出現剛需優先搖號、選購限價房。房價繼續上漲的二三四線城市相繼加入限售之列。總的來說,短期調控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購房需求和抑制房價上漲。保障房的推進、樓市限購對樓市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收緊、融資渠道收緊、融資成本上升、去槓桿降負債的大背景下,房地產鬧錢慌已不是秘密。

樓市遇最嚴調控,“金九”還是“驚九”?剛需者是租還是買

政策加碼—樓市慌了

畢竟資金是房企的命脈,高負債一直是房地產行業的“生存法則”,依靠高槓杆、高負債來實現規模的擴張。為了資金回籠,各大房產各出奇招:

恆大:發動13萬員工買房,若客戶交齊首期款簽署合同之後,除原有1%佣金給予員工額外1%佣金獎勵,即按成交總額的2%計發佣金。

部分開發商:為加速回籠資金,降低購房門檻,一成首付重出江湖。不貸款的客戶可在一年半內支付剩餘90%的房。選擇商業貸款可享受額外的九六折優惠,但是如果選擇公積金貸款,則不享受該折扣。

房產稅的出臺—土豪們慌了

多個官方信號釋放,房產稅其實已經千呼萬喚了十幾年,但一直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時間一長,大夥兒也鬆懈下來了,追逐各個娛樂社會熱點。然鵝,最近兩個月官方對房產稅的頻繁吹風已經給出了明確的信號:這一次,是真的了。房地產稅的徵收對於房價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房地產稅的徵收真正的目的是打擊手中持有多套房源的炒房客。

真要開始徵房產稅,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太多了,比如全國不動產基礎信息統一聯網要想把全部信息聯網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還涉及到評估、範圍劃分、不同地域標準、徵稅稅基等等。

業界最關注的地方在於,不同城市的房子會不會累加在一起徵稅:

比如,在北京有兩套房子的,可能會徵收,但在北京一套、天津一套的,是不是累加計算?

還有老家農村有兩套小產權房,城市一套商品房,會不會統一標準徵收?

總而言之,房產稅開徵前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也就是說,房產稅立法快了,但落地與開徵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業界普遍估計距真正開徵房產稅應該還有一兩年時間。所以,擁有多套房的土豪們也不用太捉急,有的是時間慢慢處理。

樓市遇最嚴調控,“金九”還是“驚九”?剛需者是租還是買

剛需者到底要不要買房

無論怎麼說,房產稅的徵收還是遏制房價上漲,打擊投資客最有力,有效的手段,房產稅的徵收對於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剛需購房者來說也將會是利大於弊。在國家多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之下,炒房時代將會漸行漸遠,未來樓市也必將繼續迴歸理性。

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房子的主要目的還是用來住,所有在根據自身的情況之下,還是儘可能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樓盤,真正做到科學置業,理性購房。

談房色變,關於房價是談不完話題,商品房既是國家經濟問題,又是民生問題,國家從來就沒放棄過對房價的調控,但是現實告訴我們,截止目前,國家對房價的調控並沒有起到良好作用,房價一再持續上漲,令人擔憂。這幾年來,徵收房產稅是一個熱議話題,但始終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未出臺,此次國家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是否意味著國家要出臺實施徵收房產稅政策呢?房產稅政策一旦實施,誰還會去炒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