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視角解讀「醫患關係」,談「心理回補效應」是否存在?

另類視角解讀“醫患關係”,談“心理回補效應”是否存在?

近日,事出偶然,大清早去了一次醫院。才早晨7點多鐘,醫院已經排起了長龍。面對輿論此起彼伏的關於“醫患關係”、“醫藥價格”的各種爭論,並未影響各個醫院的人山人海與車水馬龍。誠然,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受到疾病困擾,筆者也希望所有人健康長壽。但忙碌之餘還是不禁去思考,事物的兩面性,也促使著自己要從大眾視角去全面而充分的解讀。

一、醫療福利和醫藥報銷,曾經代表一種榮耀。

任何國家的社會福利水平,都經歷著從低到高的發展階段。對於國內而言更是這樣。兒時記憶裡,“醫療福利和醫藥報銷”屬於一種身份的標誌,是有“正式身份和地位”的人群才享有的社會福利。但隨著醫療均等化、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和覆蓋越來越廣泛,普通人開始越來越多的享受著“醫療福利和醫藥報銷”的社會保障,這種變化帶來的“滿足”,與強烈落差階段的“心理印記”,是否會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回補”效應?它又是否助推了“過度醫療”我們不得而知。但值得思考的是,沒有醫療保障是社會的欠缺,有事沒事總跑醫院也是社會的欠缺。

另類視角解讀“醫患關係”,談“心理回補效應”是否存在?

二、缺醫少藥曾經是一種“無形的痛”。

無論從歷史記載,還是大量近現代題材的影視作品。國人對於疾病的恐懼和漫長曆史中“缺醫少藥”的現實,成為很多人心中“無形的痛”。在沒有“職業醫生體系”和現代化製藥產業的雙重作用下,無數的“成語”、“典籍”和歷史都反應出人們對於疾病的無奈與缺醫少藥的現實。尤其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這樣的恐懼和感受會愈加強烈。當上述問題被快速解決和普遍福利化之後,是否會產生“心理回補”效應?它又是否助推了“過度醫療”?我們依然不得而知。但,資源分配之於14億的人口基數而言,合理高效與厲行節約會是長久的話題。

三、求醫問藥曾經是一種苦難。

古代關於孝子的記載中,面對長輩的疾病,遍尋天下名醫成為最經典的橋段。我們慨嘆古人的執著與孝道,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求醫問藥”,也著實成為深埋在國人內心深處的苦難。“一病返貧”、“大病導致家道中落”的故事即使在現今也屢有發生。揹負著曾經的“心理負擔”,在面對醫療福利普及和相對便利之後,心態的調整及變化是否匹配?欣喜之餘,又是否產生“心理回補效應”我們照例不得而知。但,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各退一步或者彼此都理性的思考,才是問題解決的關鍵性因素。

另類視角解讀“醫患關係”,談“心理回補效應”是否存在?

四、是藥三分毒,最大的養生是健康和預防。

無論從“藥神”引發的醫藥價格爭論、還是“疫苗案”反饋的醫藥質量之問,大眾對於醫藥行業的關注和輿論監督,會極大的促進行業的健康和持續發展。但另一個視角,“各種醫鬧和辱醫”事件也層出不窮。

相對於身體的病症而言,心理的病症也許更難治癒。

筆者曾說過這樣的話:“即使三甲醫院開在你家門口,你也不願意每天去醫院”。輿論的發酵與爭論過後,有必要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再好的醫療條件,也不如自身的健康。再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抵不過提前預防。而面對不可控的“病魔侵襲”,保持內心的客觀、冷靜是唯一可控的要素。無論承認與否,國內整體的“醫療福利水平”和“疾病防治水平”是逐年大幅提升的,對於一般疾病而言,“缺醫少藥”、“看病難”等問題基本上也得到了徹底解決。在解決了“有沒有”的基礎上看“好不好”,既是一種心理訴求,也必須經歷必要的現實過程。

出於理性、全面、客觀的思考拙見,發自內心的祝福所有人“快樂健康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