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最該做的第一件養生事是什麼?一個小改變,讓你受益終生

早上起來,你認為最該做的第一件養生事是什麼?

當然是先喝水!

這一天中的第一杯水,可是有不少好處:

可以幫助補充睡眠中代謝的水分;

降低血液濃度預防血栓;

刺激胃腸蠕動,幫助早晨排便;

……


好歸好,但這水你真的喝對了嗎?

晨起後的第一杯水,太多人喝錯了

晨起,最該做的第一件養生事是什麼?一個小改變,讓你受益終生

1

淡鹽水排毒?最不推薦


有不少人覺得早上喝淡鹽水,能夠“排毒”,但這種說法並沒有依據。

淡鹽水喝下去也只能被吸收,接下來進入血液,隨小腸排出,全程下來並不能“排毒”。

其實,喝淡鹽水反而不利於健康。像人體一天攝入的食鹽量一般需控制在6克以內。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已經超過了這個標準,如果晨起喝鹽水,更有可能超標。

2

蜂蜜水通便?這類人不適合


對便秘的人來說,晨起喝溫開水衝的蜂蜜水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但注意,蜂蜜中含有的大量果糖和葡萄糖,會升高血糖,影響接下來早餐的食慾。所以,最好喝點白開水後再喝蜂蜜或在早餐時喝。

另外,也正是因為蜂蜜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不適合飲用。

3

檸檬水護膚?空腹別喝


檸檬水的確是一種很好的養生飲品,它富含大量維生素C,有著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另外檸檬水中含有的果酸,與維生素C一起,對皮膚美白也有一定作用。

因為檸檬水偏酸性,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空腹喝檸檬水可能讓胃部不適。

4

白開水?當然最佳選擇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白開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注意水溫以35~40攝氏度為佳,如果過涼可能刺激腸胃蠕動,引起不適。

另外,早晨喝水時,注意喝水的量,以大約小半杯為宜(不超過150ml),喝的時候也應該小口小口地喝。水喝得太快會沖淡胃酸,減弱殺菌力,也不利於消化。

除了喝水,早上起來還有這些事情需要注意:

晨起上廁所,要緩不要急

晨起,最該做的第一件養生事是什麼?一個小改變,讓你受益終生

根據一些人的習慣,起床後往往會上個廁所,但注意幾個細節:

1

別太用力


排便時,人體腹內壓增大的同時,血壓會蹭蹭向上升,心率也相應加快。中老年人或者有心血管疾病者,大便不順暢時一用力,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2

先吃藥再上廁所


如果是患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在排便前喝水吃藥使血壓穩定,就可以規避一些風險,避免在廁所發生意外。

3

揉揉腹促排便


可以排便前,用右手繞臍按順時針方向按摩10分鐘左右,以此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便。

當然日常增加水果、熟菜等膳食纖維的攝入以及鍛鍊身體,也能幫助緩解便秘。

晨起第一餐,這麼吃最健康

晨起,最該做的第一件養生事是什麼?一個小改變,讓你受益終生

很多人都以“沒有時間”這樣的理由,早餐吃得隨便或乾脆不吃。

但早餐關係到接下來一天的生活,這一頓沒吃好,不僅導致接下來的精神無法集中、午飯時間飢餓吃得更多,而且長期下來容易引發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消化系統疾病,危害身體健康。

所以一頓豐富而健康的早餐顯得特別重要:

1、早餐的類別最好多樣,應該由穀類、乳類、肉蛋類和蔬菜水果類四大類食物搭配 。可以是蔥蛋饅頭配豆漿,鮮奶蒸蛋配小花捲等......

2、早餐和午餐的時間間隔,以老人為例,是3小時,小孩和中青年人是4~5小時。如果早上胃口不好,可以在早餐和中餐兩頓之間,吃點水果或堅果作為加餐。

3、早餐加工越簡單越健康。以雞蛋為例,煮蛋>炒蛋>嫩炸>老炸。

晨起 4 個動作,防病養生


“一日之計在於晨”,天人合一、遵循天時是傳統養生觀的一大特色。利用早上的黃金時間做些養生動作,也能讓效果事半功倍。

1

轉眼珠


有不少人成天都是看手機看電腦,眼睛沒有休息過。通過慢慢轉動眼珠可以鍛鍊眼周的肌肉,幫助放鬆睫狀肌,緩解眼睛疲勞。

可以在看看窗外遠處風景轉動眼球,也可以閉上眼睛慢慢轉。

2

拉耳垂


在耳朵處有不少分佈的穴位,它們所對應的相應臟腑部位就像個倒置的嬰兒:對應頭面部的穴位,分佈在耳垂。

按揉耳朵,可以刺激相應臟腑功能,振奮諸陽經,改善面部氣血;牽拉耳垂,更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3

捏捏鼻


用兩手背沿鼻樑骨兩側上下往復用力,能夠使鼻腔血液流通,溫度保持正常,從而達到防止感冒的目的。如果已經有了感冒鼻塞症狀,還可有一定緩解作用。

4

梳梳頭


以手作梳子或直接用木梳,輕輕按摩頭皮,可以促進腦部及頭皮血液循環,預防腦血管疾病,有助於頭皮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