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随着环境状况的日趋恶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逐渐升温。政府干预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污染的外部性,各国的环境政策经历了由传统的强制性政策向激励型政策( 如实行排污收费、治污补贴、可交易许可证等) 的转变历程。20 世纪7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提高了其环境管制标准,这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了生产企业对节能减排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市场需求。环境管制政策则构成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引擎 。时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普通商品,环保产业已逐渐步入了成熟阶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论与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投资主体多元、融资渠道多元、高效率的投融资体制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尽管中国的环保投融资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并存”的投融资体制,并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但总体上说,中国环保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投融资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并存制”的环保投融资体制,环保投资主体也逐步扩展,形成了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非官方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并存的格局。但是中国的环保投资来源渠道单一和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政府及其相关主体仍然是环保投资的绝对主体,私人部门的投资激励严重不足; 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也仍然是环保资金来源的最主要渠道,通过企业自筹和排污收费等形式筹集的环保资金仍然有限。2000 ~ 2007 年,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到了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近70%,这70%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到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近15%,但在一部分投资里面,排污补助和政府其它补助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也接近15%。上述情况说明,在中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政府资金所占的比例应该是远远超过了70%,中国环保投资融资来源和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工业化国家的环保投资构成则明显不一样。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中国主要依赖政府资金这种单一的投融资体制也是导致环保投资总量不能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需求的主要原因。因而,建立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体制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在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适当给予环保产业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并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支持环保企业进入正规金融市场获取资金融通,如鼓励金融机构给予环保企业以政策性贷款、支持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同时,扶持和鼓励其他环保投资主体的成长,积极引入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另外,政府的环保投资还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应主要投资于那些不具有盈利性的投资项目和领域,退出具有盈利空间的投资项目和领域,以避免政府财政资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 一)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环保产业投资需求财政和税收是政府获取社会资源并履行政府职能的经济手段。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因此,财政和税收政策将是政府支持和帮扶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工具,而政府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又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选择中的核心内容。

( 二) 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但是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目前已经很难满足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拓宽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建立主体和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已成为解决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三) 提高投资效率近年来,虽然我国环保产业投资的规模在上升,但是整个环保产业的投资效率却是非常低的。比如,前文中通过DEA 核算得到的2007 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效率的DEA 效率得分平均值是0. 70,这说明在保持现有产出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保投资的使用效率实际上可以使投资成本降低30%,即意味着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中的30%被浪费掉了。其中,西部12 省市环保投资的DEA 效率得分平均值是0. 55,意味着西部地区环保投资资金中被无效率地浪费掉的比例是45%,西部地区环保产业投资的无效率水平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想投资环保?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关于环保时评

环保时评,为您提供新鲜、准确的环保信息,犀利点评环保热点,专业回答环保问题。生态文明进行时,环保永远在路上。搜索环保时评或ecocomment关注即可。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处与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