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鏡魔鏡告訴我,蔚來ES8買不買?

這幾天算是被蔚來的ES8刷屏了,感覺不像新車發佈更像是現象級的產品問世,一股特斯拉當年剛進入中國時的味道。據說這場發佈會支出高達8000萬,還得說花錢有效果。一位車企大佬從中總結,發佈會要直面消費者,如果僅面對媒體會怠慢消費者關注的部分;同時要關注行業外人士的反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當下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汽車產品還能在朋友圈、生活圈產生信息傳導,蔚來的傳播方法值得關注。當然,在一片驚呼和溢美之詞之下,也有潑冷水瞧不上的。無論是讚美的還是質疑的,焦點只有一個就是這款車是否值得買。

魔鏡魔鏡告訴我,蔚來ES8買不買?

蔚來ES8之所以能引發各方的熱議,一是它電動汽車的身份,二是它7座的身材,三是大熱的SUV造型,時下車市最吸引眼球的三個熱點都佔了,想不被關注都難。具體到這款產品是否值得買,開過的人才知道,但ES8最快也要明年3、4月份才能開始交付,用戶口碑要半年後才會有反饋,難道要我們等等等嗎?其實,大家的疑問更多的還是基於之前對電動汽車的疑慮,蔚來ES8的問世又一次把這個討論引到了風口浪尖。對比技術如此成熟的傳統能源車,對比電動汽車界的翹楚特斯拉,蔚來ES8的優劣如何?

魔鏡魔鏡告訴我,蔚來ES8買不買?

首先和傳統能源車相比,電動汽車因為沒有了發動機、變速器等相關部件,給設計師的發揮空間更大,所以造型更前衛,空間也更大更規整;其次,因為電動機的屬性,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要優於內燃機,而且噪音也要小的多,設計者們甚至還要故意製造出點兒噪音來保障行車安全;第三,0排放,相比之下傳統能源車要被動很多,雖然缸內直噴、混合噴射、渦輪增壓等技術不斷優化燃燒,但“少”不代表沒有。同樣,電動汽車致命的缺陷也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電池狠狠制約了它的各項表現,冬天電池衰減嚴重,開暖風都屬於奢侈行為;續航里程不足,安全活動範圍只限城市短途;各款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雖然都在增加,可開著顯示只剩100多公里的電動汽車,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充電。正是里程焦慮、充電網點稀少和充電速度慢等因素拖累了電動汽車的普及,使用不便是電動汽車和傳統能源車最大的差別。具體到蔚來這款車,電動汽車的優點它全具備,造型、科技、人性化方面做的也很出色;當然,電動汽車的不足它一樣不少,換電技術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電池的短板,目前公開資料上也沒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實質進展,雖說移動充電車服務聽起來很誘人,可試想在寸土寸金的“首堵” 大北京如何實地操作這兩項服務還有待驗證。

魔鏡魔鏡告訴我,蔚來ES8買不買?

在電動汽車領域,特斯拉是以領軍人物的角色出現的,實力在,又是先行者,被當成標杆無可厚非。但可苦了眾多的後來者,任何一款電動汽車都會被拿來和特斯拉做對比。如果拿蔚來ES8跟特斯拉PK,前者在價格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也就是特斯拉MODEL X標價的一半左右;續航里程和電池容量要弱於特斯拉;科技配置等方面算是各有千秋,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

魔鏡魔鏡告訴我,蔚來ES8買不買?

回到是否值得買的話題上,從穩妥角度出發,傳統能源車還是首選,畢竟各項技術都非常成熟,使用環節也更方便,買車花出去的每一塊錢都知道換回的是什麼。如果只能選擇電動汽車,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肯定選最新最貴的。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