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如何看东风日产对东风的样本意义|吴声汽车

吴迎秋:如何看东风日产对东风的样本意义|吴声汽车

吴迎秋:如何看东风日产对东风的样本意义|吴声汽车

寰球汽车董事长兼CEO、汽车商报总编辑 吴迎秋

昨天,东风日产迎来了千万辆汽车下线的庆典。活动很简单,内容却很丰富。竺延风、李绍烛、安铁成等集团高官悉数出席,足以看出这个例行的活动对东风汽车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东风汽车太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将东风日产作为样本为整个东风汽车鼓舞士气,指明发展方向。

说东风日产有样本意义,不是我提出来的。较早前媒体也有这么说的。大家围绕着产品、质量、营销等方面说得较多,而说到对合资的启发性意义等可能是往深处去的话题了。我相信,这也许不是集团高层心目中的全部:尽管东风日产这几年发展很快,不仅站稳了年销百万辆的台阶,也为东风创下了可观的利润,但这些都是表象的东西。这背后有更深的思考,为什么其他的业务板块,特别是乘用车板块不能像东风日产那样做到这么大、这么好?

实事求是地说,这几年,东风旗下能拿得出手的业务板块不多。合资板块中的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自主品牌的“亲儿子”东风风神,包括东风悦达起亚,都没有“跑”赢“大势”。东风本田虽然还说得过去,但放在合资同行中,也说不上是佼佼者。唯有东风日产,算是一枝独秀了。这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惑,同样一个母公司,同样的市场,差距怎么能这么大呢?

庆典活动后的媒体交流会上,我问了现任东风有限执行副总周先鹏一个问题:作为曾经的东风日产中方一把手,站在今天东风有限领导这个岗位上是如何看待东风日产千万辆这件事的价值的?周的回答很官方:东风日产是东风有限事业板块中重要的部分;它的成功是两家合资母公司合作成果的体现;它让中国成为了日产全球市场最大的板块。但我提问的初衷还是想听到曾经作为东风日产领导者的他跳出东风日产来,比较一下与东风有限旗下其他合资公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为这对搞好东风另几家事业板块有用。当然,也许这样的问题在更高管理层那里也一直在思考。

前不久,东风乘用车公司“换帅”,总经理刘洪转任书记,原职务由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祖同兼任;负责营销的副总经理李炜由来自东风日产的市场部长颜宏斌接任。一时间,舆论议论纷纷,集团领导兼任事业板块总经理被外界视为非同寻常,而颜宏斌的升职也被看作东风日产的干部能干。据悉,去年,东风乘用车公司就没完成任务,今年上半年还是没见好。这让集团高层加深了对比东风日产找原因的想法,最终有了乘用车公司的班子调整。这个变化距刘洪出任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只有一年多时间。

东风汽车干得很累,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事。在我印象中,神龙公司,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从当年合资成立后,从销量结果看,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不多。这几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大发展,东风的答卷也没有吉利、上汽、广汽、长安漂亮。这多少让东风感到憋屈。其实,干不好一定不是什么都是狗屁,但干好了一定是有经验可循的。今天的失败不会永远都失败,今天的成功也不一定永远都会成功。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无论好的、坏的、成功的、失败的,需要时时刻刻用心去揣摩,时时刻刻去总结一番。将东风日产当做一个样本去思考,这无论如何是正确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