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喋血宝山城

——张横川

题记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今天是九月的第三个周六,当防空警报倏然拉响,我们正式迎来第18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历史鲜明地告诫着,国不可一日无防,然而,一谈到国防,总有人把它与战争、军队等同起来,觉得与普通老百姓没多少关系,甚至认为,和平时期,国防无关紧要。这样看待国防问题,不但有失偏颇,而且很危险。纵观世界发展,莫不向国防要臂膀,而臂膀之强弱,根本上取决于民众意识之强弱。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宝山位于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之处,吴淞口更是海防要塞,外拒彼洋,内控斯河,自成陆建制以来,无论从抗倭到抗英,还是从淞沪会战到解放战争,始终扼守上海北大门。可以说,宝山存则上海得安,宝山失则上海必危,也正是战略位置如此险要,使得一代代忠勇之士,先后喋血宝山城。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一五五六年五月初一,倭船五十余只从吴淞口开来,制作竹梯欲借海水涨潮半夜攀城,恰好守城乡绅徐鸣鸾夜不能寐,催促生员唐缉巡城,见一群倭寇正顺梯子往上爬,不禁一声惊叫。听闻倭寇来袭,守城城夫一跃而起,呐喊报警,不幸被倭寇刺中,砸下梯子,顿时,“城上炮石如雨,贼不能支。” 次日一早,守城民兵发现壕沟衣裙浮出水面,“拽之,得死人,皆披重铠,持利器”,竟有六七十人。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一八四二年四月初,英国军舰二十七艘陆续集结在长江口外,见吴淞防备极严,未敢轻动。五月初八清晨,英国军舰集结渐多,大小船只百余艘分批驶入,向吴淞进犯。六十七岁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驰塘督战,挥旗发炮,与侵略军对击。双方激战两个半小时,炮声震天,陈化成终因寡不敌众,英勇殉国,与阵地共存亡。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一九三七年八月三十一日,陆军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中校营长姚子青奉命接防宝山城,时年二十八,全营六百余人。而日军联队却达两千五百余人,在飞机、舰炮、战车掩护下,企图从城东、南、北三面合围,姚子青率部采取灵活战术出击、奇袭,一次次打退日寇进犯。至九月七日晨,日军坦克破城而入,最后时刻,姚子青身中数弹,以身许国,全营官兵除一人奉命报信外,全部壮烈牺牲。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三日,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八十五师二五三团,奉命向月浦发起进攻。经过两昼夜鏖战,于十五日拂晓攻占月浦老街。为有效牵制国民党守军主力,在市郊歼灭敌有生力量,双方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近两千名指战员付出生命。二十三日,在兄弟部队支援下,解放军一举攻占月浦东南高地,打开通往吴淞口的大门,为上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曙光升起,一破惶恐长夜;喋血宝山,英烈精神永存。然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时至今日,宝山仍是国防热土,驻区部队依旧良多。如果真到了某一天,他们也会像陈化成这般“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可灭矣”,抑或像姚子青那样“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当然

更多的退伍军人即使鬓微霜,

为国亦勇,若有战,召必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周末·赏读|喋血宝山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