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給叔叔阿姨發錢的趣頭條,就要去美國「收錢」了

在国内给叔叔阿姨发钱的趣头条,就要去美国“收钱”了

“大家快幫我點開鏈接閱讀一下文章,看這個能掙錢。”一打開微信,就看到大姨在群裡喊話。

每天發上一二十個鏈接,每月掙幾十塊交話費,有1700多萬像我大姨這樣的活躍用戶,(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每天在趣頭條上“薅羊毛”,而趣頭條則是憑著五至十八線的他們,從上海起步,用800多天走向美股。

今天晚上,趣頭條將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交易代碼為“QTT”,發行價定為7美元/ADS。今天,拼多多、蔚來汽車這些“坐火箭”上美股的公司股票均上漲,無疑讓估值不超過30億美金的趣頭條壓力更大了。

用現金激勵快速獲客,定位三四線下沉市場

上市前夕,趣頭條已經衝到了APP store新聞類免費排行榜第二名,僅次於今日頭條。“只見過身邊有人用拼多多,沒見過誰用趣頭條。”在得知我大姨的例子前,同事一直對趣頭條用戶數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

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用來save time(省時),核心是通過技術提高效率;另一種是用來kill time(殺時)。起步於移動互聯網紅利中的今日頭條屬於前者,靠算法讓你只看得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誕生於流量枯竭的趣頭條屬於後者,靠社交關係和現金激勵拉新和留存。

這就是我們看不見趣頭條的原因——無時可殺。

趣頭條跟拼多多一樣,採取的也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趣頭條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用戶佔比達到60.7%,其中女性用戶佔到56.5%。

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然而三線以下城市獲取信息的渠道仍然比較傳統,與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之間有了斷層,趣頭條看中的正是這裡面存在的巨大的市場空間。

這類人群生活節奏慢,空餘時間多,因此趣頭條在資訊內容的選擇上,針對這類用戶的需求進行內容分發。從趣頭條內容運營的數據來看,三線城市以下用戶的興趣非常集中,娛樂、幽默、情感、養生等五六個分類就佔據了絕大多數流量。另外女性用戶的社交屬性強於男性用戶,分享意願更為強烈,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因此也成為了利益驅動增長模式的主力用戶。

和今日頭條一樣,趣頭條也將自己定位資訊和內容平臺,但二者從創立之初都沒什麼做內容的基因。

趣頭條最大的法寶是在產品端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用戶激勵體系。

當用戶註冊成為趣頭條的新用戶之時,首頁馬上就會彈出一個新人紅包,“打開最高得18元”的大字,對於新用戶來說很有誘惑力,哪怕紅包實際上只有1元錢。

而在趣頭條的主頁上,專門設有“任務”一欄,簽到、閱讀新聞、邀請朋友註冊(收徒)、分享新聞鏈接到朋友圈等都可以獲得金幣。以收徒為例,按照趣頭條的官方說法,邀請6位好友就能獎勵60元。

不僅如此,所邀請好友的閱讀時間,同樣也將化身為用戶的收益。有報道稱,目前總收入排名第一的網友已經獲得了25萬元,其單週收入排行同樣第一,達到1.5萬元左右。

依靠這種社交關係鏈+現金激勵模式的推動,趣頭條以裂變式的傳播方式高效觸達傳統互聯網推廣模式下無法覆蓋的海量用戶群體,不僅大大提升了獲客效率,還輕而易舉的增強了用戶粘性,實現用戶規模的飛速增長。

就這樣,從一線到十八線的資訊獲取,被一個做搜索的和一個做廣告的承包了。

頭條的“小弟”,問題不比頭條少

從“現象”看,雖然同是瞄向三線開外而火速崛起,趣頭條總被拿來和拼多多放在一起。(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然而其本質,仍是對標同一賽道的今日頭條。目前看來,今日頭條踩過的坑,趣頭條繞不過,而其自身商業模式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首先,做著內容平臺,內容卻成了大問題。譚思亮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道:“之前在內容這塊我們一直在投入但還不夠,總體對長尾的和專業的內容還需要加強。”

如何提升內容質量?趣頭條的做法與今日頭條當年一樣,拉攏專業媒體和自媒體。目前,趣頭條已宣稱與國內超過200家專業媒體機構達成合作,有超23萬家自媒體入駐趣頭條自媒體平臺。可以預見,接下來就是擴充編審團隊了。

其次,沒有“牌照”也將成為趣頭條的潛在風險之一。過去一年,沒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今日頭條,不斷被約喝茶。同樣,趣頭條也還沒有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和《互聯網視聽節目傳輸許可證》,對此趣頭條的做法是出讓股權“抱大腿”。

今年5月,人民日報曾發文“刷新聞賺現金”APP亟待監管,批評這種與傳銷類似的獲客手法。緊接著8月,趣頭條就引入了包括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不久又引入澎湃新聞,準備借澎湃新聞去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第三,趣頭條的拉新方式存在風險,內容質量又參差不齊,留存依然成問題。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趣頭條今年6月份的卸載率達到22.5%,儘管主要用戶使用場景穩定,同時存在部分用戶的核心訴求點為利益激勵,卸載較為頻繁。本身趣頭條現金激勵模式就存在法律風險,一旦“閱讀得金幣”的活動取消,勢必會有很多用戶轉向競品。

最後,趣頭條已經變成了一個“黑五類廣告”的聚集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九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佈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紛紛對這幾類廣告採取了監管措施,大批的黑五類廣告無處投放,但這時趣頭條出現了。

趣頭條的主要盈利方式即是廣告服務,“看廣告賺錢”的方式相對於目前主流的“付費去廣告”模式,對品牌方十分友好。新芽專欄作者李星表示,在趣頭條的產品邏輯之中,不貪圖便宜的用戶,才是無效用戶,就像成功的微商那樣,不是TA的目標客戶的人已經把TA拉黑了,剩下的人都是精準用戶。

這些貪圖便宜的精準用戶,恰是黑五類的目標。

結語

今年以來,“老大”今日頭條屢次“被上市”,估值也被傳在450-500億美元之間。(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與之相比,估值不超30億美元的趣頭條實在渺小,連今日頭條手下的抖音都估值80億美元以上,是趣頭條的三倍。

但是,老大至今未傳出上市計劃,老二卻要在今晚敲鐘了。上市,會幫趣頭條加速縮短二者之間的差距嗎?

(文章來源於:新芽NewSeed摘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