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內城竟然是明朝抓來的一名太監主持修建的

阮安,明朝時候大越國陳朝的河東(今屬越南河內市)出生的,作為一個異國他鄉的人,無緣無故的也不可能跑那麼遠來修宮殿和城牆吧。其實是永樂年間英國公張輔征伐越南時順手一批人,這些人中就有阮安,然後阮安卻被閹割入宮成了太監。

北京內城竟然是明朝抓來的一名太監主持修建的

在永樂年間北京城營造時,他才二十多歲,後來正統時期城池的修建他也參與了,他不僅參與了明代永樂、正統兩朝營建紫禁城的重大工程,還主持完成了北京內城城池的最後建設,包括城門樓、月城、城濠、橋閘等。

正統元年(1436年),當明英宗決定完成城池建設時,開始所選的人是蔡信(蔡信當時是工部侍郎),然而蔡信提出的建設方案耗資太大,所需工力眾多,最後改由阮安負責修建京城九門城樓。

北京內城竟然是明朝抓來的一名太監主持修建的

阮安施工調度中,北京城九門是依次營建,其施工人員主要取自在京師訓練的軍卒,將其中的1萬多人操練停止,增加其月糧,安排好班次,每人增加月糧一斗,鹽每月一斤;建築費用和材料不再另外僉派,只使用官府積存的,永樂時營建北京剩餘了大量建築材料,此次均被派上用場。

隨著整個工程的完工,北京的面貌發生重大改變,當時的大學士楊榮、楊溥帶領其他翰林學士“登正陽門之樓而縱覽”,只見“高山長川之環固,平原廣甸之衍迤,泰壇清廟之崇嚴,宮闕樓觀之壯麗,官府居民之鱗次,廛市衢道之棋佈,朝覲會同之麇至,車騎往來之坌集。粲然明雲霞,滃然含煙霧”。他們在觀賞的同時,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阮安,對他善於謀劃的能力,奉公盡責的精神大加讚頌。現在這種場面已經看不到了,只能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真想回到過去暢遊一番。

北京內城竟然是明朝抓來的一名太監主持修建的

在明代200多年京城建設中,工程管理者眾多,而廉潔者少。然而據《明史》記載,阮安接受的最後一項工程是張秋河的治理工程,但他在前往張秋的途中去世,他去世的時候“囊無十金”(即行李中的銀子不足十兩)。對於一個主持過許多重大工程的太監來說,如此廉潔,實為少見!

對於一個外地來的人,無緣無故成為了太監,不僅沒有恨意,反而盡職盡責修建城牆和宮殿,在眾大工程修建中保持廉潔,真的很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