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滬江H股上市?

定了!滬江H股上市?

定了!滬江H股上市?

“近日,有消息稱,滬江已經開啟H股上市,這也成為繼華圖教育之後,第2家計劃H股上市的教育公司,也是首家以H股的方式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

但是,在流通性不強,在線教育板塊效應還沒有形成的背景下,為什麼滬江會首選H股上市?他們又真的只是想上H股嗎?

定了!滬江H股上市?

6月15日,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江)向證監會提交了《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已被證監會接受。

據1位資深券商人士表示,企業海外IPO需要向證監會備案,企業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意味著即將海外IPO。儘管只是簡短的幾十個字,但我們基本可以get到2個點:

第一、向來低調的滬江要海外上市了;

第二、滬江將以H股的方式在香港上市。

一般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有2種途徑:紅籌股、H股。但是,由於紅籌架構註冊地都在境外,並不需要證監會審批備案。而H股上市是境內主體直接在香港上市,不需要搭建海外紅籌架構只需要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准即可

,由此可以判斷,滬江將在H股上市。

今年4月30日,港交所上市新規生效。新規吸引創新企業,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創新產業企業赴港上市。但是,有關市值和收入的要求,教育類企業多數都不太符合。(詳見《港股新政下,教育企業赴港上市將現集群效應?》

),所以,前文提到的境外上市,也只可能是H股。

H股上市,不合邏輯?

滬江H股上市,其實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和價值。首先,它不僅是繼華圖教育以後,第二家計劃H股上市的教育公司。而且,也是首家在H股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更重要的是,原來美股就是在線教育公司的“集散地”,隨著滬江作為第1個吃螃蟹的在線教育公司在H股上市,也可以給H股帶來一些新鮮血液。

但相對的,由於成交量低,一般高新企業並不會選擇上H股上市,而且小型企業在H股全流通也很難。

在H股上市,實際上就是企業拿出總股本中的一部分在香港發行、流通,這一部分被稱為外資股,而相對應的,則是不能流通的內資股。在港股自由流通的只有外資股,而內資股只能在中國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國外機構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之間轉讓,並不能自由流通。

通俗來說,如果境內股東持有內資股,根本無法在港股市場套現。而企業上市的最大價值其實是給員工和投資人一個交代。恐怕滬江本次H股上市,難起到這樣的作用。

可能也有觀點會認為,H股上市之後,教育企業可以搭上“全流通”的順風車。但是,自去年12月29日,證監會對外披露“全流通”的試點計劃後,不僅試點企業數量少之又少;而且,目前有潛力成為H股全流通的企業,市值都在千億港元以上。顯然,教育板塊距離“全流通”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那此次滬江突然爆出上市,更不惜流通不暢的H股,有何深意?

3年前的對賭之約

滬江是一家擁有17年曆史的互聯網教育平臺,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涵蓋升學、留學、語言、職場興趣等全方位的學習產品和服務。去年9月,滬江發佈2大核心業務:以滬江網校為主體的B2C業務和以CCtalk為主的平臺業務。

定了!滬江H股上市?

將近十年間,滬江已經完成7次融資,最近1次融資還是2年前。2015年10月,公司完成D輪融資,順為資本、中匯國投、民生銀行、皖新傳媒等9家公司入股滬江,總投資金額為10億元,此時,滬江的估值達70億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滬江的D輪融資中,皖新傳媒旗下公司以1億元自有資金,認購了26.67萬股,

占上海互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加文化”,負責運營滬江網)1.43%的股權。

雙方簽訂的投資協議還包括,如果互加文化未能按時在2018年底前完成上市發行,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戰略新興板,互加文化需以回購價格對投資者持有的股份進行回購,回購價格為投資價款(即1.00000125億元)加上按年息10%複利計算的利息之和。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2018年的6月底,離對賭生效的日期日益臨近。對於急於完成對賭的滬江而言,可能會選擇1條最容易完成,且上市效率最高,還不影響公司後續發展的道路。雖然看起來選擇H股不合邏輯,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可能這也只是滬江解決當下對賭之約的緩兵之計而已。如果是這樣,公司念念不忘的A股呢?

曲道上市,意在A股?

此前滬江創始人 CEO 伏彩瑞曾多次表示,對於公司未來上市之路的選擇,他的初心一直是獨立IPO。據悉,2014年,滬江便完成了股改。之後,從2015年D輪開始,公司一直想去戰略新興板,但由於政策原因戰略新興板被取消,之後公司上市之路就暫時沒有明確。

加上A股對教育公司的盈利要求比較高,雖然滬江之前強調已經開始盈利了,但是介於沒有公開披露過營收方面的數據,是否已經達到A股上市盈利的要求也有待證實。包括近兩年,滬江及旗下互桂基金就完成了大約20起教育投資,這其實也是公司為了滿足上市盈利指標,而做的各種嘗試。

定了!滬江H股上市?

初心不改的滬江,雖然暫時選擇了H股,但同時也為A股上市留了一定餘地。

如上圖所示,如果滬江這次不是走H股,而是搭建了紅籌架構,後續想回歸A股的話,就需要拆掉紅籌架構,而且還費時費力。當然,除非公司神通廣大,可以走CDR。但是,就目前教育類公司的現狀來看,基本不符合CDR的入選條件。因此,搭建紅籌架構這條路,對意在A股的滬江來說肯定走不通。但是,反過來,如果先H股後回A股的話,流程上會順暢許多,只要正常審批即可。而且,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對H股公認的最大的優勢之一。

截至今年4月19日,共有254只H股在港交所上市,合計市值7.03萬億港元,市值佔港交所總市值的20.44%。而港股市場不設盈利能力的硬性要求,對未盈利的成長型公司其實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目前在A股上市,政策的監管相對比較嚴,即便是民促法已經掃除了一些政策障礙,但是由於沒有成功的案例在,所以,在A股IPO其實並不順暢。而在港股,不僅IPO的效率很高,而且獨立的教育版塊已經基本形成,板塊效應明顯,基於以上因素,都會刺激教育公司加快海外上市的步伐。

但是,回到滬江本身,作為首家以H股方式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會開啟在線教育公司上市的新篇章嗎?我們拭目以待。(本文為i-EDU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