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在發動珍珠港偷襲時,有沒有考慮到美國一旦參戰,會讓日本陷入危機?

軍事一點通


日本偷襲珍珠港,和美國開戰,在我們後來者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自取滅亡,其實不光是我們現在的人覺得是自取滅亡,就是當時的人也早就覺得日本和美國開戰就是一場錯誤的,日本和美國開戰的第一時間,毛主席就已經意識到了,日軍必敗。日本和美國開戰,德國和蘇聯開戰,這兩件事算是二戰轉折點吧。

所以說當日肯定是知道和美國開戰是不可能取勝的,也知道這樣做的後果。而且山本五十六早就預料了戰爭的結果,一開始他也是反對和美國開戰的,他知道偷襲珍珠港即使成功了,日軍前期能夠有優勢,但是一旦進入僵持階段,日軍就必然要走下坡路,最後戰敗。

當時的日軍不管是空軍,海軍,還是陸軍在亞洲來說確實沒有人是日本的對手,但是日軍最厲害的還是陸軍,當時日本的軍國主義也是陸軍的權利最大,當時的陸軍佔領了朝鮮,中國很多代之後也是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無敵的。所以這個時候和美國開戰已經不是一個山本五十六能決定的了,不過偷襲珍珠港的計劃確實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劃的。

山本五十六的眼光是有的,但是其實海軍主要還是依靠戰列艦的,航母制勝的觀念就是山本五十六最早提出來的,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海軍模式,而且一直影響到現在。這樣的人會想不到日軍和美軍的差距嗎?

陸軍是一方面,但是日本但是也確實沒有辦法,打不打都是死,不打的話可能死的更快,因為但是美國已經凍結了日本在美資產,而且還禁止出口是有到日本,當時的日本還有什麼選擇,在中國佔領區的石油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中國當時能夠開發石油的地方有幾個呢?那麼只能選擇北上和南下,北上和蘇聯打,日本在諾門罕戰役之後也是和蘇聯簽訂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本這個時候也是不敢和蘇聯打的,所以只有南下,南下的話,就是東南亞了,這個時候的東南亞都是歐美的殖民地,比如菲律賓,關島這些就是美國的,越南這些就是法國的,還有英國的等等。要佔領這些地方就必須要和這些國家的主子宣戰,所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也開始大規模進攻東南亞,幾天之內就佔據了大部分地方。半年之內橫掃整個東南亞。日本也開始了在這些地方的資源掠奪。

如果日本不佔領地方掠奪資源的話,日本就要被活活的拖死了,所以日本只能選擇開戰,以戰養戰。


小伍講歷史


考慮了,不僅考慮了,而且考慮了很多!

作為二戰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深知日本無論在戰爭動員能力還是戰爭潛力上都無法與美國抗衡。

但是此時的美國已經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供應,這對戰爭狀態下的日本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這意味著日本的坦克只能趴窩,日本的軍艦隻能拋錨,所以日本必須有所作為。

當時的日本雖然侵略我國並佔據了我國大片土地,但是日本在我國到處勘探找不到石油,因此日本將目標鎖定在西伯利亞和南太平洋。

但是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朱可夫給狂傲的日本關東軍上了一課,從此日本主動放棄了北上進攻蘇聯的瘋狂計劃。

所以,剩下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南太平洋,而這裡,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當時的美國已經佔據了包括夏威夷、關島以及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西太平洋據點,對日本形成巨大威脅,要想獲得南太平洋的石油,日本必須對美國開戰。

但是山本五十六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和美國開戰,那麼接下來美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就會啟動,那麼日本將遭受到美國瘋狂的報復,日本需要承受更大的代價!

但是,此時的美國勢力雖然遍佈太平洋,但是美國的主要精力,始終在歐洲和大西洋,所以山本認為,日本可以集中兵力,對美國太平洋艦隊來一次猛烈打擊,促使美國乖乖坐到談判桌前和日本議和。

或者,即使不能以一次突襲使美國元氣大傷進而求和,也能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造成沉重打擊,使美國在6個月到1年的時間裡,無法與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爭奪。而日本艦隊則可以在西太平洋大舉擴張,佔據印度尼西亞、瓜達卡納爾島等重要據點。

長期以來,日本的軍事圈內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賭徒心理”,尤其是陸軍,加上“下克上”的傳統,往往是日本下級軍官賭博,然後取勝,最後大部隊跟進,實施全面侵略。

這種風氣和日本小國寡民的現實分不開,因為資源短缺,所以沒有大國打持久戰的資本的,所以日本軍人希望一擊斃敵,以一場戰役的勝利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1905年日俄戰爭就是這樣贏得的!

而山本五十六,在日本的將領中,又是一個出了名的賭徒,這讓日本形成了一個軍隊形成了另一個奇觀。

在陸軍方面,一般是高層非常謹慎,下級軍官吱哇亂叫,進而以“下克上逼迫上層最後妥協,“9,18事變”和“諾門坎戰役”都是這樣的流程。

但是山本不同,作為日本海軍的最高司令官,他直接將聯合艦隊搬上了賭桌。不需要“下克上”,所有日本海軍都在山本五十六的帶領下,和美國進行一場豪賭。所以海軍相對而言更加激進!

這是日本最可怕的地方!

所以,山本大膽進行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事實證明,雖然沒有摧毀美國的航母,但是日本還是給美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緊接著,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國恥演說”,名正言順地加入二戰,美國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啟動。

所以山本五十六得到的結果是,雖然取得了半年的優勢,但很快這種優勢就不復存在。

因為擊沉美國1艘軍艦,馬上就會補充10艘,而日本則是沉1艘少1艘!

1942年6月,針對美國已經恢復的情況,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引誘美軍艦隊北上阿留申群島,然後在中途島消滅美國主力的誘敵計劃。結果美軍破譯了日本的電文,導致日本聯合艦隊損失4艘航母,元氣大傷。中途島海戰也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在視察部隊途中座機被美軍飛機擊落而斃命,時年59歲。

可以說,作為日本海軍的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有著洞察時局的眼光,他明白,一旦和美國開戰,日本必敗,但是當時的日本已經別無選擇!

山本五十六和其他日本將領一樣,在日本這樣的特殊環境下,一直沒有徹底分清“戰爭”和“戰役”的區別。蘇聯元帥在諾門坎戰役後評價日軍作戰思想落後,完全停留在一戰時期!

如果朱可夫的話是形容日本陸軍,那麼日本海軍則還停留在甲午海戰和日俄對馬海戰的時期。在這兩場戰爭中,日本艦隊都是取得一次戰役的勝利後,基本奠定勝局,所以山本五十六也認為,偷襲珍珠港可以讓美國人痛到主動找日本人談判!

山本五十六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過分高估了日本的戰爭能力,同時低估了美國人的反抗意志,這都導致了後來不可避免的失敗。事實上,除了偷襲珍珠港算得上成功,其後的中途島海戰以及瓜島戰役等日本都慘敗而歸!

山本的偷襲對於日本而言,是迴光返照,而後就是徹底的黑暗!

開戰之日,便是敗亡的倒計時!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山本五十六在發動珍珠港偷襲時,當然考慮到美國參戰的後果,也考慮到戰爭對日本造成的後果,但是,日本方面的設想是,消滅美國第七艦隊,然後像日俄戰爭一樣逼迫美國媾和,迅速解決與美國的戰爭,但是美國不是帝俄,而是美利堅,有仇必報,日本就只能走向消耗戰。

在日本發動珍珠港偷襲之前,日本分為南進與北進兩個派別,分別代表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的利益。其實在諾門坎戰役之前,日本大本營還是傾向北進,但遭到了蘇軍強大的機械化部隊的毀滅性打擊以後,日本北進派再也不提起對蘇作戰,而是害怕蘇軍的進攻,由主動進攻,便為戰略防守。

在日本東條政府不顧海軍的強烈反對,與德國,意大利簽訂了三國同盟徹底與英國成為敵國以後,日本南進已經是箭在弦上。同時日本大本營還命令日本軍隊進駐印度支那,更加刺激了法國的利益,讓美國對日本的警戒心增加,美國就向日本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日本撤出印度之那,以及中國佔領的土地,否則美國將停止向日本供應石油。

當時日本海軍從海軍部長,到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等人都反對與德國結盟認為這樣做無疑是自殺,因為海軍高級軍官都有駐美經驗,知道美國國力強盛,他們竭力主張不要與美國開戰,但是在美國的最後通牒的壓力下,日本海軍同意與美國開戰,偷襲珍珠港,逼迫美國停戰媾和,日本南進,佔領爪哇油田,把英國勢力趕出東南亞。但是日本低估了美國的反擊決心,這樣才招致了日本的慘敗。


橋本看日本


日本電影《山本五十六》的開頭,就是一隊陸軍士兵列隊路過海軍省時,突然全體舉槍瞄準挑釁,讓海軍省頓時炸了營。原因就是海軍不同意陸軍力主與德國結盟的政策,海軍省次官山本五十六就是其中最堅決的一員,而當時的陸軍少壯派激進分子非常瘋狂,對不同政見者動不動拎刀亂砍,“二二六事變”就曾一傢伙砍倒三個名海軍大將。



海軍大臣米內為保護山本,1939年9月1日緊急安排其出任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當時還是海軍中將,按銜級還不足以般配這一重要職務。但聯合艦隊司令官一般在旗艦上辦公,至少暫時不會有殺身之禍,米內光政採取了“先上車後補票”的辦法,也算夠意思,在此之前,山本五十六連遺書都寫好了,可見當時日本的侵略氣氛之瘋狂。

日本的戰時大本營是由陸軍參謀總長牽頭的,海軍軍令部長為副手,形成了事實上的“陸主海從”決策體制,在天皇默許下,最終日本還是與德國及意大利簽署了軸心國條約,山本五十六一沒自殺二沒辭職,而是選擇了服從,並於次年11月晉升海軍大將。



(年輕時代的山本)

由此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山本五十六是有獨立戰略思想的軍人,不輕易跟風;第二,天皇和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一旦做出了決策,他又堅決貫徹和執行既定戰略,在他看來,這是忠誠,這兩個問題既矛盾又統一,折射出山本複雜的性格。

山本五十六從1925到1928年,曾任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海軍武官,藉機遊歷過美國很多城市,對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有著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1941年下半年,在當日美關於石油和鋼鐵禁運的談判瀕於破裂時,面對大本營“不惜與美國一戰”的態度,他表示了強烈反對,認為沒有勝算。



(任駐美海軍武官期間)

然而,當深感受到“美英鬼畜”欺辱的裕仁天皇和大本營一致決心對美開戰後,山本五十六又開始貫徹指示,研究如何先發制人,充分印證了此人身上的兩重性,人格很是撕裂,用我們電影裡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保留意見,執行命令”。

海軍是燒油大戶,山本五十六也確實得考慮燃料問題,美國畢竟卡住了日本的脖子。



山本五十六在開戰之前仔細考慮過戰爭的結果,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無法徹底戰勝美國,他秉承的戰略指導思想叫“以打促和”。即日本海軍用突然襲擊的方式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使其半年內喪失太平洋制海權,掩護陸軍佔領重要島嶼和資源地。並且由於艦船建造的週期較長,山本謀求至少在二年內聯合艦隊能在太平洋佔據優勢。

兩年的時間,足夠日本在東印度群島掠奪大量的石油,同時通過一系列島嶼的要塞化,建立起一個“絕對國防圈”,從而使美國知難而退坐下來談判,並最終承認日本佔領南洋的即成事實,美日可以重新劃分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



(就任聯合艦隊司令官)

這個戰略計劃是充滿危險的,首先要保證能一舉打垮美軍太平洋艦隊,其次還要保證在美國人反擊時能挫敗之,最後更要維持日本海軍兩年以上的戰爭主動權,任何一條破產,日本都將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從甲午戰爭起,日本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賭國運”,而不幸的是,山本在美國期間還有另外一個收穫,喜歡上了賭博,自詡“可以在賭桌上贏來一艘戰列艦”,由於賭技出眾,據說摩洛哥賭場甚至禁止他入場。

換言之,他恰恰是個大賭徒,只不過是賭桌換成了太平洋戰場,賭注是日本列島。




就戰術而言,聯合艦隊需要保持無線電靜默,自瀨戶內海出發,長途奔襲3500海里,歷時近兩週時間(聯合艦隊11月26日就已啟錨),途中被任何美軍飛機或艦船發現都將功虧一簣,這也是一場豪賭。海軍軍令部一些參謀表示反對這一“Z計劃”,山本五十六便已辭職相脅,終獲批准。

1941年12月2日,美國人拒絕日本條件的《赫爾照會》送達東京,日本決計開戰。下午5時30分,山本五十六給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發去了“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電,意即12月8日開始攻擊珍珠港。

歷史走向轉折,再無回頭之路。


度度狼gg


首先山本五十六是拒絕對美髮動戰爭的,其次山本五十六的珍珠港偷襲的這一進攻計劃只是一個預案,即在日本大本營以及天皇確定要對美開戰後,這個進攻方案才會開始實施。所以在真正發動珍珠港偷襲時,日本已經下定決心面臨任何的不確定情況了。

而在開戰之初,日本就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美國強大的國力,在初期日本和美國在海軍艦艇上的實力對比是7.5:10,在正面作戰的航空兵的對比上是1:1。隨著戰爭的持續,日本估計到1943年日本艦艇實力則為美國的50%,到1944年則降到30%;而就飛機的生產能力而言,1943年日本海軍的飛機產量可達到8000架,美國可達到85000架,到1944年日本海軍飛機產量達到12000架,而美國可達100000架。也就是說戰爭持續兩年後,美國艦艇實力將是日本的5倍以上,航空兵實力將是日本的10倍以上,可見日本對美國的強大還是有深刻認識的。



日本當局尤其是海軍正是認識到隨著戰爭的延續美國對日本將擁有近乎絕對的優勢,而且會越來越大,所以日本海軍要求在開戰之初就要給美國艦隊以沉重的打擊,以後繼續持續不斷的消滅美國兵力,儘早的進行海上決戰,以免讓美軍實力增長到難以撼動的地步,如此日本再無勝算。


而珍珠港偷襲就是本著這一思想而去實施的,一開始就想重創美國艦隊,然後迫使美國海軍在劣勢下同日本海軍決戰,通過不間斷的連續打擊,讓美國海軍的實力始終無法增長到可以反攻的地步。


小小狼王


山本五十六是個少有的聰明人,他曾經在美國多年,完全瞭解美日之間在經濟實力和戰爭潛力上的巨大差異,他當然知道一旦美國參戰,會讓日本陷入危機。他雖然是個真正的頂級賭徒,據說美國的很多賭場都怕他,但他也是個很清楚自己底牌的人,打心底裡不願跟美國開戰。他在美國時,看到遍地都是的小汽車和家家戶戶持槍,就曾經斷言,這世界上誰跟美國開戰,都將是找死。他對日本海軍最樂觀的估計,就是隻能跟美國打一年,最多堅持兩年。這其實是對日本海軍軍力、石油儲備/供應、鋼鐵產能和武器裝備生產力的冷靜分析之後的真實判斷。但是他為什麼還要打,還要賭呢?


山本五十六身為聯合艦隊總司令,在海軍可以說是說一不二的統帥,但在日本帝國這個大系統裡,他也不過是一個棋子而已。當時的日本,是陸軍主導,美國對日本的制裁,源於日本侵華。但日本陸軍不肯放棄中國,那就要突破美國的制裁,當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東南亞進軍。但那時的東南亞不但多數是美國盟國的殖民地,而且還有美國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這就必然會造成跟美國矛盾的加劇,甚至直接衝突。既然橫豎都是翻臉,那就不如早翻臉,如果能趁其不備突然徹底翻臉,說不定有獲勝的機會。這就是當時日本和山本五十六的心理狀態。


出於這樣的心理,山本五十六才策劃了珍珠港偷襲,企圖在美國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舉殲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樣可以延緩美國人的反攻,給日本爭取更多的時間。他的這次賭博成功了,美國人損失慘重。但也不成功,因為他沒能擊沉一艘美國的航母。這使得美軍得以很快發動反攻,並直接導致了他的第二次賭博——中途島海戰的慘敗。

事實證明,他的擔憂是完全正確的。然而作為一個被捆綁在歷史戰車的軍人,自己再聰明再有遠見又如何呢?在錯誤的隊伍裡,不過都是更大的人物的犧牲品而已。


Skywalker雲中漫步


當時日本軍方高層很清楚與美交戰必敗。計算方法很簡單,鋼鐵產量對比一百比一,糧食石油布匹汽車飛機等等戰略物資全都不是一個層次的,何況沒參戰的美國人員物資全無損耗,經濟上更因戰爭而膨脹。怎麼打都必敗無疑。

但是日本戰已至此,要想持續,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原因也很簡單,就兩個字“拖延”。打光美國艦支,暫時打通海上運輸線,維持戰爭到佔領東南亞,獲得鋼鐵和石油補充後,或可一戰。美國恢復很快,日本原預計偷襲得手後,美國需要兩年恢復作戰能為,日本也就想用這兩年重新提升戰爭能力。

說日本沒有戰略家是很正確的,高估自己也低估了對手,暫不去說偷襲不成功,就算成功了,兩年時間日本也不可能佔領東南亞。

另外,二戰是天要滅日本,誰也不能怪。建了個滿州國,啥事都沒幹。當大慶冒油的時候,估計小日本象吃個蒼蠅。


千鈞77041614


當然考慮過,而且心知肚明日本對美國勝率極其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山本與太平洋戰爭的策劃。


日本的許多軍官都曾經去外國留學或者做駐外武官,山本就去過歐洲和美國。

而且他對美國還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說是美國通,開戰前他就已經認識到了日美實力差距巨大,美國巨大的生產力和地理優勢,開戰就等於走向深淵。

大家一致有個誤區覺得日本高層腦袋全是壞掉的,其實不是這樣,日本從首相,天皇,各個大臣都是知道日本和美國的實力對比的,但是即便有這個數據在,他們仍然選擇開戰。



記得日軍海軍有個軍官說過,戰爭要打了才知道結果,這句話說的沒錯啊,畢竟大白艦隊已經過去了30年,美國會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妥協不打了呢?


所以說戰爭真的要打了才知道,美國把軍艦當下餃子一樣造,把飛機像打雞蛋一樣造,美國的戰爭潛力真是打了才知道嘛,我們也不能用上帝視角看二戰啊,畢竟他們活在他們的時代,眼光有侷限性嘛。


雖然山本頭腦清晰,也身居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一職位,但是他還不是能左右國策的最高層,當大本營的命令下來他也只能認命。


山本還在海軍省的時候,因為主張反對三國軸心和南下東南亞,曾經被陸軍的激進分子襲擊過,還收到過威脅信,海軍高層只得讓他在聯合艦隊任職。


我相信收到進攻珍珠港命令的山本是興奮的,雖然他在理智上認為和美國開戰必敗,但是下決定的不是他,是高層,是他無法抗拒的天皇旨意,這反倒讓他解脫了,也點燃了他內心的火焰:


險中求勝不就是武士常乾的嘛?當年在歐洲縱橫賭場的山本五十六的賭徒心裡又發作了,既然要打那就賭大的,於是策劃了珍珠港事變。

無論戰爭結果如何,珍珠港的確一場精彩的襲擊,美中不足是賭徒一般的山本將前線指揮交給了保守的南雲,使得珍珠港沒能擴大戰果。


日本人當然有很多想法啦,比如孤立主義作祟啦……比如美國會打一仗就和談啦……比如美國有華盛頓條約的,日美海軍戰前比三比五,但是美國要守兩個大洋,要是重創太平洋艦隊就可以以逸待勞阻擊增援的大西洋艦隊,就像日俄海戰一樣啦……反正北上是不會北上的,這輩子都不會北上啦……海軍馬鹿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

而美國:蘑菇彈警告……


歷史區的哈士奇


山五十六是一個賭徒,相信大家都知道關於山本五十六賭博的事蹟。真正好賭的人,都喜歡冒險,畢竟富貴險中求。山本五十六不但喜歡賭博,而且喜歡賭大的。

不怕輸的人才喜歡賭大的,山本五十年六就是一個不怕書的人。山本曾和他的好友賭過一次3000日元的賭,當時3000元足夠買一棟房子了,他的朋友一笑了之並不計較,但是山本五十六卻堅持還錢,他從薪水中扣錢還債,扣了十幾年才還清。


偷襲珍珠港也是山本五十六一次豪賭,當然日本也有不得不賭的理由。在珍珠港事件前日本從美國,英國,荷蘭進口的石油超過80%以上。而在1941年美國廢除了中立法案,同時通過了租借法案,對日本進行了石油禁運。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的島國,在石油禁運後日本石油儲備只剩下4300萬桶。當時的日本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南下,要麼北上以獲取石油。

1939年日本和蘇聯在遠東打了一場戰爭,被稱為諾門坎戰役。日本看到了他和蘇聯的差距,北上的計劃就破產了。他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南下了。再加入日本陸軍和海軍有非常深的矛盾,海軍急切都希望表現自己。喜歡賭博的山本五十六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而且他們並非沒有勝利的可能。如果日本能重創美國的航母,日本還是有可能控制太平洋戰局的。



但是不幸的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以前在太平洋戰場總是無所事事的三艘航母卻同時被調離了港口。總之無論是巧合還是苦肉計,都不會得到證實,即便是苦肉計也不會有人承認。總之,三艘航母倖免於難,可以說日本這場豪賭已經輸了。

但是無論輸贏,日本必須要賭。如果不賭,日本就只能等著石油枯竭,退出戰局,而如果賭了至少還有贏的機會。同時雖然珍珠港事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它也幫助日本迅速的控制了東南亞。日本也從東南亞獲取了他想要的石油。總體上還是利大於弊的。


漁耕樵讀


看看山本五十六的經歷就知道了。

山本五十六1916年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校,於1919年到192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所以山本五十六英語非常好。

首次赴美給山本帶來的衝擊很大,美國的女孩子都能受到大學教育而且能夠工作自立,這讓山本五十六目瞪口呆,即使是現在,很多日本女性婚後就不工作了。

美國的砂糖居然不要配給,隨便買,這更讓山本五十六體會到什麼是“國力的差異”。

後來底特律的汽車工廠和德克薩斯的油田讓山本五十六真正知道了美國的工業力量的強大。

1925年,山本五十六任日本駐美大使館海軍武官,這讓山本五十六對美國的軍事力量更加清晰的認識。

所以山本五十六非常清楚後果,但山本五十六喜歡賭,也是因為日本沒有別的選擇,日本覺得有了東南亞的石油、鐵、橡膠就有資本打敗美國。可是日本的人口少,軍隊人數就少,高素質勞動力就更少,即使同樣的資源,也是美國更強大。而且日本工業設施在本土,需要把東南亞的原材料運回日本才行,美國只要切斷運輸線日本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