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县北“盐茶古道”

朱大勋

在开县(今开州区)县境以北,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人行大道。这条大道,曾经人马熙攘数百年,后因商务不畅突然神秘退役,致使行人锐减,悄无声息。现如今,只留下依稀轨迹,几近从人们记忆中抹去。这就是当年东起开县温泉盐场,西至宣汉县南坝镇的“盐茶古道”。

这条大道,还可向两端路网延伸。东自温泉镇可延伸到云阳、巫溪直达邻省湖北地界;西由南坝镇可辐射到达州、巴州、南充及至陕南、甘南等周边地区。

记忆中的县北“盐茶古道”

县北“盐茶故道”开县段,东起温泉镇,途径县坝、马家沟、八角庙、钻洞子、水田、正坝、高桥、四方坝、界梁(窝口,又名石碓窝),进入宣汉县境,长约75公里。加上宣汉境内的路段,共计约120公里。

这条古道,从当地自然、人文及路况来看,可能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就已经开发利用。老人们说,这是一条盐运大道,很早以前就有。祖上“湖广填四川”进川以前,这条道路就很热闹。

我的童年曾在故道旁度过。大道萧条前夕,上小学时每天从大道的一小段路途去去来来,或在道旁玩耍,印象颇深;大道萧条少有行人,上初中时,就读于开县温泉中学,约60余里的行程,至少走过20多个来回,对其冷清寂寞,亦多有感受。如今时过境迁,回忆童年生活,古道往事历历在目。

以前,这条大道极具人气。每天经过的行人,少则四五百,多达七八百人次。有成群结伙、状如长蛇而行的大商队,也有三三两两,或单独前行的小本生意人。行人中主要是肩挑背扛的劳动者,负重货物多为食盐,也还有别的许多东西。记得那时,行走在山道上的商队,绝大多数都是些有说有笑的盐贩子,长衫头巾的通南巴川北口音的人特多,也有来自陕西、甘肃一带,当地人管叫陕西老二。多数是挑夫,也有背二哥。背老二中有不少年青女子。还有以马、骡、驴驮运货物的,这种人不用说就是从陕西过来的。商货的流动方向大体是,从东边温泉方向路过的主要是食盐,还有茶叶、桐油、羊皮、猪鬃、药材、百货等,由此积运到南坝,再转运分散到周边地区,也有的直接运至更远的目的地。茶叶一般直运陕西。从西边南坝方向路过运往温泉、和谦方向的,有肉类、肥猪、大米、布料、以及日用百货等,回头运回食盐。也有不少空担去温泉运盐的。这条大道可直通湖北老河口。有一次,一支大商队停在附近一家店子里,向当地人销售,据说是从老河口采购过来的商品,有不少日本商货。这类商队大体是来自川鄂边境的跨省商人。行人中骑马、乘轿、坐滑竿的也不少,轿子里有时坐着阔太太。那时战争不断,通道受阻,这条道路相对便捷安全。

记忆中的县北“盐茶古道”

这条道上,还经常过兵,听说是(范)哈儿师长所属陈兰亭的部队。1949年冬,国民党军赵奇光的部队(开县人称吃光队)从开县城出发后,就是经由这条大道逃跑的。抗日战争和三年内战时期,每天都有许多的国民党逃兵从这条路上经过。听说抗战期间,从安徽、河南、湖北逃难入川的难民,途经这条道路的人也非常之多。

我小时候,还经常看到以唱猴戏、耍魔术、玩西洋镜、唱土地、打鱼鼓筒、玩独脚狮子表演谋生的人,一批一批地从这条路上走过;衣衫褴褛要饭的叫花子,就更多了。货客、药客、工匠、算命先生、道长化缘、和尚化斋、贺年辞岁等,求钱财的也不少。

因为货运繁忙,行人络绎不绝,故沿途房舍密集,人口密度大。要不了二三里就有一客店,供行客吃饭住宿。每隔十里八里,就有小商铺、案桌(肉店)药铺之类,可以买到盐、烟、酒、肉之类的东西。逢赶场天,当地人和外来客商,可就地去和谦、谭家、大进、紫水、高桥等地赶场,马家沟很小,但是百日场,温泉、南坝也是百日场。商品可以随时拿去交易。道路沿线的人,商务上的事,一般人家很少去开县城办理。多与温泉、南坝、宣汉等市场发生商务关系,小的买卖在本地乡场上即可解决。看似山区,实则相当方便。

尽管行人不少,但路况很差。从正坝到南坝一段属县级人行道,大都为石板路,比较好走。但从正坝到马家沟的70多里地,路桥破损不堪。这一大段不属县管道路,行人多为达州、陕西等外地人,盖因利在他人,当地既无人出钱,又无人出力修筑。每当山洪泥石流来临,道路不是冲坏,就是堵塞。山洪过后,桥断路塌,河谷沙滩上没有了路,虽无人料理,但走的人多,只需一两天便又成了路。别看是一条山道,但从温泉出发,经县坝到马家沟,折转至正坝、高桥,再往前行,沿途除小坡小坎,几乎全是河谷平路,很少弯曲路段。据说只有开县与宣汉县之间的界梁一处有陡坡。尽管路况较差,但少高坡陡坎,人畜运输不用多费力气。

河谷两岸延绵着浅山深丘,树林成片。山下山上,良田沃壤。雨量充沛,气候湿热。盛产水稻、玉米、红薯和茶叶。有名的水田(今敦好镇)龙珠贡茶就产在这条道上,据说水田山上的农户从前还向朝廷敬献贡米。这一带煤、铁矿藏量丰富,(本世纪初发生井喷事件的高桥镇也在此片区)所产天然气现为国家开采。

沿途居民以“湖广填四川”外来移民为主。民国以前,当地人讲两湖方言,来自湖南的家族多坚持说湖南话,长期保留湖南习俗。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相对独特。绝大多数人靠劳动为生。以自耕或佃耕农为主,也有不少靠拉长工、打短工和来回于山道挑运为生。贫困人口居多,也有少数富绅人家。如张、刘、萧、尹姓家族。尹姓,如尹辉九,就是此地紫水乡人。

这一带也崇尚文化教育。清代“一门两进士”的陈堃和陈昆兄弟,其实就出在这条古道的桃溪河上。其故居双柏堂所在桃溪河上游,就是这条山道河谷正坝至宣汉界梁的一个路段。从双柏堂溯桃溪而上至正坝镇不过15公里左右。这一带与湖南方言土语、文化习俗完全一样。附近寺庙(如天亭寺)有陈昆兄弟题写的对联。享誉开县教育界的廖化坚,乃此道沿途紫水乡人氏。说来也巧,名扬中外的军事家刘伯承跟这条山道也有着不解之缘。大家熟知的他少年时期就读过的开县敦草坝刘氏私塾所在地天亭寺,距离古道空中间隔不过1公里,地面坡道路程约两公里。天亭寺位于笔者老家对面两公里,举目可望。据说,当年有刘氏家族智者,出钱请名师执教在此办学,以培养刘氏家族和乡梓有造就之学童。作为族人的少年刘伯承有幸选中免费就读。当地不少有文化的人曾在此受到恩泽。我的舅祖父——一个穷教书匠,曾在此任教多年。民国时期,创办新学堂,这里的紫水高等小学堂和敦好高等小学堂,在县内很有名气。据说,紫水小学的校舍位居全县第一。古道之县坝有清江中学(今温泉中学),古道的南坝镇有精英中学。道路沿线的富绅子女多就读于这两所中学。

解放以前,这一带曾以兵匪为患而为县人所惊悚。除部分人基因天赋,跟地形复杂,树林掩护,远离县城,居住者和过路客的财富状况,历史影响,以及周边环境(当时云阳、达州边境也多匪患)等不无关系。土匪在当地叫棒老二,又叫抢匪。历史上沿途每逢山顶建寨,以供富绅躲避棒老二,便是匪患为害的一个见证。不过这兵匪祸患的概念,过去也很模糊。封建社会时代,常把农民起来反抗富人和朝廷,也贬称为匪。远的不说,单说明清时期,这一带就是农民军的活动地段。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失败,清军入关进入四川据守川北重镇保宁(今阆中),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顺治十四年(1657年)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部占据川东,这条道路曾为农民军出入通道之一。清中期,白莲教威震开县,嘉庆二年(1797年)达州徐天德、东乡王三槐联络湖北王光祖、樊人杰等和奉节龚文玉、太平龙绍周等率教军20万人,从东乡、新宁进入开县,集结于巫山坎,向临江市进攻。这条大道及其所在地段,也是教军活动出入和后备场地。后二年,教军冷天禄驻温汤井,围攻附近各寨洞,同甘肃提督达音泰激战多次,沿途累遭战事。笔者小时听到过不少农民军的故事,见过当地不少刀兵遗存。那时这些湖广后裔的祖先已先后陆续入川,据说其中不少人家是教军退走后,才从四川其他地区大量迁入沿途的。兵事匪患连年,未可不带给当地社会种种影响。

土匪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单是1948年和1949年,就先后两次发生抢劫、枪杀富绅事件,又两次发生水田附近钻洞子、开县与宣汉县交界处窝口“关圈儿”拦路抢劫过路客商的事件。两次“关圈儿”抢劫,从过路客商那儿抢走了许多银元、鸦片、布料等值钱的东西。那些年,每当天黑,就会听到吹筒和打枪的声音,非常恐怖。直到解放军进驻清剿,枪毙匪首刘某某,抓捕关押一批匪徒骨干,方才平息。

为了这挥之不去的纪念,曾查阅开县有关文史资料,均不见对这条人行古道有所记载。昔日的繁忙之路,自从沦为一条无声无息的崎岖小道以后,现如今,道路毁坏,沿途树木砍伐殆尽,一切面目全非,恐怕连路官都很陌生了。

如此历史久远,又因盐运而繁盛几个朝代,在县外的川北和陕、甘以南都具知名度的一条人行大道,为什么反不为县人所熟知,而开县历代史志也不见有所记载?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地处城北山区,与县人利益关系松散。这里离县城较远,与城区繁华地带山水相隔,对本县无交通、市场利用价值。二是古道沿线与山外地区不为同一经济片区。当地小买卖,在附近乡场上就解决了,不必拿到路途遥远的县城去交换。大的商贸活动,当地人习惯在温泉、和谦、高桥、紫水、南坝、宣汉等市场进行交易,很少跟县城这边的场镇发生商贸及人际关系。三是历史上辖区不同。此路段所在沿线地带,曾属清水县境,后来可能不为开县管辖,或为绥定府辖地。四是文化习俗差异。当地人讲湖广话,方音土语,不便与外面官话区的人交往。加以普通人衣着俗气,很少外出。此外,以后,又行人稀少,就此更加默默无闻。

对于记忆中的这条“盐茶古道”,她的沿革怎样,为什么繁荣后又突然萧条?从前只看到现象,个中缘由不甚了了。近查开县志,从有关记载中,可间接推测到当年的一些情况。1990年版《开县志》第八篇工业第五章化学第六节制盐中,有如下记述。其云:“温泉井盐,历史悠久。据《旧唐书》记载:‘奉节、云阳、大昌、南浦、万岁县(今开县境),皆有盐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暴发后,海盐入川受阻,食盐紧缺,温泉盐场进入鼎盛时期,时有盐灶90座。”又云:“抗日战争期间,海盐沦陷,食盐奇缺,盐价猛涨,豪商乃投资兴灶,盐灶恢复到72座,产盐由20万斤回升到70余万斤。民国33年盐灶增至90座,产盐18万担……后经改‘笼子灶’为‘塔灶’,月产提高到150万斤。时有盐灶80家,盐工1300余人,年产食盐约5000吨。……民国政府设有盐场公署管理,雇用税警80余名,分设5处关卡,稽查水、陆盐商走私。……”可见当时盐场规模不小,产盐量可观。这些盐巴销往何地呢?从地域分析和当时邻县制盐分布来看,温泉盐井所产食盐应大部分行销于开县北边农村、达县专区各地及至陕西、甘肃南部地区。而县北这条“盐茶古道”,当是通向该地区的必经之道,所以道上人气如此旺盛。

但是,开县志接着写道:“1951年温泉盐场裁废,全场1300多名盐工,由人民政府安排到各地转入农业生产,盐场停产。”

由此可知,这条大道的兴废跟温泉盐厂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间,因从温汤井运输盐巴至县北、达州、通南巴及陕甘南部诸地而开始繁忙,后因盐场停产自行退役。此道自唐代以来,随着开县制盐业的发展,就已成为商道。繁荣时间,至少起于清代或者更早,历经民国时期,其辉煌期不少于二三百年,或许更长。

县北“盐茶古道”,是一条有过辉煌经历的山道。开县北部山区,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由于这是一条主要搬运货物的故道,加之多供外地人行走,原本就难于引得历朝历代官方及地方名流关注。也极有可能此路段所在沿线地带历史上不属开县管辖,或属清水县境,或属绥定府辖区。现如今,道路少人行走达半个多世纪以后,除沿途老人尚存记忆,过去的事情后人哪会知道?这样的一条颇有历史价值的盐运古道,知情者,当应有义务为文记述。否则,当年的历史功绩和未来的开发利用价值,将彻底从地方路史资源中消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