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今天刷抖音,聽到一段話,感觸蠻深的!依稀還記得大致的內容,是這樣子的: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是爸爸媽媽彼此相愛,是給他一個溫馨的家!

父母若相愛,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父母之間的愛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什麼是原生家庭?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兒子或女兒並沒有組成新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而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每個家庭都是有系統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張靚穎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影響。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和她以後的擇偶標準和感情經歷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強迫性重複”。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有人在選擇自己伴侶的時候,會選擇一個可能讓他們重複原生家庭模式的人。這個人有些特質可能像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與他們結合,就能再一次“重複”自己原生家庭模式。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關於原生家庭提出這樣一個概念:“家庭是一個社會的濃縮,而個人是家庭的濃縮。”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但長著長著就各自不相同了。其中一個原因是父母不同,對孩子的養育方式不同,因此造就了孩子特有的性格、特有的為人處事、甚至特有的怪癖,一個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中國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療理論,就是要解讀這本難唸的經,其中原生家庭的觀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人要認識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去。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父母若相愛,對孩子影響是潛移默化

楊絳是我國著名學者小說家錢鍾書先生的夫人,兩個人一生彼此仰慕與愛戀,攜手走完人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最後的旅途,成為史上一段佳話。

楊絳夫妻之道:夫妻之間首先應該是朋友,其次才是戀人和伴侶。這樣的夫妻之愛,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完整和成熟的愛。

楊絳的父親這個洋派的開明人士,他和妻子對子女的要求反而比普通家庭還低。

更多的時候,他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

讓孩子自己主動的去認識和了解世界,並不是由父母親告訴孩子該怎樣去做。

記得楊絳小時候因為各科比較平均,並不屬於各門功課都出類拔萃的孩子,一樣會遇到背誦困難或者是學業上的困惑。爸爸甚至經常會和她開玩笑,有時也會抽揹她的古詩詞,不管楊絳是否能夠清晰背得出來,楊絳的爸爸都是哈哈大笑,並無表揚和批評之分。

對孩子的教育,他更多的是一種讚賞和鼓勵,而不是給予壓力讓孩子不堪重負。

她的母親唐須嫈,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賢淑文靜的知識女性,也是當時上海最著名的女子學校的畢業生。

儘管她頗有才華但從不願拋頭露面,與楊蔭杭結婚後,甘願在家做一名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料理家務。

楊絳後來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曾提到了父母的關係:「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們子女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父母兩個人一生長河一般的對話,聽起來甚至好像在閱讀拉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

後來她父親辭職做了律師,他把每一件受理的案子,都會詳細地向母親訴述,比如為什麼事,涉及什麼人等等。

他們倆還會一起分析、一起討論,現在想來,那些案件都可補充《人性與世態》作為生動的例證。

由此可見,楊絳生活在一個父母感情穩定、特別和睦、充滿著自由民主氣息的家庭。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這種夫妻相處之道,後來深深影響著楊絳的擇偶觀,以至於她和錢鍾書兩個人也有一輩子說不完的話。

我們常說和一個有趣的人一起生活過一生,才應該是這一生追求愛情的意義。

夫妻之間首先應該是朋友,其次才是戀人和伴侶。這樣的夫妻之愛,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完整和成熟的愛。

這種原生家庭的圓滿,對孩子婚姻的幸福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

父母若相愛,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充滿愛的原生家庭會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之前在微博上有段話很火:“一直覺得家庭氛圍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因為知道往正確的方向跑,所以總是過得很幸福,總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後從不同人那裡收穫到更多的溫暖和愛。

什麼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尊重孩子的爸爸。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用爸爸媽媽的行為從生活中去影響孩子,既是潤物細無聲,也是很省心的教育方式。

楊絳: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言行,還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瞭解孩子的需求,不要把大人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

要儘量用正面的家庭氛圍和言行去影響孩子,這樣的孩子身上的品質也會是正面的。

一個孩子的成長大部分受家庭教育影響,一個孩子如果要發展健康良好的心理,最重要的基礎是父母。

所以父母們要知道,你對孩子的陪伴,你對孩子的每一個回應,對孩子都是意義重大的。對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不是富養,也不是窮養,而是用愛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