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來華留學新增長點或促引進外國人才!

最新公佈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藍皮書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持續增長。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來華留學新增長點或促引進外國人才!

2016年,全球化發展走向十字路口,全球留學情況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全球化與“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留學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為反映中國留學發展的最新情況、分析中國留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熱點問題,全球化智庫與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組織編寫了《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

2016年中國留學發展表現出諸多新特點,如留學生數量連續保持全球第一位置,留學人員增速放緩,低齡留學人群更傾向於向學歷留學發展,國際學校與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迅速;與此同時,留學回國人員增速再次超過出國留學人員增速,來華留學生增速再次達到兩位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來華留學的主要增長點,國際學生在華實習就業政策取得新的突破。報告還進一步分析了留學安全、海歸就業壓力凸顯等問題。在對2016年中國留學發展情況研究的基礎上,報告還就如何推動留學價值迴歸、提高留學人員安全防範意識和促進“一帶一路”來華留學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希望為留學人員和相關主體提供參考,也希望相關研究能夠進一步推動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的健康發展。

英美留學增速放緩,中國保持第三大留學國位置

2016全球留學發展呈現出不同於往年的新態勢: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英國脫歐等“黑天鵝”事件對傳統留學目的地造成強烈衝擊,導致英國和美國國際學生人數增長速度下降。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研究數據,2016-2017學年,世界八大留學目的國接收高等教育國際學生總數達3533999人,較2015-2016學年增幅稍有下降(0.04%)。同時,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較上一學年增幅下降3.7個百分點,而英國僅上升0.3個百分點。相反,中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三個國家的國際學生持續增長。此外,中國則繼續保持第三大留學國位置,2016-2017年接收高等教育國際學生442773人,同比增長11.4%,較2015-2016學年增幅上升5.9個百分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繼續保持開放的留學與移民政策,國際學生增速顯著,同比增速分別為12.1%和18.3%,較2015-2016學年增幅分別上升3.7和8.2個百分點。

另根據IIE《2017年門戶開放報告》報告顯示,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學生佔美國高等教育學生總量的5.3%,佔全球國際學生總量的24%,位居所有留學目的地國家第一。然而,從新錄取留學生的增速上來看,2016-2017學年,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新錄取留學生較2015-2016學年同比下降了3.3%,增幅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

亞洲為最主要留學生源地,學校的綜合排名為首要擇校參考

通過對全球留學生生源地研究發現,十大生源地中,亞洲佔6席(中國大陸地區、印度、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伊朗和印度尼西亞),中等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生源將進一步增加。而中等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對於留學的需求較大,而隨著財富的進一步積累,以及對教育水平和未來發展的更高追求,該區域留學生源將會進一步增加。

在擇校方面,學校的綜合排名仍然留學生的首要參考要素,佔到受調查者的61%。同時,研究顯示,留學生並不特別關注留學的費用問題。

OECD國家博士研究生持續增長,生源國需注意促進人才迴流或環流

隨著學位教育級別的提升,國際學生所佔比例也呈現增長的趨勢。從2012-2015年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主要留學目標國家不但呈現出留學博士生佔該國在讀博士生群體較高比例的情況,而且還在所佔比例上出現了連續增長。例如瑞士達到54%,較2012年連續三年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美國作為留學大國,其留學博士生佔比從2012年的29%上升到2015年的38%,增長了9個百分點。

留學博士生比例的持續增加,為發達國家在專業學科領域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力量,而對高端人才的來源國家來說,如果不能形成有效人才迴流或者人才環流,也意味著存在高端人才的流失的風險。

中國留學生數量保持第一,工商管理相關專業比例持續回升

與接受國際學生的持續增長不同,中國出國留學人員增速放緩,但留學生數量保持全球第一位。報告援引教育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同比增長3.97%,較2015年增速下降9.93個百分點,也是自2000年以來第6次出現個位數的增長率。從累計數據來看,1978-2016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累計達458.66萬人,其中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學習和研究的留學生為136.25萬。

2016年中國大學本科畢業生在出國留學的專業選擇上又有一些新的變化。其中,工程科學專業和工程技術專業繼2014年後繼續下降,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專業、數學與統計學專業、社會科學專業較2015年有所下降;工商管理學專業、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和教育學專業選擇比例繼2014年後保持持續增長。2015-2016年,工商管理學專業選擇比例持續回暖,或與工商管理相關領域的發展需求再次放大有關,包括金融領域、貿易領域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在“互聯網+”的刺激下產生新一輪的增長。

留學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學術誠信問題凸顯

“章瑩穎事件”把留學生安全問題帶到公眾的視野,尤其是在當前留學低齡化趨勢日漸凸顯和種族歧視依然存在的情況下,留學安全問題日益嚴峻。根據外交部領事司數據,外交部中國駐外使領館和領保中心受理的領事保護和協助案件數量呈加速發展態勢,案件總數量從2012年的3.68萬起提升至2016年的10萬餘起,涉及的留學生數量也從2014年的932人增長到2015年的6185人。

在這種情況下,提升自我保護意識是確保留學生留學安全最重要的方面;從留學生家長的角度,應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能力、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社會層面,需要多方自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留學生曾經是國際學生中“勤奮”“刻苦”的代名詞,然而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學術造假事件頻頻進入公眾視野,對中國留學生的整體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在過去一年,中國留學生被勸退有學術表現差(39.86%)和學術不誠信(32.57%)兩個主要原因;其中,因學術不誠信而被勸退的人數比例明顯上升,由去年的24.56%增至32.57%。

國際學校與中外合作辦學,提供“留學”新選擇

國際學校與中外合作辦學發展快速,提供了“留學”的新選擇。在中國低齡留學現象明顯的同時,通過就讀國際學校的以增加進入世界名校的機會,也成為很多家長對於子女教育的投資方式。截至目前,中國約有550所英語國際學校,成為全球擁有國際學校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各級各類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總數約55萬人,其中有45萬人處於高等教育階段,佔中國全日制高等學校在校生規模的比例為1.4%,而將歷年數據相加,高等教育階段中外合作辦學畢業生的總數則超過150萬人。到2017年,經批覆或複核通過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達到2469個,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數量近90所,畢業生人數達到160萬人。

海歸就業壓力持續增大,家庭成為新一代留學生回國發展主因

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不斷增長,海歸學歷的含金量不斷下降,就業壓力進一步凸顯。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留學回國人員達到43.25萬人,超過8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較2015年增加了2.08萬人,同比增長3.97%,較2015年增速有所放緩,增速方面同比下降6.42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海歸增速再次高出當年出國留學人數增速(1.75個百分點),海歸人數與出國留學人員數量之間的差距有所減緩,但人數差距仍然存在。

雖然近半數海歸認為自身的競爭力高於國內同類學生,但海歸群體的劣勢仍然明顯,大多數接受調查的海歸認為不瞭解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是阻礙其工作發展的主要問題,剩下的則認為認為不適應國內人情社會和不熟悉國內市場環境是影響求職的主要原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來華留學新增長點或促引進外國人才!

海歸就業進入“青銅時代”,留學價值迴歸引深思

隨著留學的平民化發展以及大規模“海歸潮”的到來,曾經光鮮亮麗的海外文憑也已經不再是就業的穩妥保障。褪去“光環”後的海歸正在面臨著就業壓力的嚴峻考驗,海歸就業進入“青銅時代”。根據海歸調查報告數據,40%以上海歸的稅後月收入低於6000元,與高昂的留學成本形成鮮明的對比。一方面,留學教育大眾化使得留學的整體質量出現下降,一些“野雞大學”湧現,也造成留學生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等諸多方面的嚴重損失;另一方面,留學產業化發展迅速,留學服務機構成為很多學生申請國外學校的好助手,但也有依賴留學服務機構的情況發生,使得準留學生對於留學申請過程沒有良好的瞭解與體驗,對於學校選擇與未來的發展沒有自己明確的規劃,造成留學成本與留學收益不匹配;此外,國內人才市場越來越注重求職者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僅憑藉在國外的學歷已經無法成為求職的穩妥保障。

面對海歸就業的“青銅時代”,留學生和準留學生需要深入思考留學的價值與意義。對此,我認為,首先需要樹立客觀、成熟的留學價值觀,促進留學生、留學家庭理性選擇和規劃留學,同時社會對留學生也需要更多包容;第二,打造針對海歸特徵的就業、創業和大數據研究的綜合服務平臺,提升海歸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來華留學生比例持續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新增長點

由於來華留學工作起步較晚、且存在諸多障礙,來華留學人員數量仍然遠低於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人員數量,留學赤字問題依然嚴峻。

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的不斷推進,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持續增長。來華留學生人數增長最快的韓國、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老撾中,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老撾都屬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增幅的平均值超過20%。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的快速發展不僅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也為漢語言文化傳播及中國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全球掀起了一股“漢語熱”,許多國家和地區將漢語列為戰略語言,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學習也成為個人發展和商業合作的需求。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來華留學新增長點或促引進外國人才!

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將會吸引更多留學生來華學習和生活。而作為戰略資源,中國也需要大量國際化人才。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的不斷推進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將會有更多的海外學生選擇來華學習,從而進一步彌補留學赤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