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這是一個小學課本里的人物,他帶領中國人自主修建京張鐵路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他是我國傑出愛國工程師,制定了“兩橫兩縱”的中國鐵路發展的基本框架,被稱為 “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他就是詹天佑。在鐵路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難以想象在那個沒有技術、資金不足的年代修建一條鐵路有多難,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他,聆聽他的故事。

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1905年9月4日這一天,是京張鐵路開工的日子,此時,詹天佑已經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5個月。5個月來,他帶領工程隊,從豐臺東柳村開始,對京張鐵路進行了全線勘察測量工作,他親自拿著測量工具,在懸崖峭壁上測點定位。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工作,測定了三條線路。經過對比分析,他最終決定採用費用低但難度最大的一條線路。

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開工後,當京張鐵路路軌鋪設到清河時,施工進程收到阻撓。時任錦州道員廣宅是恭親王載澤的親戚,鐵路線正好要經過他家的墳地,他要求鐵路改線。他一邊派流氓在路基上鬧事,一邊去找恭親王載澤,同時策劃用金銀賄賂詹天佑。

如果鐵路改線,就要重新修一座大橋,施工難度和施工成本都將大大增加。詹天佑堅決不改線,並派出工程師關冕鈞各處奔走呼號,請求社會各界支援。說來也巧,就在此時清政府發生了“五大臣”遇刺事件,廣宅的背後靠山恭親王載澤雖然沒被刺死,但也受了輕傷,從此不敢過問此事。

沒了靠山的廣宅也變得軟了下來,同意鐵路從他家幕牆外通過,但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為了保住風水,要另修一條小河;二是要派三品大員拈香設祭;三是路成後要立碑紀念。為了鐵路建設順利推進,詹天佑只好暫時答應他的要求,鐵路建成後,並沒有在墳地外立紀念碑。

沒有施工機械、沒有測量運輸、沒有施工經驗,外國旁觀者的嘲笑聲不絕於耳,但這些都阻擋不了工程向前推進的腳步。京張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開鑿隧道在所難免。其中,屬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施工難度最大。他下定決心:“一天不打通居庸關、八達嶺的隧道,就一天不回北京。”

面對居庸關陡峭的山勢,厚厚的岩層,詹天佑決定採取兩端同時施工的方法開鑿隧道,施工過程中山頂的泉水滲入隧道,他就帶領施工人員一桶一桶往外挑。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是居庸關隧道的三倍,施工難度更大。經過分析,他決定在山頂打出一口豎井,然後從豎井向兩邊開鑿,同時兩端也同時施工,這樣“四點”同時施工,把原計劃的工期縮短了一半。

京張鐵路整個施工段,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詹天佑在青龍橋附近設計的“人”字型線路,不僅緩和了路線傾斜度,也節省了不少開支。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在青龍橋車站看見詹天佑的塑像。

1909年9月24日,京張鐵路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的工期最後只用了四年半,工程費用相當於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

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10月2日上午八點半,一輛載滿中外來賓的列車從北京西直門徐徐開出,駛往南口車站參加通車典禮。會場聚集了一萬多人,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詹天佑走上了講臺,他簡要介紹了京張鐵路的修建經過和工程特點,謙虛的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開工的那一天,詹天佑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在此之前,他也經歷了無奈與憤怒。

時間回到188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詹天佑回國,他胸懷滿腔熱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技術奉獻給中國的鐵路事業。然而,清政府卻沒有人相信他,認為修建鐵路這樣的“技術活”只有洋人才做的好。詹天佑被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他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

中法戰爭爆發後,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闖入閩江口,進泊馬尾。當時奉命主持軍務的清廷大臣根據“不可釁自我開”的訓令,不但不阻攔法國軍艦的入侵,反而款待他們,還下令各艦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當時,福建水師在馬尾一帶有軍艦11艘,江防陸軍20餘營。

詹天佑對於清廷的訓令非常無奈,他只好私下與“揚武”號管帶張成溝通,雖然不能先行開炮,但要做好預先防備,一旦戰鬥打響隨時反擊。“揚威”號在駕駛官詹天佑和管帶張成帶領下,不顧何如璋的禁令,事先作好戰備。

當發過軍艦突然發起進攻時,他們立即沉著應戰,用尾炮擊中法軍旗艦“伏爾泰”號,擊斃法軍6名。經過五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激戰,“揚武”號終因寡不敵眾,在閩江口被擊沉,官兵們不得不放下舢板,離開即將沉沒的“揚武”號。

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最後,法國遠東艦隊在福建馬尾全殲中國福建水師。

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讚歎:“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中法戰爭結束後,詹天佑回到福州船政局學堂,教授英文和駕駛等課程。張之洞任兩廣總督後非常重視人才,他邀請詹天佑繪製中國沿海險要地圖,詹天佑利用科學測繪的方法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

1888年,詹天佑的老同學推薦他擔任中國鐵路公司的工程師。他隨即北山,開始了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就像他說過的那樣:“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今日緬懷詹天佑:他生命本身就是一條無休止的鐵路

1919年4月24日,中華民族第一代最傑出的鐵道工程師詹天佑,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導致腹疾復發,最終醫治無效,在黑暗的時代經過畢生奮鬥,結束了光榮而奮進的一生,享年五十九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