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警惕「健康月餅」的陷阱!

科普|警惕“健康月饼”的陷阱!

這兩年,不少商家推出所謂的“健康月餅”,比如無糖月餅、保健月餅等,朋友圈還有不少人在賣自制月餅,聲稱純天然、無添加。

那麼,這些健康月餅,

是不是真的更健康呢?

無糖月餅也有糖

科普|警惕“健康月饼”的陷阱!

“無糖月餅”近幾年頗為流行,廣告聲稱其不含糖分,食用後血糖不會升高,是糖尿病人的福音,但這種說法並不可信。

糖其實是碳水化合物的俗稱。除了我們平時吃的蔗糖,碳水化合物還包括澱粉、麵粉等多糖,商家宣稱無糖大多隻是沒有使用蔗糖,而是添加甜味劑,如木糖醇等,但並不能因此就說沒有糖分。月餅裡的蓮子、豆類,果仁裡的澱粉,水果中的糖分以及月餅外皮中的麵粉,都可以轉化為葡萄糖,也會令人血糖升高。

我國食品標籤相關標準規定,一種食品如果要聲稱無糖,必須滿足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於0.5克。月餅主要原料麵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即使裡面不添加蔗糖,也難以達到無糖食品的國家標準。由此可見,“無糖月餅”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無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士來說,依然需要限制月餅的食用量,不妨每次吃月餅的時候把月餅切成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的小塊兒,每次吃一小塊,既可以品嚐到多種口味,也不用擔心血糖升高太快。

另外,雖然無糖月餅沒有添加蔗糖,但其中仍然含有油脂,屬於高脂、高能量食品,不可大量食用。

“保健”月餅不保健

科普|警惕“健康月饼”的陷阱!

有一些商家聲稱自己的月餅中使用了燕窩、魚翅、鮑魚等山珍海味,有保健作用,但這些月餅並不會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

鮑魚、魚翅、燕窩等雖然美味、高價,但並不比其它普通食物更有營養。它們所謂的健康功能,也都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大多隻是營銷手段。更何況在月餅當中,鮑魚、魚翅、燕窩等只是少量添加,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即使真有所謂的保健作用,那得吃多少月餅才能有效呢?

為了配合食材風味,這些鹹味月餅往往添加食鹽。對於患有高血壓的病人來說,過量食用,很容易造成鹽分攝入過量。另外,加入鮑魚、魚翅等動物性原料的月餅,會更容易滋生細菌,也會增加安全風險。

五仁月餅是用核桃仁、杏仁、橄欖仁、瓜子仁和芝麻仁5種堅果做餡的月餅。有一段時間網絡上曾有網民“黑”過一陣子五仁月餅,說五仁月餅味道不好,很多人都不喜歡。其實,對於中老年和有慢性病的朋友來說,五仁月餅是相對比較健康的選擇。五仁月餅中的堅果含有優質的不飽和脂肪酸,並且這些果仁還能降低月餅的餐後血糖反應。

購買自制月餅要謹慎

科普|警惕“健康月饼”的陷阱!

隨著微商的興起,自稱無添加、不含防腐劑的自制網紅月餅在朋友圈也備受追捧。但其實朋友圈的自制月餅並不一定是專業糕點師所做的,很多製作者只是兼職或者是烘焙愛好者。自制月餅宣稱的“無添加”也只是噱頭,因為很多原材料本身就是添加劑,如澱粉可以做增稠劑等。其實只要能保證合理使用添加劑,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事實上,如果一味不使用添加劑,月餅的質量也很難保證。比如,如果沒有合理使用防腐劑,月餅可能放幾天就壞了,您還敢吃嗎?

需要提醒的是,朋友圈的自制月餅大多都是依靠朋友之間的信任進行銷售,但是這種信任並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反而會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現在很多微商魚龍混雜,不具備衛生許可證,做的東西實在難以讓人放心,如果出了問題也很難追究。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盲目購買朋友圈的月餅了。

本期專家: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阮光鋒

文圖/《中國醫藥報》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