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漢代整理、總結和發揚了戰國以來傳統的技藝,器物外形更趨於典雅、圓潤、優美的風格。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了240餘件玉器,被譽為漢玉之大觀,其中一件螭龍紋玉角杯可以說代表了漢初玉雕的最高水平。


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南越玉角杯

此杯出土於南越王棺槨的頭箱中,原用絲絹包裹,出土時還存留著絲織品的殘留物。質地為青玉,半透明,局部有紅褐色的沁斑。仿犀牛角形,中空。口沿呈橢圓形,下漸收束,近底處成卷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器內底部可見較大的重疊管鑽痕跡,器身下部卷索鏤空處也有管鑽的痕跡。紋飾從口沿處起為一立姿螭龍向後展開,繞器身迴環捲纏,逐漸高起,由淺浮雕至高浮雕,及底啊成為圓雕。

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局部

浮雕紋樣,用單線勾連雷紋填空補白。通長18.4釐米,口徑5.8至6.7釐米,壁厚0.2至0.3釐米,重372.7克。玉角杯造型奇特,浮雕、透雕、圓雕、線雕等不同的技法在一件物品上自然銜接,流暢舒展。捲雲紋、雲雷紋和勾連雷紋既相似又有區別,即有變化又統一和諧。

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局部

漢代的玉器容器就比較少見,這件犀角玉杯更是稀世珍寶。目前與它類似的玉杯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傳世品。比較而言,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更有歷史研究價值。犀角玉杯,在漢代以前的玉器中還未見過。

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周時期的青銅器有仿犀角造型的銅酒杯,稱之為“觥”。《說文解字》:“觥”,犀牛角,可以飲者也。觥最早應是犀牛角製成的酒杯。玉角杯既玉觥。為什麼要把杯子做成犀角的形狀呢?因為犀牛角和牛、羊、鹿不同,它不是角質,而是毛髮類的物質。

漢玉的精美 代表了漢玉最高水平的廣州南越王玉角杯

古代有一種傳說,如果在酒中下毒,犀牛角杯遇到就會溶解,從而保護飲酒人。由於犀牛角難以長期的保存,太古老的犀牛角杯今天已無法見到了,但我們可以通過古代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看到它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