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为什么盛行娘炮风?1800年后,依旧流行

魏晋为什么盛行娘炮风?1800年后,依旧流行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以阳刚之美为男性美。上古先民,凡歌咏男性之美的,大多咏唱阳刚之美。男人相见互相夸赞的多半是勇武健壮、身手敏捷、本领高强。 上古的女人是如何看待男性美的呢?《诗经·简兮》是这样描述的:“有力如虎,执辔如组......”一位女性,以赞赏的目光欣赏一位男子矫健有力的英姿,这就是审美,欣赏的就是男子汉的阳刚之美。

魏晋为什么盛行娘炮风?1800年后,依旧流行

到魏晋,人们对审美发生的变化,先是体现在服装上。《续汉书》记载,“男子的衣服上长下短;女人的衣服上短下长,当时称之为妖服”。《三国志》曰,曹植见客先要沐浴敷粉,不修饰打扮一番则不会客。不独曹植,曹操的义子何晏在生活上也有两大奇特爱好,一爱涂脂抹粉,一爱“着妇人服”这类举止在今天70、80后看来,似乎属一种心理变态,而在当今的95、00后看来却是大惊小怪。

魏晋为什么盛行娘炮风?1800年后,依旧流行

都说魏晋是“盛产娘炮的时代”,魏晋的美男“肤如凝脂、白赛玉垩、腰似柳枝”,说到娘炮,要论其中的佼佼者,就不能不提潘岳。潘岳历来是娘炮中的头号巨星,少年时的他每次出游,必会引起城中的交通堵塞,狂热的洛阳妇女只要听见半点风声,就会把这位美貌少年围堵在街市当中,热情洋溢地欣赏,并向他投去鲜美的水果,以至于每次潘岳回家时,总是带回满车的时令水果。一个男人,仅凭修长的身姿、俊美的仪容就有如此好处,历史上恐怕除了魏晋时代,再没有过二例。

魏晋为什么盛行娘炮风?1800年后,依旧流行

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一儒”,并规定以“五经”取仕,培养出了一批批的“谦谦君子”和“文弱书生”。到了魏晋时期,魏晋人特别欣赏阴柔之美的男子,与之相反,却又特别敬重阳刚之气的女性。 魏晋时设了“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全凭主考官的一句话。为了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士人们不得弱化男性角色,时间稍长,也就演变为一代世风。 魏晋士人敷粉作妇人状,无非是为了向外界示“谦”、示“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