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簡單生活節終於迎來了城市的拓展和模式的多元,這是否能成為發展加速的開始?

作者 | 周琦

“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來說,如何創造出自己文化根基的流行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現在很多人似乎在做的更多是流行的產品而不是流行的模式,街聲一直在努力創造的是一種根植於自己本土文化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流行。”

說完這話,張培仁有些不好意思,“說這話容易讓人感覺我們特別自大或自戀。”

但很快張培仁的神情又嚴肅起來,“你看,我們當年到北京做中國火,那是很早之前的事了,當時很少人願意相信大陸也可以有自己的搖滾樂。等回到臺灣之後我們又做了魔巖唱片、街聲和簡單生活節,我們一直想把這件事做好。”

作為華語唱片業最早開拓者之一,張培仁身材高大,始終給人一種精力充沛和自信進取的感覺。在一手開創了華語搖滾輝煌時代之後,張培仁和簡單生活節如今又在引領著新的風潮。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簡單生活節創辦人 張培仁

自2014年簡單生活節登陸上海以來,今年已經是簡單生活節來內地的第五年。在過去四年裡,憑藉著多元的音樂陣容、跨界創新、人文生活氣質以及良好的現場體驗,簡單生活節吸引了超過20萬觀眾入場,網絡直播的瀏覽人次近2億。

但簡單生活節一開始就不只是一個單純的“音樂節”,它是街聲宏大構想中的一個落地產品。這個宏大構想裡包括了以生活化的場景推動獨立音樂傳播、打造音樂人和青年文創品牌的孵化器,進而創造出一種適合當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與品牌。

在今年,簡單生活節首次拓展到了全國四座城市,在上海,除了為期兩天的簡單生活節,還增加了為期5天的簡單生活公園。街聲正在嘗試通過簡單生活節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方式品牌和平臺。從音樂版權出發進而延伸到平臺和品牌,也正是張培仁為街聲規劃的三個發展目標,今年正是街聲加速發展的一個開端。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不止音樂

街聲團隊對簡單生活節做城市拓展是深思熟慮的。在張培仁看來,一個節日本質的定位是深扎於一個城市,變成一個城市的標記,如果一個節去到各個地方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最終決定做出拓展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政策原因,國內的音樂節或大型活動的場地規模和觀眾人數都有限,“你像日本的Summer Sonic每年在東京和大阪兩個城市一起做,兩個城市三天可以賣25萬張票,這可以讓一個品牌或活動本身變成一個有更大影響力的事,但在我們面對的現實條件下,這還暫時不能做到。”

另一個原因在於,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做雖然可以產生很清楚的影響,但出於簡單生活節要建立更大的生活方式影響力,推動更多的青年創作,還是應該到不同的地方去。

“我們從創立街聲這個公司開始,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讓優秀的青年創作人的市場價值能夠成長。”張培仁說。

2006年簡單生活節創立時,音樂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傳播媒介的變化,音樂人無法再靠唱片去傳播作品和謀生了。“我們覺得音樂不會在CD、媒體和錄音棚裡而是要回到生活裡。每個人關注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做成生活場景,讓人們在場景裡聽到音樂,這也是全球音樂發展的一個自然狀態。”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上海簡單生活節(攝影:七仔工作室)

2006年,街聲在臺北華山1914舉辦了第一屆簡單生活節。當時,除了李宗盛、陳奕迅、陳綺貞、蘇打綠等知名音樂人到場表演,還有分享書房、有機食品、手工達人、家居設計的創意市集等,幾乎囊括了都市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除了“音樂迴歸生活”的獨特定位,簡單生活節另一特色在於良好的音樂品質和專業的舞臺呈現。這得益於張培仁和賈敏恕在音樂行業多年積累的經驗。簡單生活節不是一個主打大牌的俗套音樂節,但也不是一個小眾音樂節,其陣容兼具有品質的主流音樂人和優秀的潛力新人,這讓其在專業和大眾之間得到了良好平衡。

比如在今年成都簡單生活節上,就既有田馥甄、朴樹等大牌音樂人,趙雷、謝春花等獨立音樂代表人物,同時也有《中國新說唱》選手劉柏辛Lexie這樣的新秀。

跨界合作也是簡單生活節的一大亮點。在去年上海簡單生活節上,彩虹室內合唱團與嘉賓MC. HotDog熱狗合作混搭的《春節自救指南》與《差不多先生》,引爆了全場。高旗&超載feat.歐陽靖MC JIN以及李志與靳海音管弦樂團的合作都堪稱經典。在今年,上海簡單生活節還將迎來鄭秀文與MC. HotDog熱狗的新合作。

張培仁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街聲喜歡做不同風格音樂人之間的現場合作,升級不同音樂形態的合作,“我們很早之前就做過很多跨界,雖然簡單生活節主張很文青的生活方式,但出來的東西可以色彩鮮豔,可以非常有趣。不一定只有一種形態,我們希望有不同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不止臺灣

在構建生活場景以帶動音樂傳播的同時,簡單生活節也成為了臺灣文創品牌最重要的孵化平臺與幕後推手。

在2006年第一屆簡單生活節舉辦時,臺灣還沒有那麼多文創品牌。簡單生活節的出現,促進了很多青年創意品牌以及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的誕生。

根據張培仁的回憶,當時街聲第一次面向社會徵求文創品牌,“當時我們要甄選有機耕種者、服裝設計者以及傢俱設計者,很多臺灣的文創品牌就是在那一年成立的。在那之前,臺灣很少人會去講文創,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定義文創。”

簡單生活節在那個時代裡成為了一個將文創品牌集中展示的“號召者”。在演出之外,簡單生活節還設有專門的市集區域,其中包括有機食品、手工達人、服裝設計、傢俱設計等不同種類的文創產品和品牌。另外,街聲在臺灣還擁有三家“好丘”門店,店裡主打創意產品、有機餐飲和烘焙,每個週末還都會有簡單市集。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在2006年到2014年間,很多臺灣文創品牌都在參與簡單生活節的過程中逐步走向成熟。這也是簡單生活節在2014年決定進入上海的一個重要原因。“臺灣已經做到了我們希望看到的畫面,大量的音樂創作和手工創作已經在誕生,剩下的是自然演化的過程,我們當然希望上海的青年也會一樣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

當時國家版權局針對音樂版權出臺了很多政策,音樂正版化的大環境已經趨於好轉。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大陸開始迎來消費升級的時代。新興中產階級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和更自我的生活方式,新一代年輕人在快節奏和高壓力的生活環境裡也愈發渴望追求精神自由,這正與簡單生活節所提倡的理念相契合。

簡單生活節選在上海落地也是因為在張培仁看來,上海的整體環境與臺北很接近,上海的中產階級數量已經非常龐大,追求生活品質的理念與臺北非常相似。

2014年前後也正是臺灣文創品牌進入大陸的集中時期。2013年,臺灣著名劇作家賴聲川與黃磊等人共同發起了烏鎮戲劇節;2015年,臺灣文創標誌性品牌誠品書店在大陸第一家分店在蘇州開幕。由於文化的同源以及起步早所積累的經驗,臺灣動漫、臺灣零售等品牌都紛紛進入大陸,形成了對大陸文創產業的輸出勢能。

2014年簡單生活節首次登陸上海,其所倡導的“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的理念迅速獲得了熱愛文藝和潮流文化的年輕人的認同。經過四年發展,簡單生活節已經成為大陸具有標杆意義的城市大型文化活動之一。同時大陸的文創品牌也在迅速發展,在最初前三年裡,上海簡單生活節的市集裡一直是臺灣文創品牌居多。

但到了2017年,大陸的文創品牌已經佔到了上海簡單生活節全部品牌的75%。

今年在上海,更多與生活有關的創意活動也成為新的嘗試。除了為期2天的Simple Dreams簡單生活節,還增加了為期5天的Simple Days簡單生活公園。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簡單生活公園主題日

除了音樂、策展、市集、美食、小書房,每個主題日還與生活方式單位進行策展合作,其中包括笑果文化的噗哧脫口秀、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創意分享、企鵝吃喝指南的野餐活動以及“一條”倡導的“日用之美”分享等。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不止上海

事實上,在2017年,街聲就已經在尋求其他城市的合作方。張培仁談到,簡單生活節在城市拓展上首先會看當地是不是有足夠多喜歡簡單生活節生活方式並參與創造的年輕人,其次會看當地政府是否支持。另一個重要因素則與招商有關,“某些城市是贊助商會特別關注的城市,跟贊助合作伙伴的共識也很重要。”

基於這些標準,今年簡單生活節在上海之外,選擇了成都、武漢和廈門三座城市。基於不同城市的特點,簡單生活節在每個城市都擁有不同的主題。成都簡單生活節今年的主題是“Simple Heaven”,讓張培仁印象深刻的是,成都當地年輕人的文創產品的數量和品質超出想象,在創意徵詢裡,大量都是成都本地的文創品牌。

對於街聲來說,一年做四場簡單生活節最大的挑戰在於人力。“坦白說,我們希望自己能加快跟不同城市融合的速度,包括合作伙伴、商務以及策展和美學,我們希望把團隊再調整一下。因為我們預料到了後面的增長,但我們目前認為現在這個形式的簡單生活節的場次不能再多了,可能最多再多做一兩場,但會有其他形式的擴充方式。”

在演出之外,街聲也在尋求其他方式讓“簡單生活常態化”。今年的簡單生活節上,街聲將推出小程序“簡單生活旅券”,其中會推薦100家各地創意生活店鋪,涵蓋衣食住行,並會贈送優惠禮券,將節日的場景與日常的生活場景打通,引導消費者到年輕人的創意店鋪去,未來“簡單生活旅券”的店鋪會進一步增加。

除此之外,也有大批商業地產和購物中心開始尋求與街聲合作。張培仁也表示,希望簡單生活節做的事不只是在活動裡,而是要形成生活場景延伸出去。“我們會考慮與商場合作固定空間的業態,但我們不會是重資產,一定是提供內容,運營跟內容有關的事物,不管是固定的、常態的或者是線下活動。”

簡單生活節不簡單:李宗盛、陳奕迅都曾參加,直播瀏覽人次近2億

簡單生活節四城

目前街聲擁有版權代理平臺派歌、街聲網站及App、錄音棚直播現場《大事發聲》以及包括簡單生活節在內的線下活動等業務。張培仁希望通過這個體系將好的音樂、藝術、文創品牌通過生活場景搭建和共同價值觀集結在一起,打造出整個文創行業的孵化平臺。“我們提供的不單是音樂產業的解決方案,它是一個當代的精細的青年生態的內需經濟解決方案。”

這需要街聲加快發展速度並進一步拓展自身影響力。張培仁也曾對街聲有過三個階段的規劃,分別是音樂版權、平臺和品牌。目前街聲在音樂版權代理和音樂人孵化上已經樹立了自己的影響力,接下來的重頭是打造生活方式的品牌和平臺。

城市拓展、簡單公園主題日、簡單生活旅券以及與地產的合作某種程度上都是要加深簡單生活節的品牌感和平臺效應。這對街聲的資源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張培仁坦言,尋求融資是街聲的弱項,雖然街聲做出了很多經典案例,從這些案例就可以知道街聲團隊的執行力和價值,但街聲從不誇口說自己一定會做爆款。這在某種程度上與更加追求變現規模和商業利潤的投資機構來說是存在理念差異的。

“會有投資人是更希望我們去做爆款,我們也不是反對,但對我們自己來說,建設內容品質和長期穩定性更重要一些。”張培仁表示。

由此形成的一個問題是,街聲清楚意識到,在不依靠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僅靠街聲自身營收並不足以支持街聲快速落實自己的規劃。“我們還有一些計劃,但目前還沒推出。我們現有的資本只能先做一塊,讓大家看見,融資之後每一塊會有人力和準備去擴大,可能速度會慢一點,但是它產生出來的基礎建設跟模式化的價值,我覺得是很難取代的。”

另一方面,對於旨在打造文創品牌孵化平臺和生活方式品牌的街聲來說,目前仍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統一平臺。無論是模式靠前端的街聲網站還是季節性舉辦的簡單生活節又或是小程序仍然是產品思路,且影響力都相對有限。因此為了追求進一步拓展影響力,街聲也正在建立一個常態性的能接觸更廣闊受眾且能提供更多服務的平臺。

張培仁同樣也知道盡管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設想,但要產生出最大的化學反應,需要搭建起生活場景和完善平臺,讓所有好的音樂和產品聚合,同時讓所有人對這件事產生關注,“儘管已經開始啟動,但這還需要一點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