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一歲愛尖叫、兩歲就不要、三歲為什麼、四歲噗噗跳……”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總是困擾著父母,尤其是面對易怒、心急、衝動、不講道理、容易“一秒爆炸”,聽不進父母講話的孩子。

可是孩子的情緒問題這麼多,家長究竟要怎麼教呢?今天就來分享給父母四個訓練孩子情緒穩定的小方法。

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1、選定正確的回應語言

當孩子正在生氣時,很多父母在當下都會對孩子說:“你怎麼可以生氣,你怎麼這樣亂扔東西?”等等,但這些都是無效的教育,我們應該要用正確的EQ教養方式:陪伴、同理、選定正確情緒教養語言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這樣說:“我有看到你在生氣、在哭,等你生完氣不哭了後我們再說……”用同理心讓孩子感受到我在陪你,我會傾聽你。要知道,培養孩子的情緒穩定,傾聽是父母的入門課。

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2、訓練情緒不反應期

當發生了令孩子生氣的事情時,如果父母可以教會孩子“等幾秒”的情緒不反應期(反應不會很大、立馬“爆炸”),父母就可以獎勵他。

例如:兩個小朋友在玩,A小朋友把B的玩具搶走了,B不會立馬就很生氣、心急地朝A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而是可以過十秒後再說:“咦,你怎麼把我的玩具拿走了呀?”情緒的起伏不會很大。

這樣,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也會一點一點進步。這種類似“烏龜情緒”的小技巧是一個訓練孩子情緒不反應期的不錯選擇。

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3、孩子要有預期(可能會失敗的)心理

什麼是預期的心理?比如家長和孩子在玩桌遊時,家長要先告訴孩子:玩桌遊有輸有贏,輸了以後可能會很生氣,那應該要怎麼辦呢?

聰明的孩子就會類似回答:“我不要那麼生氣”、“我可能會生氣,但我會學著不要那麼生氣”等。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總會遇到一些不能預測的情況,當結果和他們預測的不一致時當下就會比較無法接受,容易“一秒爆炸”。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預期心理建設,告訴他們之後可能會面臨的狀況,這對四歲以上孩子的情緒訓練管理也是非常有幫助和必要的。

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4、集點獎勵,制定情緒榮譽榜

我們常常會在孩子考試考滿分、做事有進步時給他們獎勵;同樣的,家長也可以採用集點獎勵制度來獎勵孩子沒有發脾氣的次數。我們總是懲罰發脾氣,卻很少獎勵不發脾氣。

面對孩子“不能等、馬上要”的一秒爆炸,八成父母都教錯

父母總愛抱怨孩子愛發脾氣、情緒如同天氣一樣捉摸不定。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產生情緒是很正常的現象,關鍵在於你的教養方式,一定要用正確、積極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教會他情緒管理,這樣他長大後才不會變成“大霸王”呀。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