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在秦始皇的众多儿子中,长子扶苏因为素有贤名,也主张与民休息,因而获得了当时天下的认同。但可惜,沙丘政变中,赵高、李斯的合谋,不仅拥立了蠢蛋胡亥,也让原本贤明的扶苏含冤自尽。李斯身为秦王朝的丞相,曾为秦朝的统一提出过不少建议,立下过不少功劳。然而聪明的李斯,为何不愿辅助英明的长公子扶苏,却转而去帮助纨绔子弟胡亥呢?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秦始皇

一直以来,《史记》中的记载似乎为我们揭开了谜团,那就是李斯与扶苏政见不和,一旦扶苏继位,那么李斯的丞相位必然不保,而秦国历代被罢黜的丞相,下场都不太好。有鉴于此,李斯似乎有了与赵高合谋的动机。然而事实真的如《史记》所记载的那样吗?

李斯之所以帮胡亥继位,是因为这原本就是秦始皇的遗命。

1、先来说说胡亥继位的事。

千百年来,人们受到《史记》记载的影响,对沙丘政变中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矫诏赐死长公子扶苏,而改立胡亥的事深信不疑。但实际上,《史记》关于沙丘政变的记载却矛盾重重。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密谋

第一,赵高、李斯密谋篡改遗诏,如此隐秘的事,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双方的对话内容的?难不成赵高、李斯做这种机密的事还会找个史官在旁边记录不成?此外,按照秦国宫廷制度,秦始皇起草遗诏时,应该是御史大夫在场,而赵高当时只是个中车府令,是负责管理车马的,没理由参与诏书的起草。即便是秦始皇极度信任赵高,也不至于在传位这种是十分重要的场合,只留赵高一人在场,而让近在咫尺丞相李斯成为局外人,最后还是靠赵高转述才知道诏书内容。而赵高规劝李斯的理由也十分牵强,说扶苏继位后会让蒙恬为丞相,导致李斯失位。但实际上,胡亥继位对李斯也绝无多大好处,因为李斯的女儿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如果要篡改诏书,李斯立自己的女婿为帝岂不是更好?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公子扶苏

第二,扶苏是民间所认为的理想的继承人,但在秦始皇看来,扶苏的政见与己不和,因为被派去监军。很多人认为,让扶苏掌握秦王朝30万北方军团,这就是对扶苏的一种信任。其实不然,春秋战国时期,太子皆不掌兵,一旦掌兵就意味着有意废黜。如春秋时期,晋献公废太子申生前,也是让他建居城父守边。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陈胜吴广起义

第三,陈胜起义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前半句似乎是在说扶苏是继承人,但是上陈胜用的是“闻”这个字,也就是听说,上下句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说:本来应该继位的是扶苏,但因为数次进谏,结果被皇帝派去统兵。言外之意即扶苏是被废的。此外,秦末战乱当中,群雄起事的口号都没有提到胡亥是篡位的。

第四,2009年出土的西汉竹简《赵正书》中,明确记载了秦始皇立的继承人是胡亥。《赵正书》持反秦立场,如果胡亥属于篡位,《赵正书》绝没理由为胡亥遮掩篡改。而秦始皇出巡时,选择带20岁的胡亥出巡,绝不会是让他游山玩水的,而是有意带在身边培养的继承人。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出土竹简

综上,整个秦末乃至汉初,关于秦二世是篡位一事,没有任何人提及,贾谊《过秦论》列举了秦亡的一大堆理由,却唯独放过了胡亥是篡位这么绝佳的政治宣传材料,显然,种种证据表明,胡亥原本就是秦始皇立的继承人。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到了西汉中后期,慢慢衍生出胡亥属于篡位这种言论了。

2、再来说说李斯。

李斯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处迎合秦始皇,比如废分封、修离宫、刻石等,都是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的心意而想出的点子,此外,秦二世继位后,面对胡亥的骄奢淫逸,李斯不仅不加劝阻,反而曲意迎合的提出了所谓的“督责之术”。可见,经历过“厕中鼠”和“仓中鼠”的李斯,十分珍惜自己的政治生涯,对于皇帝的任何决定都能放弃原则的予以配合。

李斯为何不帮扶苏,却去帮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献或将改写史记记载

李斯与秦始皇

所以,当秦始皇有意培养少子胡亥时,善于见风使舵的李斯很快便提出了立胡亥为帝的主张。据《赵正书》记载:“丞相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而胡亥在刻写的《会稽石刻》上,也曾有过同样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