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

泰州,原来是扬州的一个县级市,在1996年时单独成立地级泰州市。泰州和扬州相距65公里,共用一个扬州泰州机场,可见有多么紧密。两个城市曾经都经历过繁荣的盐商文化,更有几乎相同的风土民情。两者都位列江苏的三线城市,距离相近,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呢?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扬州五亭桥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扬州白塔

我们从小就读着课本上描写扬州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等,数都数不完的千古佳句。年少还未游过扬州,便被古代的文人骚客灌输了扬州是个不可多得的“竹西佳处”。的确,扬州有和杭州西湖齐名的“瘦西湖”,有何园、个园这样的来扬州必须前往打卡的知名园林,还有必须要品尝的大煮干丝和狮子头。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扬州瘦西湖

扬州多美景、美食,当然还有美女,难怪乾隆要六下扬州。这点在我们还受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候,就在心里扎下了根。那么,泰州呢?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扬州文昌阁

先别说泰州有什么,两年前知道自己要去泰州这个不怎么熟悉的地方时,先在地图上查询了一番,确定它在距离上海不远的江苏,才松了口气。当时想着如此低调的城市,周围很多人甚至没听过,会不会不太好玩?去年冬天我又去了一次泰州,两次的泰州之行,让我对这座低调的小城印象和扬州一样好。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溱湖药师塔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溱湖湿地

扬州有全国闻名的瘦西湖,泰州有别具一格的溱湖。扬州有灯影浆声的大运河夜景,泰州有华丽璀璨的凤城河夜景。扬州有个园何园、泰州有乔园梅园...第一次游凤城河,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就惊叹于这个地方的名人轶事居然多到讲不完。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望海楼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凤城河夜景

其实,泰州的旅游资源,比起扬州并没有相差太多。那么为何泰州的旅游知名度比扬州差那么多呢?我想,一是因为扬州这个城市有太多的知名诗词在歌颂她,且口口相传。比如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乎让人觉得春天就该去扬州赏花,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灌输、比任何广告都有效的“宣传”。而泰州,有什么知名诗词描写过呢?显然我之前在书上没有读过,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范仲淹的那首《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当然这首诗的知名度远不及范仲淹最出名的写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名句的《渔家傲》。泰州旧称海陵,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就算有人读过《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也不知道写的是现在的泰州,失去诗词的“直接宣传”。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桃园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乔园

二是对于旅游开发、宣传的重视。特意去某知名旅游网站上搜了一下,去扬州的旅游团有整整一页,许多路线已经运营得非常成熟。而去泰州的旅游团,只有一个。或许是泰州对于旅游开发重视较之扬州晚些,去年冬天我去泰州的时候,像稻河古街区、泰和堂国医馆、评书评话博物馆、盐税博物馆等几个景区,都是刚修缮完毕或者刚开始试营业。感觉泰州对于旅游的重视力度,正在加码。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和堂国医馆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泰州稻河古街区

无论如何,这两个相邻又有些相似的城市,美得各有千秋。扬州就像一个端庄持重的大家闺秀,而泰州就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小家碧玉。两者都是给人好感度很高的城市,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知道她们。

这两地本为一家,同为江苏三线城市,为何旅游知名度却差那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