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宣布將退休回歸教育,馬老師曾給全國政法機關幹警上了這樣一堂課!

馬雲宣佈將退休迴歸教育,馬老師曾給全國政法機關幹警上了這樣一堂課!“法眼觀察” 三十萬法律人的共同選擇

來源/ 阿里巴巴微博,微信號刀筆小雜役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作為一個杭州人,一個杭州戶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為我能夠參與到中國乃至世界未來經濟的發展中倍感榮幸。同時,我特別感謝政法系統的所有人,為整個中國公平、公正、穩定、平安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我今天來分享的是,我對我們公司、對技術、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未來的看法。我學的是英文專業,十一二歲時在杭州西湖邊上,跟老外講英文,學了九年。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從家裡面騎自行車到西湖邊上,見著老外就講英文。那時候公安天天盯我很長時間:這個小孩那麼小,怎麼老是去找老外談話?但是我覺得在這裡面學到了很多不同的思考。

我覺得中美之間、中國和海外之間有很多不同,但是無論西方說什麼、中國說什麼,由於對英文的瞭解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使得今天我會不斷停下來思考,用自己的腦袋去判斷未來。我們當時的省委書記對我說,他每天從我西湖邊走過,看到這個小夥子不斷學習,將來總是有出息的。當時我知道他是省委書記,他不知道我是誰,他只知道我天天在西湖邊上。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這十多年來,全世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無論政治家也好,還是比爾蓋茨、巴菲特、索羅斯等企業家也好,只要能夠跟這些人交流,我都會跟他們交流。我看到了每個人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其實真正成功者一定是對未來樂觀的、不抱怨社會的人,是對世界的看法和角度是不一樣的。

我們對世界和未來的認識有三個度,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一個是角度。阿里巴巴十七年的發展,我們不斷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如何做跟昨天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對未來永遠充滿著樂觀,十年以後這世界上有錢的人、成功的人一定比今天多,不管人類碰到多少災難和困難,人類一定能夠跨越,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次互聯網的革命,很多人意識不到對人類社會有多大的衝擊。大家知道,中國在第一次技術革命之前,長達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多年,中國是世界的領袖之國。但是第一次技術革命出來以後,英國迅速崛起,成為了世界第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大概都是五十年時間,前二十年是技術攻勢的爭奪,後三十年是技術應用的爭奪,應用的好,社會就完全不一樣了,應用的不好,災難就會起來。

所以,每次技術革命都是非常痛苦的。但是過了一百年以後,人類發現這個技術革命是相當了不起的。

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體能,就是創造機器,煤成為了主要動力。第二次技術革命是釋放了人的智力,出現了飛機、火車,石油成為了主要動能,世界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英國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美國就成為了世界第一。第三次,也就是這次的技術革命,是釋放、解放,思想的解放。

第一次技術革命造成的巨大影響力,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請問,這第三次技術革命會不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網絡上回答的很複雜很亂。我只是想提醒大家,由於技術革命的演變和發展,因為人類很多技術的突變,我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我也不知道,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的時候,人類一定是用棍棒打殺,因為人類文明已經全面毀滅掉了。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應該是什麼大戰,我認為應該是對貧窮的戰爭、對疾病的戰爭、對環境保護的戰爭。如果人類打開大腦,並沒有什麼構圖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想告訴大家,這次技術革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它會重新奠定未來三十年、四十年的格局。

什麼叫做格局,格就是時間度,要從三十年以後看今天。局就是空間度,要從世界的範圍看現在。今天的世界不是今天決定的,是三十年以前決定的,所以今天的行動能夠決定三十年以後的行動。大家記住,未來的三十年,技術將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引起變革。

今天罵互聯網公司的很多,罵我們摧毀了傳統經濟,線下零售不行啦什麼的,但事實上是不是我衝擊了他們?不是!其實是互聯網這場技術革命衝擊了昨天的經濟模式,電子商務只是發現這個技術,我們只是抓住了未來的經濟模式,而那些沒有抓住的人,就會越來越遠。我想告訴大家,這個距離的拉開,是非常震撼的!所以很多昨天我們認為優秀的工作都會被摧毀,很多新的工作會誕生。

第一次技術革命的時候也挺有意思,很多馬車伕,其實就是白領工作、技術活,突然出來個汽車,那些馬車伕第一個不適應,他們上街第一件工作就是把汽車給砸了,然後所有的人跑到當地政府,要求把汽車這個行業毀滅掉,確實當時的歐洲政府,做出了一個法令,就是馬車的速度是三十碼,汽車不能超過二十碼,如果汽車超過二十碼的話,汽車的牌照就會被吊銷。當年發生過,今天我們很多部門依舊在發生,因為這是人類的慣性。我今天早上還在跟同事講,我們小時候如果誰是鍊鋼工人,那是白領中的白領,今天誰還會去想鋼鐵裡面還需要有這個鍊鋼工人?確實少了!

從經濟角度來講,有五個“新”會重新誕生:第一新零售,第二新制造,第三新金融,第四新技術,第五新能源,這五個新會影響社會方方面面。

什麼叫做新零售?大家覺得電子商務是新零售,其實不是新零售,電子商務只是網上零售,只有網上和網下結合,再加上快遞和物流結合,打造未來的新都市商圈,這才叫新零售。阿里巴巴模式已經佔據中國人數11%,但還有89%的人依舊在傳統的商場買,王健林跟我賭,我說不用賭。互聯網是沒有邊界的,就像一百多年以前“電”沒有邊界的道理一樣,你不能說這個行業是可以用電的,那個行業是不可以用的。它是一種開放、共享的思想,這種理思想要有技術去支撐。

什麼叫做新制造?以前我們聽的最多的是標準化定製、規模化定製,未來是按需定製、個性化定製。三十年前講到的是在北京城裡這件衣服最有型,大家都去買,今天都希望北京城裡這樣的衣服就這一件。以前那叫跟隨市場,現在叫創造市場,個性化、小規模成為製造業的趨勢。今天的長三角和珠三角一帶所有流水線規模化的製造業,在未來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因為客戶今後要求的,不是你的一個流水線上一個小時能做三萬件衣服,而是你一個小時能否做出五萬件不同的衣服。這些都是80後開始創造起來的,根據客戶的需求、根據自己的創新,給市場提供小規模、高附加的創新的東西。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第三是金融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銀行對我們的支付寶是很生氣的,覺得我們搶了他們的飯碗。過去兩三百年以來,金融體系是資本主義建立西方國家的強大標準,他們解決問題是二八理論,滿足20%的客戶,賺80%的利潤,大企業、國有企業、跨國公司都能獲得金融支持,但是消費者、中小企業並沒有得到支持。今天互聯網金融是八二理論,滿足80%的小企業,只賺20%的利潤,只有互聯網才能做到這一點。

任何商業都有三個目的,第一是結果導向,第二是效率導向,第三是公平導向。

什麼是結果導向?做商業沒有結果是要死的。我有個同事是公安系統的,他做得很好,但是沒有危機感,公安局怎麼會裁撤掉?要是公司的話,這個季度不行就立即關掉了,所以結果導向對商業很重要。

效率導向是商業機構和政府機構的最大差異,人家幹這個事情十個人我幹這個八個人,他也幹不過我。我們今天做的互聯網金融,中國所有的銀行都說這個東西好,他們都可以做。我說你們會做但是沒有做,你做這個三個月,我做這個三個禮拜,你做這個三十塊我做三塊錢。

格林斯潘美聯儲的那老頭,八十多歲了,當年把我們叫到華盛頓去吃飯,我沒見過那麼好學的老頭,他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會出現互聯網金融而美國沒有?你們是怎麼做的?然後我就跟他講了,我們金融發展不夠平衡,美國的金融實在太豐富了,到處都是金融機構,所以互聯網金融很難在這裡創新出來,而中國的人多,金融機構太少,服務不夠好,所以互聯網金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電子商務在中國大發展不是我馬雲多能幹,而是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不行。美國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是所有的超市商場遍佈各地,所以新型的業態很難插進去。

支付寶就是為了解決兩個人在網上買東西相互不信任的問題。我們當時找銀行幫忙,他們說業務太小,都給我們趕出來,我們只能一點點的幹,沒想到幹到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我們已經超過了master萬事達,可能再過一兩個季度就要超過visa,五年以內master加visa加起來也可能沒我們大,而且我們成本比它低得多,所有這些金融新模式將徹底顛覆對昨天金融的思考,銀行是很不滿意的。關於新金融,索羅斯給我聊了兩個小時,他跟我說,你這個東西太可怕了,我不相信中國政府會接受,如果接受了我們美國政府也不會接受的。

第四是新技術的誕生。今天我們對微軟思科這些公司,要試著彎道超車,請問這個世界上彎道超車的有幾個人,第一違反交通規則,第二90%都翻車,因為人家在前面不可能讓你超的。未來三十年什麼是核心技術?英特爾思科這些公司都是上個世紀的,數據、移動芯片、人工智能才是未來三十年最關鍵的。其實IBM現在也特別爛,被谷歌、FACEBOOK、還有我們追得滿地跑,所以中國有機會在“換道超車”裡取得未來的成功。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大數據一定是未來,但在採用的時候,受到阻力的地區原因是什麼?這些地方原來IT技術是非常好的,幹嘛要換呢,這世界最大的事情是說服成功的人士,要改變成功人的想法,說哎呀我在幹這個的時候你在哪呢?但最後贏的一定是明天想成功的人。十五年前說服那些超市、商場搞電子商務幾乎不可能,後來又去找年輕人,現在看來這些三十多歲的人,他們成為了社會的主流。今天中國的手機比美國的發展要好,後來者居上,當技術革命來臨的時候,你是改變技術,還是要求技術改變自己?我講過這句話,跟我們合作的人都帶著懷疑的眼光和批評的態度,但最後都是堅定地支持。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新能源,上個世紀的工業、包括中東戰爭都是圍繞著石油,誰掌握著資源就掌握著動力。而現在數據是最大的資源,人類社會第一次開採著自己創造的能源,別的東西你用過賣給我就不值錢了,而數據是你用過交給我變得更值錢了。過去由於石油,流水線把人變成了機器,而未來我們會通過數據把機器變成人,機器會越來越能幹。所以有人問到底是人腦更厲害還是電腦更厲害,我告訴你一定是電腦更厲害,人腦是比不過電腦的,電腦沒有情緒、從來不會生氣,記性好算的比你快。

我們用手機的時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因是手機加了操作系統,大概20%打電話,80%跟打電話沒關係。汽車如果加了操作系統,開車佔20%,其他80%的不可想象。將來只要通電的電冰箱、空調都會裝上職能操作系統,人類將來的角逐在哪?就是在文化、智慧、創造,是使命、理想的角逐。

我們現在的教育主要教孩子的就是記憶,背書背的快。人們應該學的是什麼?是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如果沒有這個我相信一定會被機器取代,你能幹的機器比你幹得更厲害,下棋機器比你下得好下得穩。機器被人類所管理是因為人類掌握的不是知識、是智慧。我希望大家記住的這一點,教和育是兩個不同的事,中國的大學生到世界各國,考不過我們,背不過我們,寫不過我們,這是我們的教。但是育是什麼?在知識以外,文化的培養,通過行動中建立了智慧。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接下來講講未來世界的格局。有沒有想過,未來三十年中國有沒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現在美國是很大,未來中國成為第一的時候肯定要去挑戰,如果今天你不去準備,如果我們經濟成為第一,但是文化自信不夠,那你就沒有準備好當老大。我們今天一定要有這個格局的思考。

經濟之爭首先是技術之爭,是對人工智能的數據處理系統之爭。

第二個競爭是經濟規則的競爭。五角大樓制定的是軍事戰略,華爾街制定的是金融戰略,硅谷技術創新戰略,好萊塢制定的是價值觀的戰略,中間的那個是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企業就是國家的利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差異就是,發達國家是政府躲在企業的背後,發展中國家是企業躲在政府背後。發達國家借別人的錢買別人的東西,發展中國家不斷賣別人的東西,做銷售,美國是借我們的錢買我們的東西、把我們的技術、市場全搞掉,我們還得歡迎人家。所以未來的競爭是優秀頂尖企業在全世界各地的競爭,以前是獲得土地和石油,今天是要獲得數據資源。

美國近些年戰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東已經不是他的戰場。未來世界經濟貿易的規則之爭是極其重要的,WTO是美國過去建立的龐大體系,我們加入它,它要求我們按照它的遊戲規則去幹,但是它忽略了中華民族在過去三十年的巨大成長,中國成為了WTO規則體系裡的NO.1,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美國不樂意了,所以提出建立新的體系,他要重塑未來經濟遊戲規則。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世界在發生變化,很多國家不滿意美國,中國肯定不滿意。什麼是未來的標準?過去三十年是有六萬家企業決定的,那麼未來幾千萬中小企業、幾億的年輕人進行跨境貿易,美國原來的標準是很好,但是不管用。這是世界經濟的規則在三十年來發生改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把握這個機會。前幾天我呼籲30多個國家領導人,各國都要制定未來三十年的戰略,都必須對三十歲以下的人、三十人以下的企業制定政策。

還有一個是金融的競爭,過去三百年是工業時代的標準,未來是數據時代個性化、創新型的標準。由於金融標準、經濟標準,技術標準的重新設定,三十年以內世界會有一個很大變化。

還有一箇中美之間的競爭。四個禮拜之前,和美國一個高管聊天,他批判我們中國,說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然後我就問一個問題,中國是儒釋道三個哲學體系,我問儒家佛家道家的文章你們看過一篇沒有?他們說沒有。我說我看過五遍聖經,你們沒看過儒釋道就開始批評,你怎麼可以批評、不尊重另外一種文化。美國價值體系法制體系完全來源基督教,幾個美國鬼子辯稱他的法律體系多好,美國總統宣誓的時候一個手放在聖經上,一個手放在胸上。我說聖經那換成佛經行不行,他說不行!換成古蘭經呢,也不行!

中華文化是很了不起的,儒釋道講究和諧,但我們很難搞團隊配合,比如13億人找不到13個人踢足球的,這跟農民看天種糧食一樣,不需要配合,西方遊牧民族打獵是需要配合的。未來三十年東西方文化之間,未來三十年美國與中國成為對手這是公認的,中美在互聯網間的競爭,是互聯網人口的競爭,你去看FACEBOOK、谷歌在全世界佈局,互聯網人口越多、數據越豐富,他的思考角度是跟我們不一樣的,這些企業在全世界獲得的超過大家的想象。

請問數據安全大家怎麼理解?

過去錢放在銀行還是放在枕頭底下最安全呢?其實銀行更安全。數據的安全也會越來越強,隱私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完善,請記住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出現了互聯網原創公司,一箇中國一個美國,歐洲幾乎沒有原創的,日韓也沒有,只有中美這是個奇葩現象。歐洲是因為管制太嚴重。我到歐洲去看籃球,最早是籃球扔進籃筐,然後拿個梯子上去拿下來繼續比賽,十八年以後有個人說籃筐下面剪掉掉下來不是很好,光這個創新就等了十八年。這個創新出來以後反對的是拿梯子的人,工作沒了。所以本能、任何一個創新都有巨大的阻力存在。

在數據時代引起的新的金融體系、貿易體系、新政府治理體系的變革,一定會盡快競爭角逐,歐洲現在是趕不上了,美國到我們這會被幹掉,我們去美國也會被人幹掉。所以一定在歐洲大陸撕掐,也可能在非洲撕掐。你要進攻你就要掐,這個是對未來信息資源、數據資源的一些戰略性思考。

競爭如何取得自信很關鍵,未來的競爭其實遠遠領先智慧的發展,人類在過去兩千年,並沒有在智慧上發生重大突破,我們發現孔子還是比我們聰明。過去的二十年知識超越了過去幾百年,過去幾百年超過了幾千年。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在知識時代,我們兩眼朝外看,現在走出地球,走到了火星,我們永遠想得到更多的東西。而東方的智慧是往內看,內觀世界,當你知道自己什麼都不要的時候才懂得什麼是堅持。過去兩百年西方一直是往外進攻,東方的智慧並沒有起來。

未來三十年內會有巨大的騰飛,由於計算速度越來越快,兩三秒就把一個人數據搞出來,人類的任何行為被數據化以後,再加上人對自己DNA和所有東西解繪以後,生命科學在未來會有重大突破,癌症的密碼會被解開,人會越活越長。其實中醫是個強大的系統工程,你們也很好奇我一會去見道士、一會去見和尚,只要是他覺得有兩板斧的人,我都願意坐到那胡侃一下,中醫望聞問切其實就是大數據。上醫治未病、中醫治預病、下醫治已病,真正的大師是預防。

我是教育出身的,過去兩百年美國教育是非常厲害的,它注重“育”方面的培養,過去三十年中國也是窮追猛趕,幼兒園就要學音樂、學畫畫,是打開自己的想象力,學體育,是學會配合,因為團隊精神在運動中體現。

還有個現象,美國把自己家的故事講成全世界的故事、全人類的故事,特別有想法。我們中國人顛倒,把全世界的故事說成是自己家的。中國獲諾貝爾獎的很少,有個原因,中國價值觀是為國爭光,美國價值觀是為了人類未來,搞的很高大上。中國沒有浪漫、沒有情懷,只是故事不會講而已。東方講究悟,悟是一種智慧,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我看聖經發現它是本故事書,它故事講的非常好。中國的故事結束英雄死掉了,美國英雄打了壞人,最後享受生活。我們講故事還要學學人家。

我上次在哈佛跟人家吹牛,問他們,沒有幾個人能說出中文字,中國的城市。但在北京街頭找一百個年輕人,讓八十個人說二十個單詞還是可以的。我們中華民族適應世界的發展,不斷的學習,要有文化自信。

中國團隊運動很糟糕的,但是中國女排很講道理的,只要有網的運動就很好,乒乓球很好,沒網的都不行,這源自於孩子從小的教育,孩子聽不聽話的評判。其實衝撞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途徑,西方文明時代大家吵吵鬧鬧、老在衝撞。東西方文化差異,有些東西是方法不對,學習就可以了。儒家思想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管理思想,道家思想是領導力思想,無為而治不是不為,而是達到道家心中無敵、無敵天下的境界。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我想講下社會治理的變革。由於剛才技術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巨大的變革,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整個數據時代最重要是事前諸葛亮預防機制。所以數據時代是預防時代,就拿公安部門來講,要做的是把“壞人”找出來,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壞人”。大數據可以把這些“壞人”找出來,並且預防這些“壞人”。

我們常講智慧菩薩怕因凡人怕果,數據就是發現這些因導致的果。我先講數據怎麼幫助公安幹警預判。比如一個人買個高壓鍋很正常,買個鋼珠很正常,買個火藥也挺正常,你到這個店買個高壓鍋,到那個店買個火藥,沒有通過數據的計算,你咋知道他找啥呀?小偷以前被反扒民警跟著,現在通過智能卡發現一天坐了50輛不同的公交車,這可能就是個壞人。所以數據是完全對未來的預判,人工看不到這些蹤跡,以前破案找個數據監控系統,只是事後。

我們與政法體系合作的東西已經很多,公安、法院、檢察院、國家安全、反恐都有開始採用。杭州就有幾萬個攝像頭,我們已經取得大量的數據,但是人工無法處理,只有人工智能可以。各國在大計算處理數據能力方面的角逐非常激烈,但是我覺得這些能力不是天生有的,也不是實驗室研究出來。中國今天大數據的處理能力,是世界罕有的,我們每一天被各式各樣的黑客攻擊兩億次,小偷越強警察只能越強,中國13億人,多複雜,所以我說沒有理想主義是做不起來的。

我們搞雙十一,幾乎所有銀行這幾年都投資了很多設備,還有物流,五千多萬人衝進一個店裡,全世界也很難一秒鐘處理這麼多交易。我認為雙十一是中國技術的大考,物流的大考,銀行IT的大考,但是我要告訴大家,這個可不是未來的能力,我們今天的能力就是為了處理未來的數據打基礎。假設我們6億的用戶,1%的是“混蛋”,他給你製造麻煩很大,所以一定要有預防機制。我們沒有執法權,所以沒辦法處理,但是可以預防,才能讓這個系統慢慢走下去。在大數據時代如果不能預防,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我們麻煩就大了,任何一個戰略離開組織保障都和茶館裡聊天是沒區別的。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商業組織也會發生大變化。第一次技術革命誕生的是工廠,第二次是公司,這次誕生的是平臺。例如航母就是平臺。任何人和組織在未來三十年都會發生天翻地覆變化,我們的幹警、政法體系,這個組織就會有變革。淘寶去年銷售額相當於一個省的GDP,完成沃爾瑪六十年的業績,我們不到8000人完成3萬億,超越了230萬人要做的事情,而且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我們今天超過了GE、IBM、沃爾瑪。

我們發展這麼快,中國經濟很重要,不斷思考也很重要,並且為了未來調整今天的組織架構,人才和文化的建設才有可能。未來的政法系統是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的,如果還是以我們今天的角度,是沒辦法適應的。

我2012年做了個實驗,我給下面的人交個任務,要多少人、多少錢。我提了個目標,2013年銷售額必須翻一番,做好預算後要增加8700個人才能實現,我說不行,減少到6000人,我說還不行,那要多少個人?我說200個人。中國組織裡有個壞習慣,我們開除人時很難受,不喜歡招新人,但我們做的是能幹的新人進來,想辦法把不好的人弄出去。我們最重要的調整是,由於任務翻一番,逼迫思考用產品、技術來促進增長。我們2005年淘寶,銷售額上升要求加人,只能從保安保潔做起,增加1個億銷售額。就這麼逼著用技術做出今天的成績,人是可以逼出來的。

我們每天幾萬億,達到幾十萬億的錢在上面的時候,我們讓警察去查百分之一的人是“壞人”的,七百萬人“壞人”怎麼處理,我們8000人裡1700人是做風控的,如果按照傳統警察17萬人也不夠,如何用數據就是不同的思路,傳統的安防意識是“防彈意識”,防彈越做越厚越做越輕。我們今天的策略是讓“壞人”走不進這個“廣場”,走進去之前早就被預測出來了。只有講究效率、講究未來的時候才有機會,組織發生變革以後,人的技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未來組織需要想象力和創新能力。以前的小偷是公安幹警裡的反扒能手去抓,現在是機器去抓。這個變遷是非常之大的。

最後我想講人類進入數據時代以後,我們都要有對未來有擔當,中國在未來三十年要對世界有擔當,其實領導力就是擔當力,就是你對一個區、一個市的管理。擔當有多大,壓力就有多大。所以我覺得中國未來比的不是肌肉,是腦袋,是智慧。不僅要有實力、也要有體驗,所以21世紀全世界會出現一個現象,女性領導者很多,比的是腦力,比的是關心別人。IT時代想的是讓自己越來越強,DT時代正好相反,對手越來越強,讓你變得越來越強,這是不同的思考。不要以為IT走向DT是個技術的升級,他是個思想的升級,更加有擔當,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幾個東西。

马云宣布将退休回归教育,马老师曾给全国政法机关干警上了这样一堂课!

我也覺得今天政法系統越來越講究公平公正。想告訴大家一個壞消息,機器一定會比人越來越聰明,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人一定會比機器越來越智慧,我們對自己的改革確實要深一些,否則你有一天會抱怨。機會一定來自於抱怨,你解決的抱怨越大你的機會越大。今後我們擁有足夠的數據,足夠的計算能力,就能夠預測問題,預測未來判斷未來。我們曾經有過很多的機會,未來三十年是我們國家重新角逐未來的三十年,今天世界上的亮點就是互聯網大數據,強國就是兩個,一個西方科技為主,一個東方智慧的代表,東西方的發展,競爭必不可少,他們的信仰體系和我們的文化體系是有差異的,我們必須把握這次人類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國社會機器很大,中國政府體系還是很強,如果我們政府體系不改變,很難對下面的體系進行改變,尤其政法體系是公平公正的象徵,怎麼樣的方法能夠更有效的處理問題、保持社會穩定,我覺得這裡面機會和挑戰是並存的。我們面對未來,是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是能做什麼事情,只有這麼去思考,才能把握未來。

我不是經濟學家、不是學者,這是我一路走來,對阿里巴巴的思考,它是一個經濟體,裡面什麼情況都有。

新加坡的總理曾經問我:“馬雲啊,你比我這個新加坡難管多了”。我說:“是啊,你下面千百萬個人啊,我呢六億人啊,而且還沒有權力”。但是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我們不可能擁有執法權,我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數據讓這個機體更加健康,預防未來。

我們這代人的機會就是未來三十年,我可以告訴你,零售行業的罵人才剛剛開始,世界經濟形態會進入相對混亂的階段。任何一次技術革命前五十年都是亂的,但是回過頭來看一百年以後,一個國家努力改變自己,創造新的體系、新的制度、新的觀念,這個民族就會起來,這個國家就會起來,我想這個年齡就應擔當這個責任。

精彩推薦: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