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日本樓市崩潰的最大原因(理性分析)

梳理日本樓市崩潰的最大原因(理性分析)

一、日本樓市泡沫初期,大家相安無事。

1、美元瘋狂進入日本

1985的廣場協定,只有一個意思,日元是一定要升值的。大家都有一個常識,一個東西肯定要漲價,比如外匯股票房產,你會怎麼辦呢?肯定是買啊!

廣場協定簽訂後,全世界的美元都瘋狂進入日本。把美元換成日元,什麼生意什麼活都不用幹了,日元升值每年至少有百分6-7的收益,去掉一些稅費和運作成本,百分之5的利潤是有的。

對於跨國資本而言,年收益百分之5的利潤雖然比銀行好得多,但是資本都是貪婪的,他們希望得到更好的回報。這些人拿著幾千億幾萬億的美元,在日本市場上轉來轉去,希望得到更好的投資項目。他們對項目的要求也是很嚴苛的。

首先流動性需要非常好,開發一個金礦,沒個20年是退不出來的,大家都知道礦是要慢慢挖的需要時間。廣場協議的有效期雖然沒有十分的明確,但是國際金融資本並不認為它是一個可以管20年的長期協定,可能會很快發生新的經濟變化,所以,資本要尋求一個能夠快進快出的項目。事實上,廣場協定也就管了5年。

第二、這個市場足夠大,大到能夠容納幾千億美元。你要去做塑料晾衣架,這個市場容納不了這麼多美元。

第三、這個市場是非常暴力的,當時日本的房價已經漲的非常快了,大家都是集體看好的。

第四、這個市場監管非常困難。股票是電子化交易,監管相對容易。房地產是對人的,一對一的交易,監管麻煩,從日受考試到最後全部調查清楚,再採取措施,可能要3到4年時間。於是,外國美元資本盯上了日本房地產市場。

第五、國內民間資本無處可去

日本六七十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巨大繁榮,老百姓手機都有錢了。有了錢,就要錢生錢,就想去投資。人性都是買漲不買跌的,房地產的火爆,讓居民紛紛把錢投入到這個市場。

第六、大量公司進入房產領域

這個問題和我國不一樣,中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是被嚴格限制的。我們的土地是招拍掛制度,一般人是進入不了的,所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主要就是幾個大開發商呼風喚雨。但是日本本土的企業不是這樣,企業資本可以自由的進入房地產市場。

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房地產市場的空前繁榮,加上日本政府在調控之前,國外資本已經把日本房地產抄到了上也不是下也不行的狀態。

最後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的房地產導致日本經濟下行了20年,到現在也沒有緩過神來。

目前為止找不到能夠匹配中國經濟的模型,可能每一個大國的發展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分析日本也是希望更好的理解和思考中國的經濟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