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三)——含蓄美3

三、运用双关手法造成含蓄美。

双关手法包括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句子字面上是一种意思,字里面又是另一种意思,句子显得含蓄有味。而运用了语意双关的句子既含有这种意思,又含有那种意思,句子更显得含蓄有味。

运用谐音双关的诗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还有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怀“情”同音,是双关隐语。从字面上看,是指天气“无晴”与“有情”,而字里而则是说恋人的“无情”与“有情”。要说心爱人儿对自己“无情”嘛,她又羞羞答答地向自己表示了爱意;要说“有情”嘛,她表示的爱意却又是那么朦朦胧胧,叫人捉摸不透。诗意显得含蓄有味。

运用语意双关造成含蓄美的诗,例如南朝乐府《子夜歌》“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字面上是说织成“布匹”,实际上指结为“夫妻(匹配),还有南朝乐府《读曲歌》: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诗歌中写路上长满了极苦的黄蘖,自然是“道”上很“苦”,实际上是一夜叙谈,说出自己的思念之苦,因此诗句蕴含丰富而深远,具有浓厚的含蓄美。

诗词鉴赏(三)——含蓄美3

三希帖之一——《快雪时晴帖》(东晋:王羲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