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眾所周知,胃癌是東方人中發病率較高的癌種,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日本!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我國與日本胃癌現狀的比較


2013年日本確診癌症86.2萬人,其中有21萬人是胃癌;其中每年有近5萬日本人死於胃癌,佔日本因癌死亡人數的1/4。

按人口比例額來算,日本全國人口1.27億,胃癌發病率為165/10萬,早癌發現率大於60%,五年存活率為86%。

中國是胃癌高發國,據2017年中國癌症中心公佈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度新發胃癌68萬例,胃癌死亡50萬例,佔我國所有癌症的近1/3,平均每天就有近1364例患者死亡,每分鐘就有6人因胃癌死亡。發病率和死亡率均約佔全球總數的50%。

超過80%-90%的胃癌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處於晚期,早癌發現率只有7-10%,這導致我國胃癌5年生存率不足30%

如果按每人的預期壽命85歲計算的話,一生中有 36% 的機會患癌,其中胃癌發病率排名為男性第二,女性第四。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你算算,

自己有多大幾率被胃癌偷襲?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數據

胃癌作為全球難題,各個國家的5年生存率都難以提升,日本卻鶴立雞群,遙遙領先。

這不僅得益於發病率的控制,更大程度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全國篩查的態度。

醫生要做的,絕不僅僅是當患者因為患了疾病進了醫院時提供治療,更重要的,是將疾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普及給每一個人。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中國和美國的癌症治療有差距,但在有的癌症上沒什麼區別,比如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都只有20-30%。

面對胃癌,中國、美國都輸了,但是日本卻成為最大贏家!日本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簡直甩了其他國家好幾條街!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在這個問題上,整個世界都是雞,而日本簡直就是一隻鶴。

這差別太大,以至於有人懷疑日本的胃癌跟其他國家的胃癌都不是一個病。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其實日本對付胃癌的武功秘籍,就是全民早篩查,口號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

1964年有40萬人進行了檢查,到了1970年就有400萬人,1990年後每年都約有600萬人進行胃癌篩查。

所以日本對胃癌的治療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如果有人得了胃癌,再跑到日本去求醫,那可能就有點晚了,因為不見得日本有特別的治療優勢。

比如說,如果比較美國和日本每年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每100個胃癌發病者,在日本有42人死於胃癌,在美國有53人,有點差距,但是區別不大。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所以日本的5年胃癌生存率,雖然看著不錯,但是有不少“水分”。

  • “水分”之一是檢查出來的早期患者,病情發展比較慢,存活率相對也就容易高一點。


  • “水分”之二是因為日本全國性篩查,很多人查出來的時候相對年輕一些,身體狀況相對好一些,也就更能經受化療的折磨,治療也就更徹底一點,效果當然也就會好一點。


  • 還有一個“水分”,是日本對胃癌定義的門檻比較低,同樣的胃病,在美國只認為是胃部病變,在日本就會被診斷為胃癌。


所以,如果說日本贏在了起跑線上,那也是有點“偷跑”的感覺。但是,如果這是一場比賽,那也不是日本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比賽,而是病人和癌症之間的比賽。

是否偷跑並不是關鍵,關鍵是能否實實在在挽救病人。

關鍵是這“偷跑”在中國行不行得通?拋開全民篩查的資金投入不說,中國會有那麼多人想提前知道自己有癌症嗎?

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連切腹都不怕,當然也不怕知道這病情。

中國的國情卻是即便發現是癌症,也要瞞著病人進行治療,彷彿病人都擁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感覺病人都無法面對癌症。

如果看每年的死亡率/發病率的比例,中國要高出美國和日本不少,這裡面肯定有不少病人因為無錢進行正規醫治,但是是否也有一些是玻璃心先破碎了?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我們應該學習到什麼?


現在日本的治療水平怎麼樣也不是很關鍵,關鍵的是日本怎麼走到今天的。

如果看日本胃癌死亡率的趨勢,畫風是這樣的 ↓↓↓: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天天做好事。胃癌的死亡率在某一年降低降低也不難,難的是60年持續地降低。

死亡率的持續降低,其實得益於發病率的持續降低↓↓↓: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胃癌發病率(男)(每10萬人,經年齡校正)


日本這個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雙降,只是發生在胃癌上,其他癌症的死亡率從1950~1995年都在增加。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日本到底做了些什麼?


說起來很簡單:胃鏡、幽門螺桿菌、低鹽、冰箱!

1.

普及冰箱


在60多年前,胃癌是日本主要的癌症。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普及冰箱,在此後發病率大幅下降。

喂?有沒搞錯?為什麼是冰箱?

美國目前的胃癌發病率很低,但是在1930年之前,胃癌也是主要癌症。1930年之後開始冰箱開始走進美國家庭,胃癌發病才開始降低。

冰箱的好處不是讓人可以吃剩菜。冰箱的好處是可以讓食物裡的細菌不要那麼瘋長。因為食物不容易腐爛了,人們也不用使用那麼多的防腐劑,包括使用鹽來醃製食物。

那中國是什麼情況↓↓↓?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1年)的數據,中國城鎮每百戶擁有電冰箱在2000年才有80.1臺,到2010年達到96.6臺,基本飽和,但是在農村還有很大的缺口,據估計到2015年仍有至少20%的農村家庭沒有冰箱。

農村的冰箱少,正好與胃癌發病多一致。從2015年中國癌症的統計數據看,雖然城市和農村癌症的總病例數相當,但是農村的胃癌發病數是城市的兩倍以上。

所以,即便目前沒有辦法讓中國的癌症病人都吃上有效的藥物,也許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讓中國的所有家庭都用冰箱。

2.

控制鹽的攝入:


食物中食鹽的攝入量,跟胃癌的發病率也是正相關的。有研究根據尿液裡的鹽含量推測食物中鹽的攝入量,抽樣檢查了來至24個國家的人,發現吃鹽越多的國家,胃癌死亡率也越高。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我國衛生部)指出,日本人胃癌高發,事實上主要還是和飲食有關。簡單來說,一是攝取鹽分太多,二是缺乏維生素C

日本人雖然以白米飯為主食,但每天都要喝大醬湯,做菜時用得最多的又是醬油。所以,國民都有攝取鹽分過多之嫌。

但實際上,離控制在每日攝鹽量6克以下的目標還很遠。鹽分攝取過多,會損壞胃黏膜屏障,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高發。


為什麼日本連續60年胃癌死亡率降低?



控制食鹽量到底能減少多少胃癌?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食鹽太多會引起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

WHO已經把每人每天食鹽的推薦攝入量降到了5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日本還需努力,中國也要努力。比如冬至吃餃子,餡可以少放點鹽,也不要沾醬油吃。

3.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從2013年開始,日本的國家健康保險開始為胃潰瘍的根治買單,希望能夠進一步減少胃癌及相關死亡率。並規定12歲以上人群必須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這是一個偉大的舉措。

在我國,至今還有許多專家擔心抗生素的副作用,和所謂的未經過驗證的幽門螺桿菌的“益處”,而不敢或不建議根除健康人群的細菌。

有研究表明,大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為腸型胃癌,而我國大約有7億人被感染,這1%將是700萬人成為胃癌的潛在獵物!根除HP將降低39%的罹患幾率

4.

最重要的,普及胃鏡篩查:


首先,日本的胃鏡是世界上最好的胃鏡,日本的胃鏡醫生也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診療技術。

日本於1990 年後每年都約有 600 萬人進行針對性的胃癌篩查,且40歲以上把胃鏡作為體檢必檢項目,對發現的胃癌前期疾病和胃癌前病變進行重點監控,定期胃鏡複查。

胃鏡排查率達到總人口的16.18%,覆蓋重點人群的60%以上。

反觀中國:約有三級醫院1300餘家,二級及以下近3萬家,配備胃鏡約有10萬部(含民營醫院、體檢中心、康復機構及其他醫療機構)。

但是據估算,全國接受過胃鏡檢查的只有約8千萬人次,不到總人口的7%,農村尤其嚴重,不到2%。

有關專家估計,在我國至少有1.2億人急需胃鏡檢查

極低的胃鏡篩查率使我國胃癌的五年生存率遠遠低於日美等國家,成為胃癌第一大國!

文章源自:私人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