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80年代的勢頭是下海經商,

90年代的勢頭是炒股,

2000-2010年的勢頭是房地產和互聯網,

2010年以後的勢頭是移動互聯網......

基本上,每個階段性的歷史進程前後差不多10年時間。放到今天來講,移動互聯網的勢頭基本快要進入尾聲,如果想借著這個概念去創業,白手起家已經非常困難,你面對的競爭在不斷升級。互聯網行業也很有意思,喜新厭舊,你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轉瞬落寞。

行業先驅與先烈的角色不停的轉變著,並不妨礙它引來無數好鬥者,能被時代記住的卻是少數。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陳一舟,是多年前第一波在網絡熱潮中失手於ChinaRen的“老海龜”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陳一舟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第一次創業:ChinaRen

網站的名字叫做“ChinaRen”,網站定位在18到24歲的在校大學生,理由也很簡單,一方面這是當時網絡用戶最集中的群體,另一方面,雖然這一群體暫時還缺乏消費能力,但是今後卻會成為消費的主力。

這一時期恰逢互聯網泡沫時期,ChinaRen也做足了“燒錢”的功課,1999年11月包裝輪迴樂隊,12月舉辦“高校旋風行動”,2000年1月贊助“東京攻略”上海首映式以標誌進入上海市場,3月開始贊助中國大學生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到3月28日的時候註冊用戶突破了100萬。通過高校行系列宣傳,ChinaRen校友錄人氣迅速拉昇,幾乎成為中國學生必上的網站。

好景不長,網絡股泡沫很快破滅了。好在那時候的ChinaRen已經有了一定市場規模,搜狐正式宣佈收購ChinaRen,陳一舟任SOHU副總裁。楊寧後來感嘆:我覺得有的時候市場的力量非常非常大,就跟大自然的力量一樣,不是一兩個公司或一兩個人能左右的,像上次印尼發生大海嘯,市場的力量就像大自然的力量一樣,太可怕了。

隨公司進入搜狐之後,陳一舟雖然是副總裁,但2001年3月他就選擇離開了。事後在接受採訪時他說:“又不是大股東,又做不了主,一天到晚在那裡守著,沒什麼意思。”

從創業到被收購,陳一舟前後花了不到一年半時間。

他們三個創始人在創業江湖上,也被喊出“斯坦福三劍客”的外號。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第二次創業:千橡互動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2002年,陳一舟以SP業務為基礎創辦了千橡互動。那個時候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加快速度,怎麼縮短和先驅者的距離。

終於,重出江湖的陳一舟找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創業路徑——血腥擴張、瘋狂融資。

之後的陳一舟就像一頭飢渴的猛獸,發現獵物,就一口吞下,甚至都不用咀嚼。2004年開始的兩年時間裡,貓撲、魔獸世界中國網、校內網、uume、Donews等等一批社區都被陳一舟納入囊中。

如此一來,千橡互動的總體規模和營收急劇擴大。以至於有媒體評論說:“此時的千橡成了一個瘋狂擴張的機器”

對此,陳一舟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互聯網上第二撥創業者肯定比第一撥更難成功,上一撥創業時,哪裡都是空地,你佔一片就可以。但現在,已經有幾個大城市了,我們只能做游擊隊,一邊找幾片相對肥沃的草地,逐漸變成小村莊,再變成城市。一邊尋找其他草地。”

不過這一尋找的過程,看來頗多坎坷。然而, 2006年國家對SP業務開始整頓,周鴻禕還發起了反流氓軟件的江湖混戰,種種事態,讓貓撲網上市的夢想胎死腹中。2006年9月27日千橡突然宣佈裁員150人,同時裁減掉視頻等部門,隨後在接受《北京晨報》採訪時陳一舟解釋說:播放微視頻需要巨大的帶寬投入,可競爭對手卻已經上百家,千橡不願再押寶於此。

“我會用10個人撐三年。”

2007年4月,在ChinaVenture創業投資年會上,陳一舟回顧那一時期:“我在美國已經窮到不能再窮了。我和一個天使投資人,吃麥當勞吃了8次,他吃的麥當勞吃的3塊錢標準的麥當勞,我是吃的5塊錢的,我融了8萬元。”

在經歷了2005年和2006年的輝煌之後,千橡的光彩就這樣黯淡了下去,屢次慷慨陳詞要上市的陳一舟沒了聲音,而曾經立於潮頭的千橡在整個2007年更是幾乎沒有新聞可言。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第三次創業:人人網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那個時代,校內網,佔座網、5Q校園網都是“中國Facebook”的效仿者。經過一番明爭暗鬥,最終校內網站上了風口,成為最大的中文社交網站,與Facebook對標。

但是好景不長,創始人王興敗倒在了現實面前。2006年10月,王興融資失敗,以僅僅200萬美元的價格,將校內網賣給了陳一舟。

出手後的校內網可以說能讓王興咬碎牙,在SNS領域,陳一舟可以說是獨霸一方。2008年,人人網就獲得了軟銀4.3億美元的融資,並更名為“人人網”,至此校園網將不再侷限校園內用戶。

2011年5月4日,人人網頭頂“中國的Facebook”的光環風光上市,成為全球首家上市的社交網站,募集資金高達7.43億美元。登陸紐交所的第一天,人人市值一度接近80億美元,在國內所有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市值排名第四。

與王興不同的是,陳一舟摸清了人人網的定位——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從中找到了變現的方法,也正是因為這心急的變現手段,讓人人網慢慢走下坡路。

“廣告成災”是用戶抱怨的開始。

雖說廣告是陳一舟為人人網找到的一重要變現途徑,但遍地都是廣告,這個吃相也難免會讓眾人看不下去。本應作為官方通知賬號的人人小秘書,也成了廣告的集中營,進一步加深了用戶的反感,甚至有了“人人小秘書是壓死人人網的最後一根稻草”之說。

用戶活躍度降低以後,人人網也開始轉換內容,但人人網只是增加了內容的數量卻沒有把控內容的質量。滿屏的低質量內容+氾濫成災的廣告,使得用戶流失變得更加嚴重,人人網也日漸成為一副空殼。

充滿外患的人人網,內憂也波濤洶湧。

2014年6月,人人公司的副總裁杜悅在發給董事長陳一舟的郵件中指責其做人"非常負面",還抄送了所有高管、董事、投資圈知名人士以及合作伙伴,隨後杜悅離職。而當月,人人就將有4位高管離職。

陳一舟用人不當,不信任老員工,大力招聘外來高管,從側面挑起了內鬥。結果公司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一波比一波差。

陳一舟眾叛親離,而人人公司也在內鬥中,錯失發展機遇。

當年炙手可熱的第一股,如今是不足3美元的股票地板價,人人網成了投資人不愛的垃圾股。反觀其一度對標的Facebook,2015年時日活就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人人網巨輪慢慢下沉。

“人總是經過這種可笑荒唐的事情,才會改變。”陳一舟說。

“創業只能埋頭苦幹,而且還必須做正確的事,如果方向不對,那就啥都沒有。”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陳一舟:我不是失敗的創業者 創業需要埋頭苦幹

敢不敢關注了我們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