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清朝末年,南方革命形势汹涌起伏,朝廷内部袁世凯攫取军政大权。当时以铁良、良弼为首的皇室少壮派组建宗社党,妄图挽清王朝大厦于将倾。可惜,随着良弼的遇刺身亡,大清最后复兴的希望也随即覆灭。下面,我们就一起说说清朝宗社党良弼的短暂人生。

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良弼,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

作为皇室后辈,良弼没有八旗子弟的腐朽气质,更没有逗鸟遛狗的爱好,他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

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既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

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1912年1月12日,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此时,良弼的禁卫军协都统一职虽已被冯国璋接替,但在禁卫军中仍广有人脉,铁良更是久历行伍,在军中的影响大约仅次于袁世凯,因此宗社党声势不小。

26日,议事毕回家,在光明殿胡同家门口(今北京西四北大红罗厂街),遭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杀手彭家珍(四川武备学堂毕业生)向其投掷炸弹,被炸伤左腿。

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良弼遇刺,并未即死,救治了两日,请日本军医做了截肢手术,但终于伤重身亡,临死前,良弼叹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1912年2月1日,以副都统阵亡例从优赐恤。良弼死后十余天,清帝逊位,抚恤之事无人再提。良弼家中并不富裕,只留下三个女儿,日子十分艰难。秋瑾好友、清末女杰吴芝瑛闻此,写就一篇言辞极为恳切哀怨文章,呈交有关部门,抚恤金一事,总算有了下落。

良弼遇刺身亡,断送了大清王朝最后一丝复兴希望

纵看良弼为人,颇有些国难将才的侠义,如果良弼不死,凭借宗社党力量,大清王朝也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无奈时局不由人,共和的潮流不可阻挡,最终,历史没能给良弼挽救大清的机会。作为一代英杰,只能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