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網劇《精絕古城》畫面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趙梅 圖/網絡)網絡熱播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一度引起眾多人對西域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很多人猜測,網劇中描述的“精絕古城”真實存在嗎?9月22日,在新疆博物館舉辦《尼雅·考古·故事—尼雅遺址考古30年週年成果展》之際,記者將帶你追溯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的尼雅遺址,經過考證,這裡就是《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的絲綢之路南道上重要綠洲城邦——精絕國故地。此次展出的300多件文物將為你展現出一個真實版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

一度繁華富庶 千年前神秘消失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1995年考古發掘現場

史料中關於精絕國的記載很少,據《漢書·西域傳》中的簡短記錄,“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 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從這段不足百字的文獻記載來看,漢代的精絕國當時只是一個擁有四百多戶、三千多人的城邦小國。

以後的考古也證實了史料中的記載,考古人員曾經根據尼雅遺址的長寬距離估算,整個尼雅遺址的面積約在180平方公里左右。

然而,這個城邦小國卻和樓蘭國一樣,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度也曾“商賈雲集,繁華富庶”。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東漢時期,精絕、小宛、且末被日益強大的鄯善國兼併。公元3至4世紀,精絕國在歷史中消失。

直到上千年以後,英國人斯坦因來到這裡,沉睡在荒漠中的精絕國才再次被喚醒。

1901年1月的一天,從克里雅到達尼雅巴扎的斯坦因,遇到了一件讓他興奮不已的事情,他僱用的駝夫告訴他,巴紮上一個農民手中有兩塊寫著不知道什麼文字的小木板,木板拿到斯坦因的面前時,他驚呆了,原來木板上寫著他稍有了解的佉盧文,字體與公元前1世紀記錄的貴霜王朝時期流行的一種字體很相近,這種文字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幾乎成了無人能識的“死文字”,然而,它卻出現在塔里木南緣的沙漠中,斯坦因相信,這其中一定有探尋的歷史故事。

兩塊帶字木板 讓他發現尼雅廢墟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出土的“元和元年”錦囊

他很快讓人找到擁有這兩塊帶字木板的年輕磨坊主,並且請他做嚮導找到了埋葬於沙漠的尼雅廢墟。

斯坦因第一次造訪尼雅,並且很順利地就找到尼雅廢墟,並且得到了大量的“寶貝”。

他曾在自己的考察日記中這樣描述:剛到尼雅廢墟,在上廢墟斜坡時,他就撿到三塊有字的木板,到了坡頂,他在一處居室內發現佉盧文木板到處散棄……僅在第一天,他就得到了當時古文字研究者所見過的所有佉盧文的總和。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第一次進入尼雅,斯坦因整整工作了16天,他帶走的佉盧文木牘有700塊,漢文木簡58件,加上其他各種文物,以及他在尼雅附近廢墟中獲取的珍貴文物,整整裝了十幾箱子運往英國。

從1901至1931年,斯坦因先後四次進入尼雅遺址,盜走了遺址中大量珍貴的文物。

斯坦因在考察日記中陳述,1931年,第四次進入尼雅時,他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線索。那次尼雅之行,雖然一路有人監管,但斯坦因使用各種辦法,讓隨從在尼雅廢墟中獲取了26枚漢代木簡。就是在這些木簡中,他發現了期盼以久的記載,一片木簡殘文中有“漢精絕王承書從……”字樣,這些字樣無疑肯定了木簡出土的廢墟就是精絕王國的住地,而尼雅遺址就是《漢書•西域傳》中的精絕國故地。

考古隊伍增至數十人 精絕昔日風貌逐漸清晰

斯坦因離開後,尼雅考古一度沉寂了數十年。直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新疆考古、西域古代文明研究重新提上中國文物考古界的工作日程。

上世紀90年代,中日聯合尼雅考古,讓尼雅考古較之以往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尼雅遺址考古開展,帶你看看曾經存在的精絕古城

司禾府印

​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炳華教授曾是這段時間尼雅考古的親歷者,他稱1988年至1997年,是尼雅考古參與人數多、涉及學科廣、發掘成果豐碩的階段。1992年以前,考古隊每年人數還不超過16個,1993年以後,人數猛增至30多人,“從20歲小夥子到70歲老者,每年10月初,大家集中到民豐縣後,不僅會立即成為一道色彩鮮明的風景,而且會成為全縣關注的中心”,他在親歷中描述,平日裡少人的招待所一下子爆滿,小城市場上蔬菜變得緊俏,滿載著帳篷、睡袋、發電機、液化氣罐、烤肉的無煙煤,活雞、活羊……這些瑣碎的事情,一連幾天會成為尼雅河邊的居民談論的話題,尼雅河盡頭沙漠中的人類廢墟,在他們心中又平添了身價,甚至讓他們感到光榮。

根據王炳華的描述,由於1993年至1997年,隨著尼雅考古發掘成果收穫漸豐,精絕城邦昔日的風貌也逐步清晰起來。

保存極為完好的精美絲、毛織物衣服、隨葬的食品、用器,從東、西方來到這裡的裝飾物,清楚地呈現了沙漠深處精絕王室成員們的生活情況,佛寺牆壁別具特色的壁畫,一般居室的佈局,隱匿在胡楊、紅柳叢中的圓形土城,距離王室住地不遠的窯址、殘碎的珊瑚枝、玻璃片……都在向我們展示真實版“精絕古城”的生活細節。

生存環境嚴酷 精絕人曾創制國內最早“森林法”

王炳華結合自己的考古親身經歷,以及考古資料提供的豐富素材分析,當時的精絕國居民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開展農牧業,園藝果蔬的生產,此外,他們也發展製陶、皮革,加工、釀酒,毛棉紡織、房屋土建,金屬冶煉加工、裝飾品製造等日常生活,通過上述這些生產,他們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滿足。

然而,因為不時降臨的沙塵暴、尼雅河水豐歉不均,人們飲水、澆灌困難,所以,精絕國居民的生活也並不輕鬆。

考古人員根據墓葬出土遺物分析,精絕國居民的農業種植,主要是小麥、大麥、小米,此外,也種植一種叫蔓菁的蔬菜,他們的畜牧業則是駱駝、馬、牛、羊等,羊肉是他們平時最重要肉食來源,考古人員在精絕王室墓葬中發現,一個木盆上放置著羔羊腿,他們分析,這羔羊腿應該是精絕人當年最珍貴的食品之一。

從尼雅古墓群中出土的杏、桃、李、葡萄的核和果乾來看,這裡的居民還種植水果,考古人員曾在遺址南部發現一處面積1500平方米的葡萄園遺蹟。

此外,釀酒業在精絕也很受重視,考古人員在不少房屋遺址中,發現盛酒的陶甕。在不少佉盧文中還有催繳酒稅的文字記錄,有一件文書甚至記錄,所收的酒稅,竟被管酒的稅吏自己偷偷喝完了。

據王炳華的親歷描述,由於生存環境嚴酷,精絕人為了阻擋風沙,用粗大的胡楊木作為房屋的主要框架,再以蘆葦、紅柳條編織成牆,在牆上薄敷泥土,或者在牆外再編織籬笆,在房屋外種植樹木避沙遮陽。

已故學者楊鐮曾在他著作的《尋找失落的西域文明》一書中分析,由於精絕國所處的環境日益惡化,國王后來還親自處理水的分配。在第368號文書提及由於河渠已沒有水,致使耕地得不到灌溉,國王只好親自出面干涉水的分配。而在482號佉盧文書上記載,精絕居民之間出現砍樹風波後,國王為了制止這一行為,下了一道敕諭:“活樹嚴禁砍伐,違者罰馬一匹;哪怕只砍了樹的枝杈,也要罰母牛一頭。”這道敕諭後來被人們認為是國內最早的“森林法”。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