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是开封府,那西京,南京,北京是?水浒传里北京指哪儿?

从曹操开始,连续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选择定都邺城。邺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如果中国北方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则邺城和长安,经常成为东西方向上,割据双方政治军事的重中之重。不仅西魏东魏,还有前文提到的北周北齐的对峙,都是以邺城和长安为双方的首都。而夹在邺城与长安之间的洛阳,则就会不幸成为双方交兵的战场,进行反复的你争我夺。

到了隋文帝杨坚代周的时候,相州总管尉迟迥(见第一章第三节)以邺城为基地,起兵反对杨坚,最后兵败自杀。这件事情让隋文帝杨坚意识到一个繁荣发达的邺城对于长安和洛阳的地缘威胁,最后杨坚决定对邺城进行焚毁。并且将原来邺城的十万人口,迁至邺城以南十八公里的安阳。并且,将安阳重新命名为新的邺城。新邺城兴起之后,古邺城开始走向衰落。

古邺城虽然已经衰落,但新的邺城安阳地处漳河与卫河之间,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古邺城在河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而不管经济和人口如何增减,优越的地理位置则是搬不走的。所以,在五代时期,新邺城还依然经常成为黄河以北抵御契丹南下的军事桥头堡。因此,我们在唐诗中会听到这样的诗句——“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这种情况发展到北宋时期,建都在中原四战之地的宋太祖赵匡胤,效法当年的曹操,给北宋设立了四个都城,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和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黄河以北的重镇大名,在古邺城以东不远。大名脱离了太行山的依靠,地处华北平原腹地的隋朝大运河畔,成为南北陆路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所以,我们在《水浒传》这本书中,才经常听到好汉们动不动就要商量一下攻打大名府。直到北宋时期的大名府,才在政治军事经济的各个方面,彻底替代了古邺城的历史地位。

北宋东京是开封府,那西京,南京,北京是?水浒传里北京指哪儿?

这种情况又持续了两百多年,直到元代运河改道。永济渠被完全废弃,新的京杭大运河沿会通河纵贯山东腹地而过。华北平原上的名城大名府才被渐渐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京杭大运河河畔的临清府等地。

而此时此刻的枢密使郭威,就兼任邺城(安阳)留守,手握重兵,虎踞在黄河以北的开阔大平原上。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