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股東:股權分配、控制、布局一樣都不能少

股權激勵的十大好處:

解放老闆,有錢有閒

統一思想,上下同欲

降低薪酬,吸引留住人才

提高離職成本,長期捆綁人才

安撫老人,現在有回報,未來有保障

優化組織結構,預設期權池,築巢引鳳

讓員工長期發展,參與決策,有歸屬感

用未來的財富,做當下的激勵

明確權責利,心甘情願接受考核

整合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競爭

股權到底該分配給誰?

對於初創企業及核心創始人來講,需要考慮但往往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的是,對於創業初期能夠給公司帶來創業所需要的能力與資源的人,是否有必要都將其作為創始股東並給其分配股權。

如何最大程度穩定並激勵團隊?

要穩定與激勵創始股東團隊,首要的當然是讓團隊有共同的願景、共同的價值理念及“同甘共苦”的團隊精神。但光靠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還不夠,物質利益方面的手段與安排也得有,“兩手都得抓,還都得硬”。

就上述“第二手”方面的措施而言,正向來講,就是給予創始股東公司股權且讓創始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在創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反向來講,就是讓創始股東不敢輕易離開創業團隊,若離開其經濟權益會受到嚴重的減損或其他影響。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建議創始股東團隊對各創始股東(包括核心創始人)的股權設置並實施“股權確權機制”。

“股權確權機制”通俗來理解是這樣的:創始股東承諾為公司工作不少於一段時間,如果創始股東停止為公司工作時實際為公司工作的時間少於上述約定工作時間,則創始股東就當將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未確權的股權退回給公司或創始團隊。具體應退還的未確權的股權數量與其實際工作時間的長短及約定的確權機制有關係,但總的來講,實際工作時間離約定的工作時間越近,創始股東應退還的未確權股權數量就越小。

上述“股權確權機制”安排的效果,一是創始股東不會輕易做出離開公司的決定,二是即使其離開,其股權公司或創始團隊也有權部分或全部收回,收回的股權可以用於激勵堅守的創始股東,也可用於招聘新的替代人選。可見,無論對於公司及創始團隊,還有將來的投資人,均是好處多多。

如何鞏固控制權?--從股權層面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

1.創始人持有超過50%股份

如果創始人持有50%以上的股權,他就有一個天然的否決權,沒有他的同意,特別決議事項無法通過。但是公司需要不斷髮展,創始人的股份很難一直控制在50%以上。大多數公司在後續的發展上,創始人的股權低於50%,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2.股權轉讓對賭協議要設限

創業公司在獲取資金時,一般會與投資人簽訂對賭協議,即投資方投資該創業公司時先按一定的估值投資進來佔一定的股權比例,譬如佔20%的股權,同時,投資方會要求某一個財年該創業公司的收入、利潤或者用戶數量應該達到一個指標,如果沒有達到該指標,創始人就要按照對賭協議的規定出讓股權給投資人,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創始人的股權及對公司的控制權,同時增加投資人對公司的股權。因此,如果創業公司沒有達到相應指標,輸掉對賭,創始人會失去很多公司股權,從而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因此,儘量不要簽訂含有股權收購內容的對賭協議,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這樣的對賭,可以對轉讓股權的數量設置一個上限,譬如50%,以保證即使對賭輸了,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的股權轉讓也不會使創始人持股比例低於一定程度,因而不至於喪失過多股權和對企業的控制權。

3.歸集表決權

歸集表決權只是當創始股東股權低於50%的時候,使創始股東的表決權高於50%的常見方式之一。把小股東甚至投資人股份的表決權歸集到創始人的手上,增加創始人手上表決權的數量。例如,創始人只有30%的股權,所對應的就只有30%的表決權,當他把其他幾個創始小股東或者投資人擁有的股權歸集在一起的時候,他就會有了50%以上的表決權。

4.雙層股權結構

股權稀釋中公司控制權保持的實質就是將具有投票決策能力的股權保留在創始人手中,然後拿沒有投票權或具有微弱投票權的股票去融資,投資人幾乎沒有決策權,但是有平等的收益權。創始人可以採用境外雙層股權結構,即A類和B類股計劃來保證對企業的控制權。在雙層股權結構中,創始股東的股權雖然低於50%,但是在公司章程裡面約定創始人的每一股股權擁有多個表決權(例如10個或者20個),但是其他股東所持股份仍為“一股一票”,這樣能夠大大地增加創始股東在股東會的表決權利。

5.創始人的否決權

創始人否決權是一種消極防禦性的策略,當創始人的股權低於50%的時候,在公司的股東會層面做決定的時候給創始人一些否決權。這些否決權是針對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項的,創始人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規定,要求對於公司重大事項的決定,沒有創始人的同意表決則不得通過。通過創始人否決權制度,雖然創始人的股權低於50%,但是至少對公司的重大事項的決定有否決權,有一個防禦性的作用。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複雜和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

資本經濟時代的股權;

中國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正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週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提出:合夥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學習股權術:

員工不聽話,可以叫他捲鋪蓋走人!股東不和,怎麼辦?

有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

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

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配置: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夥人模式,什麼是合夥人模式,如何建立合夥人模式?

對外融資、對內激勵:

除了賣產品賺錢,你知道高手如何賣股權、賣現金流賺更多更多錢嗎?股權是企業無本息融資及0成本開拓市場的重要工作。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範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

2、解放老闆、業績倍增

3、平衡股東關係、功臣退出機制

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闆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闆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闆有一票否決權

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小肥羊管肯德基叫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 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