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12篇SCI论文,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达1200余万,看这位科研男神如何一路开挂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最不缺的就是有着浓厚求知欲望的学生,他们对潜藏在未知前路中的一切充满着探索的渴望。化工学院的博士生严孝清,就是这样一个在不断探索中砥砺前行的青年学子。

初来交大,起探索之心

在严孝清的眼里,交大是梦想起飞的地方,这里的生活朴素而充实,这里的老师博学而友善。每一隅都充满了知识与趣味,每一天都是梦想新的开始。刚踏入校园的他除了上课学习以外,还积极参加社团、勤工俭学、竞选班长,让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丰富。

完成12篇SCI论文,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达1200余万,看这位科研男神如何一路开挂

在大学二年级时,严孝清在化工学院杨贵东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2013年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便从此开启了他的科研征程。

参加比赛,实战科研

科研实验的起始阶段并不顺利,虽然沮丧,却也磨炼了他的心智,让他越挫越勇。在离结题仅剩一月的时候,他和他的队友终于完成了课题任务,成功制备了“Fe3+掺杂3DOM TiO2”光催化材料,并完成了性能测试。最终,项目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优”。得到学校专家的认可,让他们备受鼓舞。

在接下来一年里,他继续深入研究,并将论文成功发表在国际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并成为ESI高被引论文。有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锻炼,严孝清深感自己对科研充满热情,也决心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探索。

2015年7月,严孝清代表交大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经过33小时漫长的火车之旅,严孝清到达哈尔滨参加比赛。在看到自己的宣讲论文获得“优秀学术论文”奖以及同行参赛团队都有巨大收获时,严孝清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对交大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越战越勇,创新助创业

从哈尔滨参赛回来之后,杨贵东老师将下一步课题任务安排给了严孝清。经过一个假期的实验调控,严孝清获得了一条简单、经济可行的新型光触媒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在杨老师的帮助下,他不仅成功发表了SCI论文,还将产品进行了产业化。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科技园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愿意对本项目进行投资。在公司成立后,严孝清成为公司总经理,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创业之路。

2016年1月,严孝清带领团队凭借“新型光触媒催化剂对有机废水的高效降解”项目的出色发挥,被评为国际赛一等奖,斩获奖金三万。同年7月,他又代表公司率队入围“金张掖”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大赛三等奖,斩获奖金2万元。

在读研究生期间,导师给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严孝清的压力也更加大,科研任务也更加繁重,但是他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在学术上一点点积累,大胆尝试、多尝试,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在后来的日子里,严孝清起早贪黑,连周末也很少休息,完全沉迷在实验中。

他先后完成了SCI论文12篇,EI论文1篇,两个近40万横向项目的产业化生产研究工作和3篇中国专利及2项基金的撰写,主持和参与基金7项,完成成果转化2项,该项目已实现收入1235余万元。尽管科研的忙碌让人感到疲倦,可是也让他看到了更美的风景。

完成12篇SCI论文,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达1200余万,看这位科研男神如何一路开挂

潜心研究,学术盼辉煌

在读研期间,严孝清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如何走。术业专攻,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读博深造还是创业?严孝清,不断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咨询过自己父母,问过同学,请教过老师,他只希望能更好、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加上对科研的兴趣,他毅然决定在交大读博深造,潜心学术研究。

完成12篇SCI论文,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达1200余万,看这位科研男神如何一路开挂

2017年他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认真学术研究,返璞归真,这将成为他下一个成长的目标。

“我独自在西边放歌,为世界歌唱。”严孝清希望自己能够在这片科研沃土上辛勤耕耘,有所收获,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交大人,将来回报交大、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