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個字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日本要叫這個名字?

隨風而逝277762621


日本這個國名是唐朝天后武則天賜給和國(日本列島上的一個較大諸侯國)的,之前一直被中國稱為倭國。“日”的本義是太陽,“本”的含義是國家,故日本二字代表的是日出之國。也就是說日本這個國名大約從公元7世紀開始使至今,而日本的國旗則明顯表達了太陽崇拜。

根據《新唐書》中記載: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翻譯過來就是:唐高宗元年,倭國派遣使者來唐朝祝賀唐朝平定了高麗國。倭國使者慢慢熟悉了中國的語言文化,就討厭倭國這一名稱,要求更改倭國為日本國。倭國使者自己說,因為本國靠近太陽昇起的地方,所以以日本命名本國。當時唐高宗李治沒有答倭國使者的要求,後來天后武則天受不了倭國使者的軟磨糾纏,就賜倭國為日本國。日本在中國歷史上長時間被稱為倭國、大和、東瀛、扶桑等名,但是倭國使用的歷史最長。

倭一字最早出現在《論衡》之中,其語曰:武王伐紂,庸、蜀之夷佐戰牧野。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也就是說在西周周成王時期,日本列島上就有了小國家,名為倭國。在古代日語的發音中,大和與倭同音,所以中國就將日本人稱為倭國人。根據《後漢書》記載,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國使者來漢朝拜,光武帝賜使者金印紫授。1784年,一位日本農民在九州賀志島上發現了這枚金印,金印2.8釐米見方,0.8釐米厚,上刻"漢倭國王"五字!可見日本在歷史 上長期是受中國冊封的,雖非藩屬國,但是亦朝貢中國,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目前這枚金印被日本政府保管在福崗市美術館中,並專門建有金印公園。


大秦鐵鷹劍士


“日本”,顧名思義,“日”指的是太陽,“本”則是“國家”,也就是說日本的意思是“日出之國”,象徵著像日出一樣朝氣蓬勃,這和日本人非常喜歡的吉祥物“鯉魚”相得益彰,因為鯉魚也是喜歡逆流而上。

而日本為什麼要改這個名字,真正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名字實在太難聽了。

我們知道日本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倭國,從西周時期,當日本人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它的名稱就是“倭國”,意思為“綿延的山峰之國”。所以漢武帝時期,當日本使者來朝的時候,才會被賜予“漢倭國王”的國印。


本來這件事也這樣相安無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遞進,日本逐漸由一個個分裂的小國家組成了一個完整統一的島國。並且隨著漢語語意思的變化,“倭”這個字,逐漸從一個普通的名字轉變為了一個略帶貶義詞,於是當日本人被中國人叫做“倭人”的時候就非常不爽。

雖然那個時候日本和中國還是友好睦鄰,但聽上去“倭人”總覺得是罵人的。於是經過討論,日本正式向當時的大唐王朝申請更換國名,不過當時的唐高宗並沒有理會,直到武則天時期,才最終同意了日本的更換國名,於是就叫“日本國”了。


三觀粉碎機


這和日本國的膏藥旗有關,“日”雖然在漢語語意裡的解釋目前已經多元化,即能代表欣欣向榮的太陽,也能作為罵人的話響徹街頭巷尾。(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日本人還是覺得“日”好,即意味著太陽,日本人覺得自己是太陽昇起的地方,也符合民族習性,比如說男女混浴、向來百無禁忌的男女性事以及如今風靡中國地下網片的島國藝術等等,都是日本國民個性特徵的一個表現。

除了“日”這個即能罵街又能當名字用的國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國還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倭奴國”,不是“窩瓜”的“窩”,但取“窩瓜”矮胖之意,在漢語語意裡,“倭奴”是蔑稱,說的是文明開化不夠野蠻卻低三下四的意思。


至少在漢代以前,日本國還不叫日本國,而是叫“倭國”,即使在官方交往中,日本國也是以“倭國”的身份出現,比如說早已在日本國土上發現的“漢倭奴金印”,與漢武帝當時賜給位於今雲南地區夜郎國“滇王金印”形制相似。

這說明在歷史上,日本國(叫倭奴國更合適)曾給中國人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孫子,這“日本國”的名字怎麼來的呢?是因為日本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慢慢知道了中國人為什麼叫他們“倭奴”,被人鄙視了還高興了好多年,因此就想著讓中國的國君改一改。

時間過得真快,改著改著就來到了大唐,開始唐太宗沒當回事,想著叫你孫子你聽著就是了,哪來那麼多事情,到了武則天時期,經不住倭奴國的再三請求,武則天才正式下旨,改“倭奴國”為“日本國”,寓意太陽昇起之地。

但話說回來,好像武則天還是擺了倭奴一道,到現在隨著漢語語意的變化,“日本”二字天然就是罵街的兩個字,喊出去就是在罵人,改來改去,倭奴國還是沒逃離當孫子不堪的命運!


歷史三日談


關於日本國名的來歷,有這樣的故事,公元608年的日本引進中國文化和制度,意圖建立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國家,其攝政聖德太子遣使到大隋,在國書表達上,一句不慎,有“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的話,隋煬帝一見大為光火,什麼日出日落的,你要和我中華平起平坐嗎?嗯!當庭就斥其無禮和乖謬,並“遣使”前去“責難”,意思要叫他搞搞清楚。可能日本也覺得十分納悶,此前你們中華帝國把我們喊做扶桑,東夷,東瀛,在字面上多有表達為日出之國的意思,現在自己以日出之國稱自己,並按其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稱呼你們,你們大中華在地理概念上可不就是日落之國嗎?想不到一句不對招致災禍。日升於東,而落於西,這有什麼呀這個。可是,以前日本不叫日本,做為藩國,我中華直以倭稱之,也是有歷史在案的。公元57年,日本遣使而來,光武帝頒賜“漢倭奴國王”金印,自此即倭奴國稱之,更早以前,公元前1世紀,劉歆編纂的《山海經》中即有倭的稱謂,可見倭之稱謂由來已久。不喜歡倭的名字,也記住了被隋煬帝責難的教訓,為不致再次招來橫禍,公元660年,正在全面師學中國的使者變得乖巧起來,就叫大唐則天皇帝給起一名,你就叫日本吧,並做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地理上可不就是這樣嗎?日本二字,明顯就是中國人對自己東邊一個島嶼的感覺和稱呼,可是後來轉師西方的日本,在西化之後,變得乖戾傲慢,骨子裡極度鄙視中華文明,甚至對日本這一叫了一千多年的稱呼都煩了呢。

倭的考證。倭在漢字中是矮小的意思,本來日本個不高,依其本土文化基因,不喜肉食,因而大多矮小。日本考古得出的結論,在江戶時期(1603-1867),男子平均身高1米55到1米58,女性1.43米到1.46米,所以稱之為倭,也是十分形象的。開始可能理解上有誤,還十分高興,並引經據典,華夏多視外族為禽獸,名多以“狄”、“蠻”、“戎”這些獸蟲之名為飾,獨以倭稱之,加以人字,即中國之人還拿自己當人。為何後來變得不喜歡?《新唐書·東夷傳》有解:“稍習夏音,惡倭名”,就是說對中華漢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了這一委字不是好意思,倭人即矮人,這不是被人小看小瞧嗎?因而覺得不雅,變得不喜起來。然而日本自有矯情藻飾的傳統,釋倭為音譯,因民族為大和,和為倭的諧音云云,恐怕中國當時對日本文化還沒有這個閒功夫研究,因而此說根本站不住腳。唐朝人也納悶,“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意思是說倭吞併了一個叫日本的小國以後,就冒稱了它的名號,因為來使沒有說明,是否如此,存疑。呵呵,實事並非如此。日本就是我國民間對其地理上的泛指,意即那國家就是在一個出太陽的地方。

英語日本。稱Japan,是漆器的音譯,我們知道,兩千多年前,漆器技術就傳給了日本,日本獨創蒔繪和描金,漸成影響,所以西方即以漆器名之。我們知道,日本人說英語是說不準的,曾留下這樣的故事,其大使在聯合國使用英語發言,說完後受到主持人的表揚,說他日語說得像英語,可是把日本人給氣壞了。Japan到了日本之口讀什麼,Nippon和Nihon都可以,這在日本古音里正是日本一詞,是否如此存疑,魂舞大漠覺得有顛倒乾坤的意味,開始師學西方了嗎。而日本正式成為國名,是在得到了大唐欽定後的日本大化年間,公元640年間,或說更晚一些,在公元734年前後,那時日本不知有Japan。日本漆藝弄得好,中日展開交流,其螺鈿之技反過來作用於中國,在中國稱作描金漆器。中國在西洋人眼中為瓷的國度,日本為漆的國度,這便是文明的力量。致說其它,多荒涎,歷史是顛倒不了的。1993年坂田隆,1997年吉田孝,二人都分別出了好厚的書,專門就日本國號來源進行著述,無論從太陽神的祟拜立證,還是從人名的角度闡述,都不能篡改改歷史,偷偷摸摸的毛病不改,人就永遠不能長大。

何謂日本?再怎麼論,國粹主義者辨不過學者,只不過能盡力把一些字義變得好理解些,好接受些,這也算做一番良義苦心吧。有人講,倭以我,是個形聲字,不論怎樣,都是“漢人給取的名字”,形聲字不錯,從委而不從我,有人便解釋,我是說大唐再叫你哪,來自日本的使者,當時的情景是,噢,你是再叫我嗎,因此就從倭了,回來一路勞頓顛波,可能當時文化有限,把字就搞錯了,即以倭成名。可是歷史的考證,並非這樣,倭與俄相去甚遠,牽強附會那是非常可笑的。不過日本倒可這樣理解,自也無可非議,隨你怎麼解釋,倭字兩千年之久,這個倭奴國的名,就是歷史呀。再說日本,亦當沒有歧義,只是如其民粹所說,“原封不動地接受日本這一唐朝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國號並用於和唐朝交往,實令人非常厭惡”,可是當時也是歡天喜地的,師學大唐,開啟民智,不然不會有今天的日本,割斷歷史只能愚弄自己,掩耳盜鈴,這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吧?抹殺文化與歷史,正會弄丟了自己,正是日本不知為日本。


魂舞大漠


國據東方,日出之地,日為太陽,本來就出自東方,取名日本,國旗為太陽旗,根據地理位置取名,配上太陽旗,簡單說;人家得天地呼應,國小但不簡單的呀,看看人家在地震時,依然很鎮定,不亂,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造假。

再看看我們的國內,注水肉類,假幣,詐騙,假冒產品等等,比別人高出許多,還有漢奸之類,真是別人許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拿一臺汽車來比,別人造出來還是相當好。至於中日世仇,那是中國當時沒有科技可言,包括亞洲各國都比不上日本在世界排位,二戰時日本在全球排在第七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