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三秦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在進行的一項身體活動,人們通常對越熟悉的事情越缺乏重視,覺得沒有新鮮感,但其實
走路和游泳、騎車一樣都是一種身體大肌群參與的有氧運動。而且走路最突出的長處就是便於實施,隨時隨地都可以,不受場地和工具的限制。所以千萬不要再說自己沒有時間運動,走路就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走路和其他的有氧運動一樣可以為身體帶來諸多健康益處。
① 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耐力和體能。
② 是減脂的重要手段。
③ 可以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
④ 是預防骨質疏鬆、肌肉衰減的重要手段之一。
⑤ 可以減輕壓力,緩解焦慮、改善睡眠,促進心理健康。
看到這麼多的好處,你是不是想趕緊邁開步子走一走了?先別急,這些健康益處可
不是隨便散散步就能實現的,還是建議先掌握下面的攻略。
第一,走路必須達到“中等強度”,才能實現健康價值“質”的飛躍。
中等強度指的是雖然有些用力,但仍可以在運動時輕鬆地講話。我們常說的快步(健步)走就符合這種強度。
第二,每天主動性的快走最好能達到40分鐘,當然如果無法一次完成可以累計,但每次持續時間不能低於10分鐘。運動的安排如果不能每天堅持也要保證“經常性”------每週頻度必須保證3次以上。
第三,穿合適的鞋襪,選擇安全平整的場地;走路前要做準備活動,開始後要逐漸增加強度,避免運動損傷,結束後別忘了做適當的拉伸。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現在你可以愉快地開始走路了。
作者:李慧藝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衡膳學院一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走路也有學問?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覺得很無趣,走路哪有那麼多事,誰不會走路。“行走是人類最好的補藥”。這是西方醫藥鼻祖希波克拉底的一句格言。
的確,走路也是一門養生之道;多走路,好處多。中醫認為,人在走路時,全身七經八脈都跟著一起活動。走路可以活動關節、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鎮定神經系統、鍛鍊腿肌、腹壁肌、心肌,並能鍛鍊大腦皮層,使腦細胞更活躍,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
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預防疾病方法
1
防心臟病
步行鍛鍊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博士就首創了以走路作為心臟病和心梗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
2
防大腦萎縮
研究表明,保證每週步行不少於9.6公里,不僅可以增加大腦體積,還能有效預防大腦萎縮、老年痴呆,也會讓記憶力出現問題的幾率降低50%。
3
防糖尿病
其實控制糖尿病並不難,若能一星期堅持3天,每天在30分鐘內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可降低25%;每週堅持4天,可降低 33%;每週5天,則能降低42%。
4
防下肢靜脈血栓
步行的過程就是雙下肢肌肉收縮、舒張,這就如同液體泵一樣,使血液由肢體遠端迴流到心臟,而且足踝部充分活動,避免下肢靜脈血栓。
5
減少頸椎病
步行並伴以抬頭挺胸、頸部後伸、肩背肌肉活動,有助於緩解長期伏案導致的頸肩背部肌肉、韌帶、關節的疲勞,對於預防和治療頸椎病具有明顯的效果。
6
有益腸胃
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強肺功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強對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行走的革命
隨著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對運動也就更加註重起來。在強身健體的眾多運動中,走路作為一項無門檻、免器械的親民運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很多人走路是為了運動健身,也有的是為了減肥塑形。
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場行走革命。在很多國家,人們已經把行走作為21世紀人類獲得健康、長壽、幸福的健身法寶。儘管具體方法各異,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步走,行走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
PiPi健康
走路,其實是目前最簡單最便捷的運動方式,它屬於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於關節的保護很好,尤其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
關於有氧運動,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練習項目。例如:自行車、跑步、步行、游泳、舞蹈、滑冰、滑雪、打籃球、打排球、踢足球、打網球等都是不錯的選項。
近幾年開始呼籲大家拒絕久坐,每天一萬步,各平臺以各種獎勵手段,希望大家積極運動,哪怕是最簡單的運動,下面咱們來說一下走路的好處。
1、降血脂:從生物化學的角度講,步行可以提高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也可以降低體內低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當然,幅度有限,只是寄希望於走路,其實並不是很現實。而且,步行對於血壓水平的控制(高血壓患者)、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風險,以及提高和改善人體心情的愉悅程度,都有一定的幫助。
2、保護心臟:許多研究都有證實,每週快速散步超過3小時的人群,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顯著下降。相反,每天活動不足30分鐘的人群,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大幅提高。
3、降血糖:每天3次的短途步行(每次用餐後),在24小時內以同樣適度的速度維持單次45分鐘的步行強度,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
4、
增加免疫力:有時候可能會突然感覺到身邊好多人好像都生病了?而且很多疾病年輕化, 但是你不需要也沒必要成為下一個,這樣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所需要做的就是走更多的路。5、舒緩壓力:每天堅持運動的人比每天悶在房間的人更有工作積極性,也更加具有樂觀的精神。
其實走路的好處不止這些,其實也不只是走路,運動帶給我們健康,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經常運動,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精神充沛的度過每一天,鍛鍊還可以改善睡眠質量,使得夜間休息時更加踏實有效率。
心血管內科王醫生於2018.7.8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隨著現代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增加了人體久坐的幾率,尤其是互聯網的日趨發達的情況下,人體工作基本上靠雙手完成,腰部以下的活動大大減小,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種下半身的疾患,如腰椎疾患、大腿靜脈曲張等,給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而走路作為一種人體最基本、最簡便的運動形式,能夠較好的活動到人的下半身,但是走路這種簡便的運動方式,對人體的刺激量太小了,需要通過延長走路的時間以此來增加,走路刺激的效果,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走路需超過3千米,才能形成有效的運動刺激,才有助於身體健康。
每天3千米的走路里程,相當於人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身體略微的出汗,帶走了人體很多的代謝廢物;對久坐不動的人來說,這樣的運動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很好的防治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另外,常出去走路,呼吸新鮮的空氣,具有愉悅身心的作用,機體才能夠更好的抵抗外來細菌的干擾。
但是走路過程中,人體膝關節和踝關節承受的負荷比較的大,長時間走路過程中,需要注意:首先,要注意走路的姿勢,前腳掌著地,走路過程身體儘可能的保持動態平衡,尤其左右身體對稱平衡;其次,走路時要選擇適宜的鞋襪,儘量的選擇軟底鞋,緩衝性比較好,最後,走路過程中,注意加強對膝關節和踝關節的保護。
指導專家:李淑琴,副主任醫師,河北省永年區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
主持省級科技成果一項,參與市級科技成果一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編寫醫學著作一部。
擅長疾病 : 內科常見病診斷及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腦梗塞,腦出血,糖尿病,甲亢,甲減,面神經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醫聯媒體
常走路對身體有益,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所以平時有時間不要總是懶惰的窩在家裡,還是出來多走走更有利身體健康,具體常走路有哪些好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加強記憶力
年齡增加,人記憶力便開始退轉,常步行可提高記憶力,每天早晨堅持進行走路,會令記憶力變強。
有利心臟
常走路可加促血液循環,有利全身血液流動,於自身心臟具有不錯保護作用,因走路過程中,心率可得到提高,所以可強化心臟,預防心臟病的產生。
改善血糖
常走路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改善血糖。特別為早上輕快走路,可調動身體血液循環,改善血糖。
活動關節
現在不少年輕人沒事都習慣躺著,即使工作時間大多時間也是坐著,所以一天均不怎麼運動,時間長了關節易僵硬,多走路可進行緩解,活動關節。
降低心肌梗塞
醫學講,心肌梗塞為氣血不通暢,血凝塊堵住血管所致,常步行可降低血凝塊產生,減低心肌梗塞形成。
活躍大腦
外國一項實驗表明,常進行走路老人產生老年痴呆幾率性較低,不愛走路老年痴呆則相比要高,這便說明,走路可以活躍大腦。
加促新陳代謝
人總處不運動狀態,血液流通都減慢,所以人體代謝也緩慢,人體毒素不能很好排除,這樣,人體就易出現疾病,走路為有氧運動,可加促新陳代謝,令人遠離疾病。
減肥
走路時,人體多部位均在動,而動則可消耗人體熱量、燃燒脂肪,所以常走路具有減肥作用。
光線醫生
步行更好,因為:促進全身健康不間斷地步行運動20~30分鐘,相當於每小時行走4000~5000米,能使心血管系統持續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和氧氣遍及全身,可以增強心肌、肺臟和肌肉的功能,並促進血液循環。有規律地鍛鍊,可以控制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保持動脈系統的清潔和健康。有規律的步行運動能增加肺容量並減少便秘的發生,受益最大的是足。步行運動可以強壯足部的骨骼、關節、韌帶和肌肉,有利於防止日後的損傷和疼痛。
步行運動應掌握的要點
1.運動前要做一些伸展性運動或輕緩運動進行 “熱身”,然後再開始訓練。訓練後還要進行一些“恢復性運動”,目的是預防肌肉、韌帶或關節的損傷。
2.最好選擇在晚飯前或進餐半小時以後,在空氣清新的場所進行。可以先從每天步行20分鐘,每週至少3次開始。之後,可逐漸增加步行時間和每週訓練頻率,經過3~4個月以後,可以每天步行45分鐘,每週訓練5天。
3.以一般強度和中等強度的運動為主。中老年人應先進行一般強度的步行運動,經過幾個月的運動適應後,過渡到中等強度的步行運動。
4.步行運動應有一個“互助環境”。如果是夫妻或與幾個夥伴同行,就會心情舒暢。因此,為了使步行運動堅持得更長久,並減少運動損傷,病友應該和家人、朋友或鄰居結伴運動。
另外,醫學專家們發現,長期徒步上下班和外出旅行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都明顯低於喜歡乘車的人。步行作為一項運動,具有很多好處,它可以增強腿部和臀部的肌力,提高肌肉的防禦抵抗能力,消除扭傷或痙攣,使軀幹肌肉得到運動,從而改善脊椎的姿勢,並可以防禦背脊疾病,減少膝蓋和髖關節負荷,制止骨骼退化並預防骨質疏鬆症。專家指出步行能增強血管的彈力,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增強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更好地進行新陳代謝;增強心臟功能,使人心跳慢而有力;增強忍耐力,使人心境開朗、精神愉快;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聚積的可能性,減少血凝塊的形成和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降低血糖,減少血糖轉化成脂肪的可能性;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發病率。
不過,步行也是要有技巧的。正確的健身步行應當是挺胸抬頭,邁大步,每分鐘大致走60~80米。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視線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進方向4~5米的點上。走的線要直,不要左彎右拐。每天步行半小時至1小時,強度因體質而異,一般以微微出汗,心率達每分鐘100次左右為宜。只要堅持3周就可見到顯效。
在步行的時候,你可以脫去鞋子,光著腳走在沙地、木板地、卵石地和草地上。這樣,足部的反應區會受到按摩,消除痙攣,減輕頭痛的症狀。如果沒有那些條件,你可以走在室內的地板上,讓自己的足與地板直接接觸,感受赤腳步行的味道。不過,要記住,赤腳步行只可偶爾為之,否則腳底板和關節受的負荷太大,對身體反而不好。
健康守門人
經常走路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一:走路可以排除體內垃圾
大家應該都知道,出汗是可以給人體降溫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人體內的許多垃圾,如乳酸、尿酸等廢物,卻是不能完全通過大便、小便排出體外的,必須通過汗腺排出。
人在走路排汗的過程中,體溫一升一降,也可以使血管更有彈性。
二:走路可以減肥
那我們要怎麼走路呢?
仰首挺胸,身體拔高,就像有根線在頭頂牽拉著,大步揮手走,每步距離最好能接近1米。
這樣才夠能調動更多的肌肉參與運動。
每天堅持6000步以上,簡單又安全,2~3個月就能看到效果啦。
三:走路可以控制血糖
“很多糖尿病病人都養成了每天大步走的習慣,其實如果能夠在走的同時,多做做屈步走就更好了”。
然而,屈步走的要領就是先向前邁出一大步,然後前腿彎曲,做成弓箭步的樣子,讓大腿與地面平行,堅持一兩秒鐘,然後再往前走換另一條腿。
只要每天堅持這樣走上5~10分鐘,你的大腿肌肉一定會越來越優秀,發達的肌肉就是“天然的控糖藥”。
四:走路可以降低高血壓
試著提速走~
走路的運動強度其實並不大,但在堅持走路一段時間後,人體血壓會低於運動前的水平。
運動只是一種輔助降壓措施,不能代替藥物。
五:走路可以緩解頸椎痛
可以嘗試十點十分走
兩隻胳膊看做鐘錶上的時針和分針,打開到鐘錶十點十分的位置上,這個動作就是“十點十分”了。
堅持這個方法姿勢,每天走200步。
當你走到100步的時候,胳膊能酸到家,但是脖子、肩膀附近的肌肉能得到非常好的鍛鍊。
堅持每天200步,你的頸椎疼一定可以緩解的。
六:經常走路腰不會疼
倒走可以鍛鍊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
對久坐的人來說,通過倒走能夠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痠痛之苦。
建議喜歡倒走的人,儘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周圍人比較少的環境,可以採用正走和倒走結合的方式,每天走半個小時。
七:走路可以鍛鍊心臟
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
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每走一步就相當於把腳上的血擠迴心髒。
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對你有幫助~
建築女磚家
經常走路對身體具體都有那些好處呢?個人認為有一下幾點:
1,經常走路,可以增加免疫力,鍛鍊骨骼,肌肉神經。
2,經常快步走路,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強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環,利於攝氧,營養腦細胞,提高記憶力。
3,經常走路,可以減肥,降“三高”。
4,經常走路,增加皮膚彈性,排毒養顏,延年益壽。
5,經常走路,可以預防骨質疏鬆,椎體變形,減少頸椎腰椎病。
上下班如果不是太遠,建議走路步行,既安全,又可以鍛鍊身體。走路速度不宜太快,也不要太慢,中速(70―90步/min),每天超過半小時以上,每週堅持3―5次。久而久之,就會有不一樣的精神狀態。
心肺功能不全者,可以選擇慢走散步,不宜快走多走,高血壓,腦梗塞病患者也應慢走,不宜獨行,必須家人陪伴。總之,堅持走路,百利而無一害,只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和自身素質選擇走步方式和速度。
李萍醫生
世衛組織認為,走路是最好的鍛鍊方式。
數據顯示,人每天堅持走路6000步以上,才有鍛鍊的效果。
6000步≈3公里行走距離≈中強度運動30分鐘 。
1. 走路為什麼好處多
排汗:汗中包括水分,尿素,乳酸,毒素,廢物,氯化鈉,出汗有利於健康,通過排汗可以排除一些大小便之外的毒素。
體溫:排汗過程帶動體溫變化,溫度一升一降,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 尤其是冬季,要堅持15分鐘以上的走路,提高血液循環。
體重:利於減肥;
血液:促進下肢靜脈迴流,防止靜脈曲張,保護心臟;
平衡感:帶動身體13塊肌肉同時運動,增加身體協調能力,塑造良好的平衡感。
壽命:延緩衰老,疏通筋骨,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延長壽命。
精神:放鬆大腦,提高精氣神。
疾病:對抗乳腺癌,肝癌,胃癌,糖尿病,心臟病……總之運動好處多多。
2. 怎麼走
建議:
一口氣走完6000步,
-
只要你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最好選擇在早晨8點~10點。
動作:
擺起肩膀來,邁開步子,配合呼吸,15分鐘就能達到普通走路2小時的效果。
還可以選擇踮著腳走(腳掌著地,腳跟抬起交替進行),可以明顯改善腳病。
晚飯後走路半小時,胃病、脹氣反酸保證遠離你。
認識到走路的這麼多好處後,應該下定決心,開始走路鍛鍊,這樣的鍛鍊完成後能夠增加挑戰感和勝利感滿足感。可以選擇一款合適的
計步器,邀請伴侶一起進行。讓走路變成一件家常小事,有一天不走路,反而會覺得不舒服了。
康復匯
走路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了,既容易實施,又可以收穫不錯的鍛鍊效果,無論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算遲。專家建議,變著花樣的走路,會讓我們收到意外的養生效果。
Tips:走路之前要做的準備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的苟波教授提醒,走路之前,我們要做好3個準備工作:
1、正確穿著。穿一雙質量好的軟底運動鞋,保護腳踝關節不受傷害,穿一身輕便的運動服,有利於身體的活動。
2、熱身充分。走路之前做一下伸展、拉伸的四肢運動,防止關節損傷。
3、帶瓶水。運動的時候應該少量多次地補水,防止脫水。
一、快走防很多病
多項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快走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中風、老年痴呆等疾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中老年女性如果每天快走45分鐘至一小時,患上腦卒中的概率可降低40%。
苟教授指出,為了保證鍛鍊的效果,每次快走的時間應在40-60分鐘。
剛開始鍛鍊可以先隔一天走一次,從30分鐘開始,慢慢增加時長,適應後就要堅持每天快走。
一般人快走的時候,發覺自己略帶氣喘,身體微微出汗,就說明運動量已足夠。
二、走一字步緩便秘
中國科學院的楊力教授指出,運動其實是改善便秘的天然良藥,走一字步的針對性更強。
一字步就是走路的時候兩個腳掌要輪流踩在兩腳間的中線處,兩個腳掌著地時,要儘量把胯部向左右兩側扭動。
這種走路方法可以帶動胯部扭動,幫助增強腰部的力量,刺激腸道蠕動,可以緩解便秘。
走一字步的運動量無需太大,500米就夠了。
三、倒著走治腰疼
運動專家指出,倒著走能夠鍛鍊到平時不怎麼用到的腰背部肌肉,對於久坐的白領而言,通過倒走可以緩解腰背痠痛的不適感。
但是專家提醒,老人儘量不要倒走。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較差,在倒走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跌倒、磕碰等意外。
四、踮腳走能護腎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的李躍華教授介紹,當年紀增大後,人的腎氣會逐漸衰退,表現為雙腿乏力、牙齒鬆動、聽力下降等。出現這些症狀的老年人,不妨試試踮腳走路。
踮腳走路的時候,起支撐作用的是前腳掌的內側和腳大拇指,而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都經過這裡。這樣可以按摩到穴位,通過足少陰腎經達到溫補腎陽之效。
每天不妨踮腳走路10分鐘,中間可以停頓。
但是對老年人而言,踮腳走路有一定難度,因此一定要慢慢來,開始練習的時候要靠著牆。
五、甩手大步走不駝背
走路的時候可以甩手大步走,這樣腰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充分舒張,同時,也可以鍛鍊腹部、背部肌肉,減輕腰部的負擔。
走的時候注意高抬頭,上身挺直,兩肩自然舒展,前後甩臂,一般以80-90步/分鐘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