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今年10月,余光中(右三)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報道稱,余光中日前已傳出疑似中風住院,肺部感染,後轉進加護病房住院檢查,昨日(14日)傳出逝世消息,享年90歲。


據臺媒報道,余光中與範我存去年在鑽石婚的前夕,先是夫人範我存腸道不明原因大出血,進了加護病房。隔天余光中在大樓門口附近跌了一跤,顱內出血,也進了加護病房。雙雙好轉後,兩人便以捐助弱勢團體的方式度過結婚60週年紀念日。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於中國大陸南京,著有多篇作品選入兩岸三地大學、中學教科書,生前定居高雄。他是臺灣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也曾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美國西密歇根州立大學英文系副教授等。


余光中的二三事

“每朵蓮都像你”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每朵蓮都像你》是由慕容蓮生執筆的人物隨筆,寫的正是余光中和妻子範我存的婚戀故事。

範我存是余光中的遠房表妹,相戀多年後,於1956年在臺北結婚,當時余光中28歲,範我存比他小3歲。文中提到兩人相愛的細節,在余光中的老家,院子裡有棵楓樹,樹幹上刻有三個英文字母:YLM。Y是餘,L是love,M是咪咪。連起來,是“余光中愛咪咪”。“咪咪”是範我存的乳名。年輕相戀時,余光中用一柄小刀刻下“YLM”,以銘愛意。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第一次見到余光中的時候,範我存回憶道,當時他“理個平頭,穿一件麻布支服,看起來有點嚴肅,又有點害羞”。而且在此之前,家人常提起余光中,長輩們都誇這位表兄書讀得好。範我存也是書香門第出身,當時就讀於南京明德女中的她,雖然外表楚楚可憐,但是性格卻很剛烈,讓這位表兄刮目相看。

二人互生情愫,經過一系列變動,感情更加穩固,雖遭到家人反對,但是,兩人很快從知己發展成了情人,最後歡歡喜喜地結了婚。從1958年到1965年,七年之間,範我存為余光中生下5胎(其中,唯一的男嬰出生後3天不幸早夭。)。

余光中曾坦言道,她瞭解我,對文學藝術富有敏感和品味,這是最吸引我的特質。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雖然余光中和範我存偶有爭吵,但,這也不過是平淡生活的調味劑,範我存說:“結婚後,他百分之百相信我,依賴我,雖然他不是常會說甜言蜜語體貼的丈夫,但是他以行動來表示對我和孩子的愛”。

在余光中先生800多首詩中,情詩佔了100首,比如年輕熱戀時的《咪咪的眼睛》、《靈魂的觸鬚》、《當寂寞來襲時》,晚年的《珍珠項鍊》、《三生石》、《東京新宿驛》、《停電夜》、《私語》、《削蘋果》等。


咪咪的眼睛

咪咪的眼睛是一對小鳥,

輕捷的拍著細長的睫毛,

一會兒飛遠,一會兒飛進,

纖纖的翅膀扇個不停。

但他們最愛飛來我臉上,

默默地盤旋著下降,

在我的臉上久久的棲息,

不時撲一撲纖纖的柔羽。

直到我吻著了我的咪咪,

他們才會合攏飛倦的雙翼,

不再去空中飛,飛,飛,

只靜靜,靜靜的睡在窩裡。

靈魂的觸鬚

當你愛我時,你的眼睛

便時時來尋找我的

當你恨我時,你的眼睛

便留心將我的躲避

這一對淡褐的敏感的眸子

原是你靈魂的觸鬚

從它們的方向我可以探知

你靈魂每刻的消息

當寂寞來襲時

當寂寞來襲時,我閉上了眼睛,

在疏星的晚空下低喚著你的名字;

拉下了靈魂深紫的窗帷向內返視,

我重新清晰地窺見了你的面影:

一對淡褐的眸子像孿生的精靈,

躲在天堂的窗後正向我暗做手勢;

栗色的長髮掩住白如象牙的頸子,

半似誘惑又半似拒絕我的嘴唇。

啊,下午我分明在車站為你送行,

悵望那長嘯的怪獸攫你而去。

為何你每次剛自我眼中消隱,

便立刻又逃回我心裡來潛居?

只是此刻你臉色黯然,欲語無聲,

像西天日落,東方浮現的月輪。

三生石:找到那棵樹

蘇家的子瞻和子由,你說

來世仍然想結成兄弟

讓我們來世仍舊做夫妻

那是有一天凌晨你醒來

惺忪之際喃喃的痴語

說你在昨晚恍惚的夢裡

和我同靠在一棵樹下

前後的事,一翻身都忘了

只記得樹蔭密的好深

而我對你說過一句話

“我回等你,”在樹蔭下

樹影在窗,鳥聲未起

半昧不明的曙色裡,我說

或許那就是我們的前世了

一過奈何橋就已忘記

至於細節,早就該依稀

此刻的我們,或許正是

那時痴妄相許的來生

你嘆了一口氣說

要找到那棵樹就好了

或許當時

遺落了什麼在樹根

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 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 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 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 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恆, 剎那, 剎那, 永恆

等你, 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 在剎那, 在永恆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會說, 小情人

諾, 這隻手應該採蓮, 在吳宮

這隻手應該

搖一柄桂漿, 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後的紅蓮, 翩翩, 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裡, 有韻地, 你走來

詩人父親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余光中和妻子範我存一共有四個女兒,長女叫珊珊,次女幼珊,三女叫佩珊,四女叫季珊。作為詩人父親,孩子的聲音,即便是哭聲,在余光中看來,也是天籟。

余光中曾在採訪中戲稱自家為“女兒國”,“四個女嬰馬戲團一般相繼翻筋斗來投我家,然後是帶爬、帶跌、帶搖、帶晃,撲進我們張迎的懷裡——她們的童年是我們的‘笑季’。”這是一個詩人父親對孩子們的深情。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後來因為工作,餘家相繼遷到美國,那段時光是孩子們如今提起也會懷念的。“那時爸爸早上開車,送我們去上學。汽車上,我們聽著收音機裡傳出的音樂,說說笑笑,一下子就到學校了。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外面冷得不得了,車窗外的世界一片雪白,坐在車裡的感覺卻很溫暖。”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1974年,余光中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出任該校中文系教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在香港期間,余光中寫下了《我的四個假想敵》一文,記錄了餘家的一片溫馨:“好多年來,我已經習於和5個女人為伍,浴室裡彌滿著肥皂和香水氣味,沙發上散置皮包和髮捲,餐桌上沒人和我爭酒,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孩子們漸漸長大,各自成家,作為父親的余光中也早有感觸,曾寫道,“你們知道嗎?這是我們家最美好的時光了,這樣的日子,以後不會再有。一散之後,全家要共聚一堂,共此燈光,就難了。”

悼|余光中: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據瞭解,余光中長女珊珊定居紐約,是美國著名藝術評論家,次女幼珊在高雄中山大學任教,三女佩珊是留美行銷學博士,後在臺中東海大學授課,小女季珊留法學廣告設計,余光中所譯王爾德的《理想丈夫》,封面設計就出自她手。

余光中的“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生於南京的余光中,一生奔波流離,與家人聚少離多,於是,1971年,20多年沒有歸家的余光中,於臺北廈門街舊居寫下了《鄉愁》,據說,當時僅用了20分鐘的時間,卻不成想,感動了億萬個炎黃子孫。


……

余光中的前半生,遇到兩次戰爭。“這兩次都是不容我選擇的,只能接受。”第一次是中日戰爭,還是中學生的他,無從選擇,就是逃難,一路從南京、蘇皖邊境、上海、香港、昆明到重慶,也因此認識了長江上游的風土人情。

第二次是內戰。1949年餘光中決定來臺灣。之後在學人赴美浪潮下,余光中三度赴美,各待了一、兩年,冥冥中就是要回臺灣;去香港十年,又是回臺灣,“我現在還是在臺灣。”在臺灣的時日,加起來是最久的,“這也是我的選擇。”

……

(* 部分資料參考自臺媒《聯合報》)

余光中經典詩/文摘抄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斬龍順民心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眾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我輩此中惟飲酒 先生在上莫題詩

酒入豪腸 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 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憶李白》節選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 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 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迴盪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今生今世》節選


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裡,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溼漓漓的靈魂,在窗外喊誰。

——《聽聽那冷雨》節選


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絕色》


你要會流淚,會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聽傷感的音樂。 你要懂得欣賞悲劇,悲劇能豐富你的心靈。 希望你不要媚俗

——《寫給未來的孩子》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矛盾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