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學這樣做!|新時代教育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為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努力開創新時代學校教育教學新局面,四川大學近年來高度順應和深度把握世界高等教育重視質量發展的大勢和潮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發揮學校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為抓手,以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強勢和開放性大學的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為支撐,著力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川大,一大批高素質拔尖人才茁壯成長,積極投身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復興大業,學校的世界一流夢和教育強國夢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絢爛。

2018年6月22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四川大學召開,會議對川大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文理並蓄培養人才

學校著力將一流的科研隊伍、優秀的科研成果和優質的科研資源與本科教育相結合,不僅堅持院士、傑出教授、“973”首席科學家等高端師資參與本科生培養,院士等高端師資平均每年為本科生開設課程、講座800餘門次,而且學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等高端科研平臺資源全面向本科生開放。涉及文學、歷史、數學、物理、化學、基礎醫學、生命科學等專業的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更是實行基地科教協同育人舉措,9個基地60%以上學生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一流大學深造,成為教學改革創新的“試驗田”。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實施並首批入選了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實行學業導師+科研導師、國外導師+國內導師的“雙導師制”,致力培養基礎學科領域領軍人才,2013年以來,累計超過290餘名畢業生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深造。

學校還實施並首批入選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及省級“卓越新聞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試點學院綜合改革計劃”,4大類“卓越”計劃共覆蓋23個試點專業,採取學校與行業單位聯合培養人才的模式,組織行業專家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每年投入1500萬左右用於與行業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共建實踐基地,及選派學生到國內外知名單位進行創新創業實踐,致力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培養行業領袖。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注重發揮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多學科優勢,穩步實施“文理基礎學科教育強化計劃”,投入500餘萬專項經費,提升公共基礎課質量,著力夯實學生人文修養和理學基礎。學校充分依託多學科資源加強專業改造,加快推進交叉學科專業建設,構建了全新的本科專業體系;通過多學科交叉聯合建立了複合型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班、文理工科創新班與跨學院的創新班和吳玉章學院等,交叉專業實驗班總數達到10個,充分集中多學科優勢資源,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堅持開設學術前沿講座、增加前沿性課程,積極支持跨學科創新創業項目和各類交叉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多舉措、大力度培養跨學科交叉複合人才。

學校吳玉章學院作為在全國率先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榮譽學院”,不斷加強多樣化教學創新和前沿性科研實踐,與國外多所高水平大學合作開展“博學計劃”,學院每年平均有近80%的畢業生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深造。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還尊重學生獨創個性,整合資源推進“雙特生”培養政策,堅持為“偏才”“怪才”搭建成長成才平臺,不少畢業生相繼進入世界名校深造。

同時,學校堅持一、二課堂緊密結合,以校訓校史、活動、環境、網絡等為載體,以豐滿學生精神世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為指歸,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豐富多彩、有內涵、有品位的校園文化感染學生,同時通過全面實施名譽班主任制度,加強“獎、貸、勤、助、補、保、免七位一體、聯動助學”的貧困生資助體系建設等舉措,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培養學生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智慧、有責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開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

促進教學成效不斷提升

課堂是教學主陣地。自2010年起,四川大學開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舉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學競賽,截至目前已開設探究式、小班化課程近萬門次,佔比70.5%、示範課程128門。2018年9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以“四川大學:‘小課堂’撬動的‘大改革’”為題對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成果進行了長達1分35秒的單條新聞專題報道。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探究式-小班化”教學強化老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高階學習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課後忙起來”;老師在教書的同時,用自己的愛崗敬業、嚴謹求實、關愛學生等言行示範,其育人作用得到深度發揮,同時,也讓老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學術能力,促進教學相長。

學校還和其他知名高校共建了中國式慕課平臺——“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WEMOOC),實現國內優質課程開放共享,目前上線 “中國大學MOOC”、“人衛慕課”、“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平臺(智慧樹)慕課數達到43門、選課總人數達130餘萬人。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2012年以來,學校新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6項,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課程總數達到3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4門;獲“愛課程網”評選的中國大學慕課優秀組織獎、傑出貢獻獎和新銳獎;口腔醫學專業成為國內首個通過國際認證的口腔醫學專業,4個專業獲准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獲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9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9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8個,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獲批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

推行全過程學業評價-非標準答案考試

推動學生學習質量全面提升

學業考核是學生學習方式的牽引。學校在全國率先推行 “全過程學業評價-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實現了全過程考核和非標準答案考試課程全覆蓋,有力推動了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全面提升。

全過程學業評價改變“期末一考定成績”的局面,引導學生全過程、全身心投入學習。改舉措努力改變學業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的狀況,將課堂討論、平時作業均計入總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原則上佔總成績比例不超過50%、平時考核不少於6次,教師根據學生日常考勤、課堂表現、平時作業、階段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試等綜合評定課程成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期末考前突擊複習在川大成為“過眼雲煙”。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非標準答案考試更激發學生“腦洞大開”。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鼓勵老師通過綜合性、開放性、探究性的非標準答案考試命題,檢查學生獨立思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要求課程考核內容注重與時代和學科前沿接軌,多為學生提供詮釋和運用知識點的機會;考核形式多樣化,如小論文、小設計、讀書報告、調查報告、實踐活動、文獻查閱和研讀等,均可作為評價內容。核心是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從死記硬背的“記憶式”學習向“想象式”學習轉變,使學生在學習和運用知識的同時,更要去想象、去獨立思考、去自由探索,激發學生去異想天開、創新創造,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推行 “全過程學業評價-非標準答案考試改革”後可以見到的明顯效果是:學生的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各種項目獲獎、競賽獲勝表現出來,全過程學業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成效提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建設學術殿堂式智慧教學環境

為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提供強力支撐

為配合教學理念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推動“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學校努力建設互動式、智能化、開放型、多樣性的智慧教學環境,實現教學空間與教育理念、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雙向促進。2012年起,學校啟動“智慧教學環境建設工程”,分期分批對學校的510間教室進行升級改造。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到目前為止,學校已投入2億元經費打造各類智慧教室403間,佔比80%。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的智慧教室:手機互動教室、多屏互動教室、網絡互動教室、多視窗教室等等。同時還對原本空蕩、單調的教學樓公共空間重新定義,打造超過2萬平方米的互動式公共區間,讓師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討論與思維碰撞。

強化創新創業教育

著力培養傑出“雙創”人才

為了能為青年學子提供最好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每一位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潛質和能力,學校加強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和實踐平臺建設,全面實施了“萬門課程”建設計劃。通過聘請海內外知名企業家、創新創業精英及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學生創業導師團隊來校開設各類短期實踐課程、實習實訓課程,學校組建了一支1400餘人左右的國際化、高水平的校外創新創業導師隊伍。

為打造優越的創新環境,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用火熱的創新創業氛圍引燃同學們頭腦裡的智慧風暴,學校大力激勵推進1000個學術型社團建設,平均每年開展學生課外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千餘場,學術型社團成為了培養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載體。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學校重點打造了“雙創”教育實踐平臺、大學生創新創意實現平臺-智造夢工場、變革性技術國際研發轉化平臺、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臺、“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平臺五大示範平臺,並建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與孵化中心”、大學生創業俱樂部等,這些都為大學生們搭建了優質的創新創業平臺。學校鼓勵學生進實驗室、進課題、進科研團隊,每年投入1500萬元設立學生“異想天開基金”“自主研究項目基金”,讓學生人人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科研訓練計劃”“異想天開計劃”。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學生科研創新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不斷提升。2012年以來,學校本科生共發表SCI/EI/CSSCI 1297篇,申請通過專利232個。共75928人次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項6200餘項;其中在2015、2016、2017年先後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共獲金獎7項、銀獎3項、銅獎1項。共11600餘人次學生在國際國內各類競賽中獲獎,五年累計獲得國際獎243項,全國特等獎146項、一等獎282項。

2016年,學校獲批首批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入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6年4月25日,李克強總理在學校百廿校慶前夕親臨學校考察指導,重點考察學校“雙創”工作,對學校為西部地區培養輸送人才和在“雙創”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鼓勵學校為全國“雙創”帶頭,多出世界一流學科,擔起保就業、惠民生的重任。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六年多來,四川大學培養湧現了諸如大學期間獲得26項中國授權專利的範雲鶴,在《Journal of Dental Reserch》等國際口腔醫學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3篇的尹星,榮獲全國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蒲偉,2014年作為全國唯一一名大學生赴南極考察、將川大校旗插上南極的黃加順,創建“實唯科技”、公司產值1000餘萬元、獲得首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的馮軍帥,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優秀人物、2016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得者王成弟,創建“Medlinker”醫生聯盟學術交流平臺、榮登“福布斯雜誌30位30歲以下亞洲傑出青年榜”榜首的王仕銳,將“英特爾-伯克利全球技術創業挑戰賽”全球第三名收入囊中的“SCU Panda Park創業團隊”,勇奪微軟“創新杯”Office應用挑戰賽全球冠軍的iGeek Studio團隊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素養高、能力強、視野寬、成果牛的學霸級人才;學校學生研發出了“微波中藥提取儀”、可循環利用 “生物降解塑料技術”、“無水製革”等一大批擁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具有突出技術革命意義、對改善人類生產生活具有重要價值的專利技術或產品,在國際國內高校及業界產生了廣泛影響。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實施高端國際化教育

為學生叩開走向世界之門

為了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國際合作交流能力,增強學生國際競爭力,真正培養能立足中國、胸懷世界,積極參與、融入、影響和引領國際事務的一流人才,四川大學大力實施高端國際化教育。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大力實施“大川視界”大學生海外訪學計劃。不斷深化與國(境)外高水平大學開展 “2+2”“3+1”“1+2+1”“3+1+1”等模式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加強學生海外學習發展基金建設,資助優秀本科生出國學習、研修;堅持選派優秀本科生到國際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參觀考察和實習;積極通過國際夏令營等活動,實現學生到國際一流大學短期學習的文化之旅,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或學習的經歷,每個學生都能具有參與國際交往和國際事務的能力和本領。自2012年起,學校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並連續七年開展了“國際課程周”,邀請牛津、哈佛、耶魯、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的2100多名學生和900餘外籍專家來校參與,開設各類短期實踐類課程和全英語國際課程1000多門,舉辦國際交流營活動195個,每年受益學生超過3萬人次。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學校堅持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推進國際一流研究機構建設,並積極引入匹茲堡學院等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探索世界一流人才培養新模式。與此同時,學校全面打造國際化、前沿性師資隊伍,將加大高端外籍教師的引進力度作為加強學生國際化教育的重要方面,把給本科生授課作為引進高端人才的首要條件。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為推進與國際一流大學、國際前沿學科的接軌,學校還不斷優化專業、深化課程設置改革,加強全英語專業及課程建設。全校新建全英文授課專業超過19個(含匹茲堡3個專業),開設全英語課程超過500門,吸引了全球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674人次學生留學川大。新建校級全英語授課品牌課程58門,其中《美國文化》《診斷學》《婦產科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等課程被評為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四川大学这样做!|新时代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