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費!

钱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费!

深圳一向都是改革先鋒。

在國家經濟內需低迷的當下,深圳出臺了一項政策,有點意思。

近日,一份《深圳市關於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的若干措施》的文件出臺,這份文件列出一連串的措施,旨在提振內需。

政府為什麼一直要費盡心思讓老百姓消費呢,這個文件中的舉措真的能提振消費嗎,提振消費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財富呢?

1

花樣百出提振消費

我們先來看看深圳是通過什麼手段來促進消費的。

這份文件通篇圍繞“做強做大”展開,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發展新的消費項目和跨境電子商務,推動進口汽車消費。

與此同時,深圳還準備提升消費載體,比如提升物流功能、新建連鎖門店、新建各種各樣的專業消費市場等等。

至於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手段則相當簡單粗暴,就是——獎錢。

商貿企業零售額每增長1億元獎勵50萬元;對製造企業成立的零售額超過5億元的銷售公司,每1億元零售額獎勵50萬元;對新建的物流設施,按其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財政資金資助;在深銷售的平行進口汽車給予3000元/輛。

估計深圳也怕老百姓不願意消費或者沒錢消費,所以這份文件還要求深圳企業做大做強消費金融業務、開展促消費活動、宣傳引導消費等等。

“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穩步擴大個人消費貸款範圍”這些措辭表明,深圳將會加大消費金融的市場規模,讓老百姓借錢消費。

鼓勵企業開展促消費、宣傳引導消費也有獎勵哦,深圳對零售企業產生的宣傳推廣等費用會給予20%的資助。

深圳這次不僅給企業賺錢的路,還砸錢補貼。

這一份文件,處處都透露著深圳在想盡一切辦法讓老百姓掏錢消費。

2

內需能拉動經濟嗎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政俯要鼓勵大家消費呢?

我們國家經濟增長一直依賴出口、內需、投資(工業投資、基建和房地產)這三駕馬車,但目前這三輛馬車其實都挺尷尬的。

特朗普舉起的關稅大棒攔住了無數中國商品,出口正遭受著40年來最大的困難。

10年來,房地產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最大動力,但今年7月底一句“遏制房價上漲”讓樓市瞬間降溫。

房地產玩不轉,相關聯的上下游近100個行業也因此歇菜。

除此之外,因為實業不賺錢,今年以來工業投資也一直在萎縮。

按照常理,貌似只剩下基建、內需這兩條路可以走了。

確實,我們今年下半年多次放水,並出臺一系列的樓市調控政策阻擋資金流入樓市,最終大部分的錢確實精準地流到大基建去。

無疑,政府對基建會繼續維持高強度的投資,但這還不夠,要想讓中國經濟有漂亮的成績單,還是要依靠消費。

2017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016.2億元,同比增長9.1%;商品銷售總額31486.8億元;實現商業增加值2704.4億元,同比增長9.8%,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8.4%。

可以看出,消費對經濟至關重要!

從2017年GDP的增速看,6.9%的增速中,最終消費貢獻了4.1%,投資貢獻了2.2%,消費的貢獻接近投資兩倍。

看起來,拉動內需已成中國經濟的一劑解藥。

仔細分析2017年最終消費的數據,單看居民消費支出一項,佔GDP的比重僅為39.1%。

這樣的數據,不僅遠低於美國(69.5%)的比重,也低於老齡化嚴重、消費增長低迷的日本(56.3%)和韓國(47.8%)的水平,還低於印度的居民消費支出水平(59.1%)。

相反,最終消費中的政府消費的支出佔GDP的比重則持續攀升到14.5%。

由此可見,最終消費支出高增長,掩蓋了居民消費低迷的真相。

近年來,內需增長一直乏力,我們來看一下近10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

钱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费!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2年開始國民社會消費品消費增幅在步步下降,從21.6%降低到2017年的10.2%。

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72369億元,絕對值增幅僅為4.4%,是近10年來的最低值。

數據觸目驚心!

國民消費的增幅很大程度依賴於中國城鎮化的進行,所以我們來看看城鎮居民的收入情況。

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745元,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5806元。

钱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费!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08年開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幅在震盪下降,到2017年,這個數據從12.5%降低到6.8%。

可見,老百姓並不是想象中過得那麼好!

3

手中無糧不敢消費

老百姓消費低迷,以前更多的是觀念問題,現在消費低謎主要還是因為沒錢了。

2012年以來,中國居民部門債務規模呈現快速擴張趨勢。

數據顯示,2012年末的時候,居民貸款佔住戶存款比從不到40%,但到了2017年上升到62.14%。

可以看出,居民貸款越來越多,居民存款越來越少。

不僅如此,目前居民部門的負債渠道包括,存款類金融機構(銀行)、住房公積金、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P2P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等。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存款類金融機構對居民部門債權為39.97萬億,住房公積金貸款餘額約為4.5萬億,消費金融公司為1100億,小額貸款公司大約為9799億,P2P項目平臺貸款餘額為1.22萬億。

這麼一算,中國居民部門債務規模約為46.65萬億。

其中,住房負債是居民負債的主要來源。

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居民持有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1.9萬億,疊加住房公積金貸款餘額4.5萬億,合計26.4萬億元,佔居民部門債務總額的56.6%。

可以看出,是高房價讓老百姓揹負債務重壓。

這種數據其實還不夠夠客觀,很多人買房的首付是透支了六個錢包,甚至很多來自民間借貸機構。

可想而知,房地產行業的崛起的代價是透支了居民的錢包。

如果以家庭債務/家庭可支配收入測算,中國家庭部門槓桿率在2017年底已經高達112%,已經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前美國的指標值。

正因為居民債務快速擴張抑制消費水平,所以老百姓才不敢消費,從而削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簡單講就是,中國老百姓因為買了房子,不再大筆錢消費,日子還是過得苦哈哈的。

畢竟就算滿地是市場、是商品,手中沒錢也一樣只逛不買!

4

鼓勵提前消費

其實,深圳政俯也知道居民手中沒錢,所以也提出要做大做強消費金融業務。

說白了就是,讓沒錢的人去借錢消費。

從2016年開始,整個大環境都在鼓吹消費升級,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級、智商等等聯繫在一起,極力推廣“消費至上主義”。

伴隨“消費升級”的輿論,我們看到花唄、白條、現金貸等信用支付品接踵而來。

近幾年來,消費金融發展迅猛,已形成由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信貸公司、P2P等類金融機構組成的龐大陣容。

中國社會似乎正在上演一場“買買買”的大戲,很多人在輿論的鼓吹下,毫無節制地買買買。

據統計,2017年底消費金融市場規模近9萬億元,如若加大力度提倡“消費升級”、“提前消費”,讓更多老百姓超前消費,確實對刺激消費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出來混終究要還的,消費者最終還是要承擔利息成本,失去理性就變成大冤頭了。

很明顯,一旦做大做強消費金融,鼓吹消費升級,大學生、月光族人群等年輕低收入群體會在輿論的引導下紛紛入局。

去年,裸條貸、學生貸、套路貸等各種消費金融的亂象層出不窮,一則《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正是整治這種市場亂象。

但時間一過,各種亂象又重出江湖。所以一旦政策鼓勵消費金融,此類亂象必然大肆重現。

現在鼓勵老百姓加槓桿,卻不想一不小心就會掀起居民債務危機,到那時還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會破產。

在我看來,越是以這種粗放、野蠻的速度拉動消費,越會加速債務危機的到來。

不得不感嘆,為了讓老百姓消費,真是煞費苦心。

經濟處於調整期,只有刮骨療傷大力改革,極大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藏富於民,才有可能扭轉乾坤,獲得重生。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钱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费!钱包已被掏空,如何刺激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