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260年)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大军事强国之间的一场大决战,秦军最终击败赵国,赵军损失青壮年士兵达45万人。赵军统帅,就是那位纸上谈兵的赵括被杀,这对赵国无异是灭顶之灾。秦军遂大举进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赵国的顶梁柱平原君赵胜只得四处找救兵。他认为楚国强大,如与楚国订立盟约,赵国就会无虞,国君批准了他的计划。

平原君深知事关重大,为了万无一失,使楚之前,特地从数千门客中挑选了一批文武兼备的人才随行。计划是20人,哪知找了19人,还差一人,竟再也寻不到了。这时一个无名门客毛遂出场自荐,才有了传唱千古的“毛遂自荐”的史诗传奇。

话说到这,我们都知道是毛遂主动自荐了,他称自己有本事,最后平原君带上他,去了楚国,毛遂持剑威胁楚王,终使两国结盟,赵国得救,立下大功。

整个故事释放的信息仿佛是:主动权在毛遂,不在平原君,只要自己主动自荐了,别人看到他有诚意,就会有回应,就会有好的结果。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积极,要敢于自荐,这是意义所在。

“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而历史并非如此,许多人对他自荐的细节探究极少,只是对事件的过程有个模糊的自荐概念,整个过程不少细节都被忽视隐藏了。在传播的过程中,故事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模式化,简单化,于是不少国人为此稀里糊涂地被误导了2000年。

其实真正的历史细节是这样的,毛遂确实是自荐了,但是他的主人平原君,愣是不要他,还出言侮辱他。确实,你自荐了,人家就非得要你吗?你又算哪根葱呢?

当时毛遂请求出使楚国,以充20之数。不料赫赫有名的识才专家,号称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眼拙,瞧不起他。还摆起官架子,问起他的资历来:“你在我门下几年了。”毛遂答道:“三年。”

经验论占据着平原君的思想,他更坚信自己的客观判断,无视毛遂的存在,于是说了这样一段话:“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xiàn)。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赵胜的观点是,有才华的人如果处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置于布囊之中,它的尖头早晚会有机会顶破布囊露出来。你在我门下三年,我的左右无人称赞你,我也似乎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声,你哪有什么才能呢?

“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平原君

这种观点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平庸之极。当然这也是世人通行之论:对呀,你要是有本事,你早显名于世了,何故这么长时间无人知道呢,说白了,是你不行吗?

但毛遂却在努力争取:“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他的意思是,我请求你将我放到囊中呀!如果你早日对我这么做,那么锥子的头部都会全部露出来,哪里仅仅只露出锥尖而已呢?”

平原君听到毛遂的对答非常吃惊,立发感觉他不是一般人,所以才最终决定让他随行使楚。

毛遂终于赴楚,并立下拯救赵国社稷之功,引发平原君对他高度尊重:“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而平原君本人也因此受到了教育,他自认是个优秀的伯乐,善于相士,却看走了眼,从此自称再不敢相士了!

“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故事的过程很明显,毛遂自荐成功的主动权不在毛遂,而在平原君,平原君可要可不要。若非平原君成全了毛遂,毛遂再自荐也无用,而且寸功未立缺少资本的毛遂在自荐时,还受到平原君和许多门客的奚落。倘若毛遂口才不好,未切中要害,平原君可能会掉头而去。所以毛遂自荐只能算是个案,不能当普遍性看待。

从毛遂自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荐对象比自荐人更重要。人才本身固然需要主动出击,能够识得人才的伯乐更为关键。

如果你面对的一个不合格的老板,别说自荐,就是吐血也无用,那是真正的对牛弹琴。从古到今,很多成大事者都是格外重视人才。如果人才有时就在自己的队伍里,却说没有人才,甚至有人自荐了,还是不相信,那这样的人最后是难以成功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韩信多次献计求用,项羽屡次轻视之,最后的下场不言而喻。

“毛遂自荐”的故事,隐藏了一个残酷的细节,误导国人2000年!

平原君

解决人才自荐却又万一错过的瓶颈, 这就要求老板要敢于不拘一格选人才。尤其是要放弃官本位,主动接触了解人才,礼贤下士。狂妄自大,盲目自信的老板终究不会有人相随,最终只有失败。

现今社会有些单位的老板不就是如此吗,没有能力给人才提供一个平台,还喜欢说这样的一句话:你有什么本事呢,你要是有本事你还会在这吗? 你为什么不去北京、上海呢?其实他等于在说自己无能,不然何以他总是不出成绩呢?世间的事难道本来不是如此吗?

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